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人才管理

马云接班人张勇:HR招人,只要这两类人。

2019-05-04 6424 17 0 0 来源: 人力资源分享汇

来源丨HR私董会(ID:HRBINGO)


导读:


去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作为备受瞩目的接班人,张勇秉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主张、有什么样的用人观,或许我们可以从他对人力资源的见解中获得启发。


01

HR要找人,而非招人


作为阿里CEO,为集团储备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是张勇的重要职责。

从2014年担任集团COO起,张勇就寻找和提拔了一批80后乃至85后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是阿里all in无线的主力军,他们没有经历过PC端的辉煌,有的甚至来阿里前都没做过电商,但就是靠这些初生牛犊,阿里才顺利完成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


蒋凡是这些年轻人中的一位。来阿里之前,蒋凡是友盟的创始人,阿里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友盟,蒋凡遂成为阿里一员。他不用电脑,所有的工作都用手机完成,有人戏言,把充电器拿到手,就控制了蒋凡。


他符合张勇找人(张勇不喜欢用“招人”这个词)的标准:有深厚的潜力或者优秀的特质,年龄在35-45岁之间,功成名就,财务自由。

张勇认为,功成名就意味着能力得到过证明,财务自由,那做事的目的就不是希图升职加薪,而是“觉得这事情有意思”。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蒋凡们这些十年后的自己,张勇可谓呵护备至。新人进入阿里后,张勇不会马上派其独当一面,“马上放在业务岗位上让他带团队、布置KPI,那就像是把人直接扔在沙滩上,让他扛着枪上战场,但后面装备部在哪儿呢?通讯兵呢?要呼叫炮火能叫谁都没有搞清楚,”


找来特别重要的人之后,张勇先安排他们当自己的业务助理,先“养”一段时间,“你得给他撑把伞,让他能够先适应一下环境、土壤、水温。”


现在,蒋凡是淘宝+天猫的一把手。


02

人才重于规则


当人才和一些既定的规则发生冲突,张勇的选择是,让规则暂时往后退一步。

收购高德和优酷时,张勇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不调层级,“我们说别动,光调层级,把原来的层级和阿里对上,那就鸡飞狗跳了,还把人心搞散了一半。

你们想象一下,原来是这个层级,阿里是这样的定级规则,一动,肯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可能都往上的,那往下的话,是个人都不爽,那你何必在那会儿去干这么一件事情呢。”


张勇的态度是,求同存异,先把事办了,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慢慢在过程当中去建立很多的化学反应。



03

喜欢两类人:不安分、能成事


张勇跟HR一直聊的话题:到底找什么样的人?


一种是体制内的不安分者,一种是跨国公司的叛逆者。


体制内的不安分者日子过得很好,但老想干点啥;跨国公司里面,如果是把中国业务从零打出来的,或者他去的时候,有些东西本来没有,然后他建了这个体系。


阿里业务比较好的时候,很多问题会被掩盖,看上去这个人业绩都不错,但是说到底是这个人造就了业务,还是业务造就了这个人,这是阿里现在考虑比较多的。最终还是需要找的是因人成事的人,因为这个人,Make  things  different 。


张勇曾在湖畔大学分享时说过:

我们说“非凡人以平凡心做非凡事”,因为今天我们承担的责任、做的事情,真的需要有一个非凡的思考力、非凡的格局、非常的勇气,但反过来如果没有对客户的敬畏之心,不是用一个平凡心、谦卑之心、服务之心,很难做好事情。这里面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在一个企业,不同阶段对于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人的整个引导和培养的角度需要去辩证的发展。

HR心要善刀要快。对事情要负责,对人要理解,要感同身受。


04

对90后选择“忍着”

对新生事物葆有好奇心


作为CEO巡视到公司部门,这在哪个企业里都是件大事,可是有一次张勇到湖畔花园巡视钉钉团队时,几位90后员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连半点搭理他的意思都没有。


张勇还经常碰到跟90后同事开会,被搞得胸闷,他们会直接跳出来:老逍你太老了,你不懂。


被呛了怎么办?张勇最终选择“忍着”。


他自嘲:“经常被呛得胸闷,我也会偶尔看不惯90后,但这就像60后看不惯我们70后一个道理,当年60后的马云不也经常看不惯我的风格,但是他总能接着从我身上看到未来。”


“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团队跟我来谈一个事情时,我其实很茫然,我一定觉得他们不靠谱,但我怕他们说我不靠谱,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去试一试。”


因为他觉得:


“必须接受一些自己不习惯的东西,现在的用户已经大多数是90后,90后正在成为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最好的服务90后的人是90后,也许我们看不惯,就像上一辈人,看不惯我是70年代的一样,作为70年代的人也已经被人说太老了这时候就要忍一忍,多一点好奇心,看他们怎么做,怎么服务互联网用户,看今天的互联网用户怎么使用互联网产品。


也许我们习惯了鼠标点击,非常有逻辑的内容的展现,对年轻人来讲就是划屏。


我们怎么样包容这样的新生事物,最重要我们有好奇心,我们才能够让一些新生事物萌芽出来,才能够看到未来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190428081951.png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