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人才管理

复工防疫十要点

2020-03-06 6119 22 0 0 来源: 企业管理杂志



企业既要启动生产、恢复正常秩序,又要保护每个员工的安全,因此企业在防疫工作中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笔者根据几家顾问服务企业的实践,总结出防疫工作的十个要点,希望给正在复工的企业一些系统性启发。


1. 全员性 



防疫工作不允许任何人游离于防疫战场之外,任何个人错误都可能造成整体组织崩盘。防疫中,遵守组织纪律既是对个人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这种“堤坝原理”无需多言。


2. 非饱和 



复工复产必然会出现不均衡状态。目前,东部复工早,西部复工晚;劳动力输入地区复工积极,人才净输出地区复工迟缓;国企复工快,民企复工慢;互联网企业复产率高,传统企业复产率低。

复工企业很难立即全面复产,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供应链正常与否、能及时返厂员工的梯次和区段物流良性程度等几个因素制定复产计划。


3. 少人化 



基本满足复工复产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安排人员集中进入工厂和服务前台。因此,远程办公、“宅办公”、视频会议流行起来。企业尽可能为在家远程办公的员工完善软硬件,并给予技术指导和培训。因为远程办公的需要,信息保密条款需要为特定时期作出补充规定。

星巴克有“专星送”和“啡快”两大业务:在家办公人员,可通过“专星送”线上下单,门店将会用专用的密封袋和杯盖将饮品打包严实,再通过每日测温的骑手放入消过的配送箱里,送到顾客手中;附近若有正在营业的门店,顾客可通过“啡快”手机点单,再到门店出示取单口令,快速签收订单。


4. 细分类 



系统思考、科学决策,首先做好各种分类,以便有序规划。

比如,企业复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少包括以下9类事项:与政府或园区对接(成立“疫情防控小组”递交《疫情防控承诺书》)、分析返厂人员和复工人员(再作更细化的分类)、设备和物资的点检、资金盘点、环境布置和消毒、制作《防疫手册》(提示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准备防疫用品(口罩备存1个月的量并专门回收废弃口罩)、标示高危地带、各种防疫警示语(戴口罩勤洗手)。

比如,人员的进一步分类,是为了管理过程中的区别对待:免检员工、待检员工、隔离员工、待返岗员工、重点疫区员工、送货来员、外包商、配套服务商、客户、一般访客、新人应聘。食堂采购、厨师、公务车驾驶员、保安、统计员、客服、外勤等特殊人员,需要逐一作特别交待。

环境布置和消毒需要注意:专人负责对进入厂区的私家车消毒;工业酒精为易燃品,仅限物品消毒使用,禁止大量喷洒;园区、厂区、生活区尽可能保留唯一通道;合理清洁、消毒和使用空调,杜绝通风带来的二次污染。


5. 网格化 



把有人活动和进入的空间进行具体的网格化划分,逐一分解,责任到人。一般企业的重点关注为“一时两地”:“一时”即中午员工用餐时,“两地”为餐厅和人员密集的大办公室。


6. 距离感 



国铁集团在防疫期实施隔座售票,客座率控制在50%左右。

企业坐公务车的员工,上车之前必须量体温、戴口罩、登记信息;有条件的企业,公务车一排座位只能坐一名员工;不得不坐公交车的员工尽量错峰,企业免除迟到、早退的处罚规定;上下车排队时,相互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

作业现场和餐厅就餐,员工一律背向,相互保持1.5米的距离。

旅途中的员工自带饮用水,不建议中途用餐;走过道、楼梯时,避免触碰扶手;尽量不直接碰触电梯按钮。

尽可能采取非接触式服务;传递纸质文件时,戴一次性手套。


7. 延长链 


延长到员工生活管理,包括回到宿舍或家中需填报《家庭防疫调查表》。保护上下游,若有余力应支援“兄弟连”复工复产。增大成本、牺牲利润是战略需要。


8. 可追溯 



流动的人,必须轨迹清晰。员工进行返程等必须的流动时,要妥善保存飞机票、火车票等票据。


9. 不过度 


不过度,首先表现为不过度紧张,不必患“复工恐惧症”,尤其有几起企业复工出现新发病例导致更大面积的检测和隔离之后。不过度,还表现为口罩不一定要高标准、不滥用消毒水。


10.有预案 



预案指不用再次开会就可执行的应急方案。

对体温37.3℃以上的员工,要采取医疗措施介入;设置留观室,指定专业人员随时到位;没有卫生所的企业要备有防疫“应急包”;超过200人上岗的企业,有条件的可准备两套医护标准的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派出两人接受医疗系统训练。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