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人才管理

90后真的太难管了!是吗?

2017-10-25 6263 21 0 0 来源: 来源网络

401700038ddd268f9be3.jpg

最近这些年,90后已然成为职场生力军,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个新兴群体遭到人们的口诛笔伐。说法花样百出,结论大同小异,“90后太奇葩了,不知道该怎么管。”现在这种论调的势头慢慢减弱了,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90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正在成为职场的主角。

其实这种歧视不是什么新鲜事,年龄的差异造成代沟,代沟的存在带来偏见,历来如此。比如60后的看70后的,“不踏实”;70后的看80后的,“不靠谱”;80后的看90后的,“非主流”;90后的看00后的,“二次元”。

但是,我敢斩钉截铁地说,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对年轻人抱有成见的人,只能说明自己老了。古往今来,年轻人都代表着未来的希望,绝非大家眼中的各种不堪,如果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我们怎么解释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科技的升级呢。可见,真实情况是,一代强于一代,90后的新人,从整体上来说,毫无疑问比身处领导岗位的70后或80后要强大得多。

具体到实际管理工作中来说,正视年轻人的潜力,承认90后的强大,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大前提。如果偏离了这个前提,一切管理动作都会变形。你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效果有限,甚至南辕北辙,好心办坏事。

随着90后和95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司里,出现在团队中,如何对这帮强大的年轻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一个共同难题。就我个人的感悟来说,管理手段什么的都是次要的,那只能因人而异,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做好以下三件事。

40180003b0ff6ecff1cc.jpg

第一,主动去了解90后的特点。

当领导的,或者说身处管理岗位的,大多是70后和80后,在年龄上比90后大,走过的路更长,吃过的盐更多,相对而言有更丰富的社会阅历。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在看待问题时能更加全面,劣势在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随之下降。

因为难以接受新事物,所以不少管理者面对团队里的90后,一上来就“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入其法眼的全是人家的缺点,优点一概视而不见,这就相当要命了。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会去主动了解团队成员特点的。你都不了解自己的下属,那你该如何去管理他们呢,无非两条:要么就是照本宣科,死抠公司制度;要么就是闭门造车,按个人好恶行事。可是这两条,我们扪心自问,哪一条都不妥吧。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想管理好这帮年轻人,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你得足够了解他们。而了解他们的办法,不是让他们按时来向你汇报思想,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是你自己主动出击,与他们多谈、多看、多听、多思。

401b00020eb0bca4e918.jpg

第二,刻意走近90后的生活圈。

想深入了解一个人,或大致掌握一个群体的特点,单纯靠几次办公室谈话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刻意走进他们的生活圈,看看他们正在过怎样的生活,有什么喜怒哀乐,关注什么事情等等。这些看似跟工关系不大的事情,实际上能在工作上帮你的大忙。

道理也好,感悟也罢,只要没有亲身经历,就很难感同身受。90后没有经历过管理者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道理他们不认同,照此推理,我们如果不清楚90后的生活经历,又怎会知道他们的内心感受呢,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我一直都认为,90后这个新兴群体,蕴藏着超越我们想象的巨大潜力。年轻跟年长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让他们经验不足,也让他们热血澎湃,既使他们不屑遵守规矩,也使他们拥有奇思妙想,关键就看管理者怎么引导,怎么使用了。

走进90后的生活圈,不但能让管理者们对他们的特点有更直观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他们渴望什么,就能消除自己的成见,摆正彼此的位置,开展有效的管理。

只要管理者能找到90后的真实需求,并把这种需求跟团队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一定能激发出他们更大的斗志和干劲。

401200039097b50a928e.jpg

第三,倾听和尊重90后的意见,少做评价,多做表率。

在与90后员工的相处中,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管理者。所谓倾听,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听对方说说而已,而是在对方表达看法时,尽量不去打断他们,让他们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好点子,纳之,没好点子,略之。

绝大部分的90后,其实都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领导们的中肯意见和合理批评,他们也是接受甚至感谢的。但是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贴标签”,动不动就以偏概全、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可惜的是,对年轻人的意见,上来就做评价、定调子,几乎是所有管理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

90后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他们最希望的不是“这点事都做不好”的训斥,而是领导示范一个“什么才是到位的工作”样本。90后犯了工作失误,他们最想听的不是“你为什么会犯错”的讨伐,而是“这么做才能避免犯错”的指导。

对于年轻人的言论和行为,做领导的要少做评价,多做表率。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少追究“为什么错了”,多展示“什么是对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总而言之,作为管理者,要相信团队里的90后,他们现在或许能力不济、缺点多多,但是他们属于潜力股,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你既然是他们的领导,那么引导他们成长就是最重要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信他们,帮助他们,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1957年,出访苏联的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发表演讲,至今余音绕梁。“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过去,现在,未来,始终如此。

文/陈向东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