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人才管理

没有KPI、公司不打卡、工资自己定,这家公司的管理新招频出。

2019-04-05 6261 15 0 0 来源: 人力资源分享汇


最近,业内流传出一个江湖传说。


有家上市公司:员工不打卡、领导也不管事、创始人放飞自我,连上市敲钟那天都集体“闹失踪”,但偏偏连续5年,营收翻了一番!


在我们的印象中,上市公司不都是牛气冲天、管理严格、创始人时不时就要公开发言、给新产品站台背书的吗?这种不管事的公司也能赚钱,难道就不会倒闭?


最绝的是,三个创始人里除了负责招聘的某大佬会偶尔出现在校招上,另外两个创始人十多年来一直“与世隔绝”,极少露面。


曾经公司有个女工程师和HR说,她不喜欢写代码,喜欢画画,于是公司就问她想干什么,后来她就成了公司工业设计团队的领导人。听起来这家公司实在过于随便,而且和很多企业比起来都显得格格不入,但它却是存在。


这家公司名叫视源,低调得可能你都没有听说过。



01

不打卡,没有KPI

工资居然自己来定


可能不打卡、无KPI,可能还能被大家接受。


但是员工工资由自己决定,这个操作是不是闻所未闻?


视源的员工每月月末都会抽出两个小时,各个部门组织在一起,每个人把做过的贡献与引发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大家互相决定彼此的工资是应该是升还是降,奖金该拿多少?


举个例子,有一组销售可以拿20万的奖金,管理者只会告诉他们有20万,至于每个人拿多少,主管不会定,要让他们自己评出来。高的可能有3、4万,低的可能只有几百块。


人力资源部只负责控制两个问题:一是不同部门的平衡性,二是检查他们是否符合规则。


在创始人看来,再公正的上司都难免会有偏颇,那么在公司,谁会最客观公正呢,那就是同事。员工可以骗过领导,但骗不了同事。


你以为这一切都极难实现,但视源的HR告诉我们:公司有2800多位知识工作者聚集的群体里面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才能够让他们的才华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益才是最好的。


员工上下班不用打卡,是因为知识工作者的劳动产出和劳动时间没有绝对的相关性。



02

创始人逐渐淡出

员工逐渐成为大股东


除了高薪奖金,有能力者还能拿更多的股份。


视源上市当天,有100多员工拿到了公司的原始股。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孙永辉持股不多,只有10%左右,另外两个创始人也不到10%,而公司第二大的股东,竟是一位后来者居上的80后新高管。


这也是三位创始人在创业之初,就达成的共识:创始人股份比例应该持续的下降。他们深知:一山更比一山高,总有比自己强的人。如果员工在能力和贡献超越了自己,那么在股份的比例上超越自己也理所当然。


让有能力的人有归属感,他们创造的价值会更大。这样才是对人才最好的激励。


视源不仅对员工好,对员工的家属也是诚意满满。此前,视源斥巨资打造体检中心,让员工及其家属安全方便地体检;还创办员工幼儿园,提供中英语教学资源,解决员工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大概是因为视源知道,中国人最缺乏安全感。只要解决了员工的“家人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的后顾之忧,让员工与企业产生家庭式的情感联结,才会让员工们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将企业利益视若己出。



02

员工无条件信任

把管理做到极致


而情感纽带的维系,也总是相互的。


公司切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员工也会发自内心地信任公司。


之前有一位员工在外旅游,发现护照、手机什么都丢了,他当时就借了别人的电话打给公司创始人孙永辉:“大哥,我只有打电话给你了,这是我脑子里面唯一记住的电话。”


一个能让员工在困难时刻第一想到的老板,一定是接地气、受员工欢迎的。当初视源在建立时,三位创始人就一致决定:自己永不会做董事长和总裁,宁愿这两个职位空着。


他们希望将这个职位留给更有能力的人,也更希望自己随时清醒,不受权利“腐蚀”。公司是一个大组织,每个人的权利都应该是有限的,否则一味沉浸在权利带来的快感中,只会使自己听不到真正的声音。


所以他们宁愿虚位以待,也不会令自己迷失。


在员工管理上,这家公司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金科玉律,但却做到了极致。


钱到位了,心不委屈,才能让员工留在公司为之奋斗。员工不完全是因为钱,更多的是源于精神需求。只有做的开心了,才能产生价值,才能让公司前进。


归根结底,有价值的员工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能笑到最后的赢家。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