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人才管理

史玉柱宣布巨人引入狼文化:宁要坏人不要兔子

2016-04-18 7399 16 0 0 来源: 腾讯财经

        今天,史玉柱在巨人集团总部召开2016年首次员工大会,宣布将在巨人施行狼文化。在讲话中,史玉柱讲剖析了狼文化的四大要素,并自称将担当“头狼”,赶走对公司实质危害更大的“老白兔”,把高薪、股票分给“新狼”。

        2015年下半年,退隐江湖多年的史玉柱选择在巨人回归A股上市时重出江湖。从1989年珠海创业开发汉卡至今,史玉柱已创业27年。期间经历过3次成功、1次失败,巨人回归A股被他看成第四次创业。在他复出之后的在几个月内在巨人内部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调整公司架构,宣布免掉一百多名干部,把公司六层官僚管理层级削为三层,权力下放,把公司从子公司制变成更适应手游市场的工作室制等。

        但显然史玉柱认为这些变革还不够。狼文化则代表了他最新的内部改革思路。

       兔子与坏人谁对公司危害更大

        史玉柱提及他与马云探讨过几次兔子与坏人的问题。而争论的焦点是:究竟兔子对公司危害大,还是恶劣的坏人对公司危害大?最终,史玉柱被马云说服了。史玉柱解释自己被说服的原因在于:“兔子对公司危害更大。因为坏人有坏人行为表现,周围的人能擦觉,会警惕、提防他。大家有了提防,他造不成太大危害,或者造成的危害是一时、短暂、一次性的,危害不持久。”

        “为什么兔子对公司危害更大?兔子人缘好,讨大家喜欢,但它不出业绩。兔子最爱繁殖,比谁都爱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类,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窝,霸占着岗位、资源和机会。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史玉柱说道。

        为何要在巨人施行“狼文化”?

        史玉柱对几家强调狼文化的互联网公司也做了研究:“狼文化,在中国企业中最早是华为提出来的。1989年我在珠海创业阶段,就关注华为。”在他看来华为成功的背后有两个核心:一是华为创始人的决策牛,二是华为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狼文化。

        “成功的企业,嘴里不一定说,但骨子里多数都是狼文化,比如三星、阿里、腾讯,都是狼文化。他们把对客户的研究、了解,结合自身长处,发挥到极致。如果是一帮兔子做产品,才不会去想这些呢。”史玉柱说,“百度近年也开始呼吁狼文化。所以只要伟大的公司,没有不是狼文化的。兔子窝文化肯定要失败的,尤其搞互联网,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不是狼文化,肯定是死路一条。”

       “狼文化”具备四大特点

        在史玉柱看来“狼文化”具备四大特点。

        第一,其具有危机意识。“狼都怕饿死,狼运动量大,消耗高,它们总担心自己饿死,危机意识特别强。高速发展的公司一定有危机感。比尔盖茨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三星也有类似的危机企业文化。”史玉柱说,“但兔子没有危机意识,每天都乐呵呵,兔子生活在草丛里,很可爱、很欢乐。能活得久的企业都有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的企业活不久;安全感要不得,只有活在危机意识之中才能真正拥有安全感。”

        第二个特点则是狼拥有鼻子尖,嗅觉灵敏的特质。狼善于寻找、发现市场机会。狼鼻子迎着风抽动,时刻利用它的尖鼻子在寻找机会。在游戏研发工作中,对比看我们做游戏,是否找到好的游戏类型?是否找到核心玩法?是否找到玩法中的亮点?日常工作,不是简单靠上级分配、安排工作,是自己找到工作亮点与突破机会。兔子鼻子不灵敏,不会找机会,它很可爱,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它的眼睛也不行,整天红红的。

        第三,狼具有自发性进攻,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他看来,狼一旦发起进攻,不用头狼教育,进攻是它们的本能。不怕困难,不达成目标不罢休。兔子不一样,没有进攻性,活一天算一天,容易满足,每天吃吃草,更不存在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四,则是狼具有团队合作的特质。“狼靠群体,团队,配合默契。狼群追一头牛,跑得快的负责前边堵截,靠左边的从左边包抄,靠右边的从右边包抄。这都不是头狼下令的,狼的本能里就有合作意识。我们工作中要发挥这种精神,主动配合,不相互推托。搞一款产品涉及到很多部门的配合,只有都像狼一样合作才能做成。”史玉柱说。

        要把兔子赶走,把股票分给“新狼”

        为了鼓励“狼性”文化的成长,史玉柱认为企业应该实行四大措施。

        第一,思想改造。

        “我们不当老白兔,要当头狼。转不过来的老白兔,请你去其他公司的兔子窝。我们要多吸收年轻、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把门开大,招揽狼性人才。去年员工大会我提到过芬兰移动游戏公司Super Cell,才168人,一年12亿美元利润,他们这168人都是狼。我也要大量找狼,有多少要多少;兔子有多少赶走多少。如果我们能找到168头狼,所产生的贡献一定大于1680只兔子。”史玉柱说。

        第二,人才的良性流动。

        在史玉柱看来,一个公司、一个团队,人不在多在精,人越少越好。“上次我们去Super Cell,给我们演示游戏的小伙不到30岁,当时演示的游戏是2个人用2个半月做出来的,现在这游戏全球排第一。手游研发要轻,如果团队超过7人,很难做成。7个人以上的团队效率也低,喜欢相互推。我记得《征途》刚成功的时候,人不多;成功之后,各部门都喜欢堆人。老白兔喜欢繁殖小白兔,喜欢养人。”史玉柱说道。

       第三,要把利益与成绩挂钩。

       “团队人少了,就给涨薪留出大量空间。把腾出来的工资,加给留下来和新进来的有狼性的人。我也不希望靠节省人力成本来提高公司利润。我要把兔子都赶走,把利益分给“新狼”们。“新狼”包括公司从兔子变成狼的老人,和从外界吸收的新人。兔子别想在我这混3年,拿不到股票。做不出贡献的,给你一股都是浪费,这是我的基本思想。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赶走老白兔,把这部分股票再发到别的狼身上。把兔窝变狼群,核心是把每头狼的利益与公司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狼性。”史玉柱说。

        最后,他认为末位淘汰制度应该开始强制执行。

        他说:“每个季度搞一次,直到我们团队闻到狼味为止。我不怕媒体误读为裁员。感觉现在闻去,都是兔子味。我希望提高团队中狼的比例,狼的人数没有限制。我的标准是,要狼不要兔子。但在狼还不够多的时候,兔子太多不行。所以要加强流动性,把门打开,把有活力的狼引进来,让大量优秀年轻人进来,优胜劣汰,“引狼入室”。注意,我们是要淘汰兔子,不是淘汰狼。兔子人缘好,容易被留下来。我会对每个项目进行评测,确保执行效果。”

来源:腾讯财经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