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人才管理

演讲 | 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第二届清华领导力论坛 刘峰教授演讲

2018-09-02 6378 21 0 0 来源: 清华经管领导力

小编的话

· 既研究影响力、又研究决策力,既研究领导力、又研究领导者,再加之四项领导艺术,本文奉上刘峰教授(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在第二届清华领导力论坛上的发言整理,以飨读者。

· 全文约 8400 字,约需 18 分钟阅读。

     

主持人:今天上午首先要给大家演讲的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刘教授,刘教授是我们国内从事领导力研究和教育最早的学者之一。他同时还兼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评论主编。他是领导力和领导科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学科带头人,是中央国家机关十九大精神宣讲人。刘老师有很多的著作:《新领导力》、《新领导观》、《跟毛泽东学领导》等等,他主要研究领域是党的领导和领导科学、新领导力和领导艺术,用著作等身、桃李天下来形容我们刘老师我想应该是非常恰当的。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刘老师为我们做演讲。


刘峰: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来清华经管学院,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来思考全球视角下的中国领导力如何建立如何提升。我会按照规定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我觉得管理创新,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创新重在领导力的构建提升。刚才曲庆老师说的特别对,它再怎么替代也替代不了领导力的作用,我就坚信这个。我觉得管理创新一定离不开领导力的提升,而领导力在中国跟国外有什么不同?当然相同的东西是很多很多,甚至说是主要的、共性的。但是中国的领导力有两个要素,就像毛泽东讲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一是出主意做决策,二是用干部用人。决策在国外它属于是企业战略这方面的范畴,是战略管理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而用人则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关注的内容。中国的领导力研究是把二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领导力是决策力与影响力的相互作用。


我们老是讲力,像我们杨教授是学数学出身,我是学物理出身,领导力一定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且首先是方向。所以我觉得方法没有方向重要。那么我们的方向、愿景在哪里?战略目标,这都属于决策力所关注的。那么最终要用人才,要用骨干,要用员工,所以需要影响力。


我喜欢用公式,这是我们学理科的人有的毛病。我老是想把它说得更清楚一点,我觉得国外特别注重研究影响力,但是对决策力研究似乎不够。我们在座的徐中博士和沈小滨博士翻译的美国《领导力》这本书,在国内影响很大。那么它的作者提出五种领导行为,我觉得挺好,是很实用。比如挑战现状,共建愿景就属于决策力,这样一来这个领导力的公式告诉大家,领导行为主要是两大行为,决策行为和用人行为,而用人首先是用自己,内圣外王,去影响别人,所以首先要以身作则。杨斌教授他们翻译的时候就译得很好,以身作则,就有我们中国的特色,领导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然后使众人行,激励人心,这都属于影响力的范畴。所以我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的领导力应该坚持这个优势,既研究决策力,又研究影响力,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


第二个基本观点,我们讲领导力,离不开领导者。刚才高书记致辞的时候说了,我们经管学院培养领袖,培养leader。我觉得既要研究领导力这个里子,又要研究领导者这个面子,什么叫面子?你从基层做到中层做到高层,做到董事长,这是职务提升。为什么你的职务提升是因为你内在的领导力一步一步在提升。有时候自己感觉到,有时候你没有感觉到,但是客观地说,你的领导力在提升。所以我觉得应该把领导者和领导力结合起来研究。可是我们有些学生,学领导力的学生,似乎只关心领导力,而忘了最重要的领导者。


我第三个基本观点,觉得领导力的研究首先要研究新领导观,再研究领导力。没有正确的领导观,领导哲学、领导思想,就谈不上真正的领导力。我觉得商学院应该多注意一点形而上的东西,再来很好地研究领导力。而恰恰我们党干校的学者,应该要清华学习,向经管学院学习,多研究一点力,多一些实证分析,应该把领导观与领导力结合起来研究。先有正确的领导观,后有正确的领导力。


我的第四个基本观点,要跟大家要特别分享的是,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领导力只有应用才能存在要结合实际、结合对象,因人而异,因阶段、因行业的特点、因地域而变化才有用,所以领导力的应用就变成了领导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是研究领导艺术,领导力的应用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它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只要是领导你都知道它的重要。所以我觉得领导力可能关注更多的是理论,领导艺术关注更多的是应用,是实践。在中国最应该把领导力与领导艺术结合起来研究。


领导者一定要超越滚滚红尘,超越芸芸众生,内圣才能外王,修己才能安人。我还特别期待我们商学院的学生应该多了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很多的精华。你看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演讲,每次讲话,出口就来。那么领导者他既是智者,有智慧,能力强、本领高强。又是仁者,仁者爱人,仁者是情商,是作风,是你我的情怀。仁者还积极向上,孔子说得太好了,就是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仁者不忧,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仁者是向上的,积极向上的,传递放大的是正能量。勇者,勇者不惧。很多的知识分子学问多得很,可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无所适从,犹豫不前,所以说知识没有胆识重要。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他讲好干部要有胆有识,胆是胆略意志勇气,识就是咱们的知识常识和见识。胆识是包含了知识,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胆识,有胆识的人一定要有知识,否则你光有胆不叫有胆识。所以说到这里,中国传统文化讲三达德,智德仁德和勇德。你是智者,有智德你就是学者;你是仁者,有仁德你是劳模好人;你是勇者,有勇德,只是张飞李逵。我们清华培养领袖,培养领导者,既是智者,又是仁者,还必须是勇者。此外,一定是先行者,领导就是带头啊,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他是个综合素质,我们就是要让我们的学员,让我们未来的领导者扬长补短,这四个方面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太短。


领导有两个行为,刚才说一个决策、一个用人,具体来说,善领会导,又领又导。“领”要刚,权威性,领要明,方向愿景明确,领头儿,领方向。而导,我们讲领导之导,首先要研究在前面的引导,思想引导,方向引导,不能硬来。韦尔奇说过别只是管理,要多一点领导!那太震撼了,管理当然好,但是还不够!他很有眼光,韦尔奇本人对领导艺术的重视是无人能比的。所以你要引导,你要在前边引导,后边督导,前引导后督导。共产党在延安才成熟的,就知道没有督导就没有领导。可是我们天天研究领导力,为什么你不研究督导?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一上任就强调督导,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身革命就是内圣,社会革命就是外王,外王,这个王就是影响力,就是领导力,不是当王、称王称霸。此外,还要辅导,辅导就是近导,业务辅导,当领导就是培养人,这就离不开教导。所以这叫又领又导,至少我们研究领导力的学者要相对分清,何谓领?何谓导?当然领中有导,导中有领。


今天我就专门做了两张图表,想跟大家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中国的事情,第一个关键在党,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长期执政;第二个关键在人,就是干部,就是领导者。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是大实话,甚至是决定一切的,你一定要研究干部。第三关键是人才,技术的、专业的、科技的、财务的、IT的,方方面面的人才。


我们一定要知道好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一定是个好领导,领导者有他特殊的素质要求。大家熟悉的特质是什么,专业技术人才考虑个人的贡献,我要为学校、为社会做什么贡献。可是领导者一定要考虑他人,你要学会委屈自己,让别人感觉好就是好领导,老是让自己感觉好就是文人。专家们老是考虑自己的贡献,对企业的贡献,而领导者则要考虑别人的贡献。下级有功你有功,下级无功你有过,过错的过。很遗憾,大学校长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位。我跟大学书记、校长讲过,我说你不要一天到晚忙得进医院,院长、系主任和老师对你依然有意见,因为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领导力,领导力不是什么都你自己干。我们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校长,北大的蔡元培老校长,那都是一流,超一流的校长,但是未必是一流甚至超一流的学者,当然他们学问也很好。那马云是个卓越的领导者,他知道怎么样描绘愿景,怎么样激励人心,他未必技术好。所以我认为,有的校长偶尔念错字,也不必太纠结。这个字念错了未必他的领导水平就不高,希望大家能理解,我说的是大实话。当然最好别念错了,尤其是主要的词语,你为什么不事先准备准备啊。


专业技术人员直线式思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天经地义,可是当领导在我看来似乎永远是曲线最短,一代伟人毛泽东四渡赤水,那全是弓背曲线。毛主席对林彪说,他从井冈山开始,既学会了打仗,又学会了打圈,在打圈中消灭敌人,在打圈中壮大我们自己。打圈就是从实际出发,就是因势利导。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不成熟,都是从本本到本本,都是直线思维。我八十年代末也写了一本决策学,满篇都是数学,因为我们读书天天是数学,我就记得清清楚楚,包括模糊数学和泛函分析,这些我现在都懒得看,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你看经济发展到今天体量这么大,怎么可能像某些经济学家想象的,每年8%直线增长?环保的成本、人力资源的成本都在增加,国外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一定是曲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肯定是曲折的,而且比咱们想象的可能还要曲折。


专业人才他个性多突出,可能较为任性,很可敬可爱。“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你还想当公务员?这个李白是最不靠谱的,他一天到晚想当干部,而且想得很高,想当宰相。毛主席说过,李白是个官迷。谁都知道他是官迷。写诗你是唐朝第一,你为什么老是想往自己的短板方面发展呢?想当领导,你知道个什么呀?还天子呼来不上船,你在我们企业,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老总一个电话。电话打了两遍你还不出现,你就别干了。领导者一定不能那么任性,一定要理性,一定不能不懂政治。我觉得这是我很想跟大家分享的,你明明看到薄熙来出事了,又出来个孙政才。都出事过了,你李白还去主动投靠,还死皮赖脸。他投靠的人是永王李璘,跟薄熙来一样,世人皆欲杀。大家都说把李白也杀了算了,这小子简直是投敌叛国。结果没杀他,重判,关在九江,后来流放夜郎国。那你满脑子都是“朝辞白帝彩云间”,我们上幼儿园都会背,“千里江陵一日还”,那是因为皇上突然大赦天下,李白捡回一条小命,屁颠颠地又回来了,“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我李白又回来了。就你这还能当老总,你还能当干部?啥都不懂,白痴一个。今天我们交流,像咱们喜欢的曹植,又特能作赋写诗,哪怕你五步成诗你的领导力也比不上曹丕。我这举例的都是艺术家。科学家其实也是这样,因为往往一根筋,所以爱因斯坦人家让他当校长,他不干,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绝对没有能力当个院长,当个校长。但是他是一个极为优秀的科学家,那光电效应,那狭义广义相对论,一下子改变世界。领导人才要讲理性,要讲党性,连自己都管不住,你怎么领导别人?


专业技术人员靠知识,领导者靠胆识。刚才我讲过,领导者是一个杂家,知识要懂人文,你真要想当个领导,不管你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都要懂人文、政治、哲学,当然还要懂经济、科技、金融,面要比较宽。专业技术人才他是一个专家,专家就是领域比较窄,研究的比较深,离开你的领域你未必对其他的都懂。专业技术人才追求成就感,领导人才要追求使命感。


我是一个研究领导力为使命的学者,我是每天都是跟领导力在打交道,跟领导者在交朋友,在学习他们,影响他们。专业人才是对立思维,我对你就错,我好你就坏,反正我跟你不一样,这是典型的学者,就能写文章,就能标新立异。小时候砸缸,长大了砸人,司马光遇到了强大的对手,人家王安石太有才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写的诗特别有意境,像大家最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个绿字,特别有意境,无人能比,那不是司马光能比得上的。两个都是好人,就是互撕,互不相容。而我们讲领导人才,我对你也对,我好你比我还好。我就觉得习近平总书记讲得特别到位,当领导要寻求最大公约数,要寻求最大共识度你别老找我跟你不一样。


我是学理科出身的,昨天我们在内部交流的时候说,我觉得学理工科的人聪明伶俐,你当领导就应该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是看家本领,看问题就充满辩证法、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反过来,你文科出身的,你必须懂科技知识,这是现代领导力的标配。我觉得专业技术人才偏重于用自己,而领导者的本质重在用人。


咱们研究领导力的人要多用中国话语来研究。我看我们杨斌副校长,我看我们系主任杨老师,都是用中国话语在研究。其实他们很多都是从国外回来的,都在研究共产党的领导,研究集体的领导。昨天杨老师讲的那个知识有感性的、理性的、活性的三种知识,我觉得这个活性的知识其实特别鲜活,不仅鲜活,而且有用,还能激发我们的思考。我并不反对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你要发文章,你要做实验,那你肯定不按规范不行。


但是真正当领导,要约束人,要重在用人。毛主席说刘邦就是高明的政治家,项羽则不是,项羽是专家。“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李清照,是喜欢项羽,都不是一个领导者,甚至不会领导思维。因为项羽他就是单干,他就是莽汉,他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会打仗,他会带队伍吗?他手下那些最有智慧能力最能打仗的,韩信、陈平,一个个都从他那逃之夭夭,都投奔刘邦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刘邦不如张良,连百万之众,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这些,我不如箫何,三人皆人杰,我能用之,所以得天下。这说明了什么道理,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都强调要用人,用人就是让你手下的人有用,发挥作用,让他们有尊严,让他们有发展,那就是我们说的领导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视察时跟大学生村官交流,问:你们认为智商重要还是情商重要?大家都为了求表扬,抢着回答,有人说两个都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实际工作,当领导智商没有情商重要。对于在坐的都是常识,你一旦参加工作,你一旦搞管理、当领导,沟通协商、激励凝聚、引导服务,领导艺术,哪一个都离不开情商。


学者是善于研究,领导是崇尚行动,专家学者靠技术,你要当领导,必须懂领导艺术。我给大家分享一段毛泽东的论述。我们要全面地、准确地、深刻地理解。他说知识分子是比较没有知识的,这里要真正弄懂,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有知识,专业技术,要么就是金融科技,知识分子一定有知识才叫知识分子。但是毛主席这个话有深刻意义,他是指当了领导的知识分子,缺少的是我们领导力的知识,缺少的是领导艺术的知识,这样来理解毛泽东给我们启发就太大。


你看隋炀帝这个人,文人气质,好大喜功,比较浪漫。好大喜功啊,立刻迁都洛阳,然后修驰道,开挖大运河,大家都知道,这些大工程并不是没用,统一高句丽他都有贡献,尤其是科举考试的规范化,给中国给世界都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为什么这么快就完蛋了?就是因为他文人气质,追求名声,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质,跟领导者的气质不契合。

陈后主、李后主都是文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杜牧讽刺的就是这个陈后主,陈叔宝。是他做的词,是他谱的曲。主要演员是他和他的一群小伙伴,丢人现眼。直到今天2018年7月22号,在中国搞艺术,尤其搞文学的人,依然有很多人崇拜陈后主,他们崇拜是对的,他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艺术家。可是今天我们讲治国理政,我们今天在清华专门讨论领导力,他的领导力不仅是零,而且是负数。这家伙是亡国之君。至于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昨夜小楼又东风,多才又多情,就是管理他不行,领导力更不知为何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讲这些人都是唱的是亡国之音,音乐的音,当的是亡国之君。而毛泽东说成吉思汗,汉刘邦、朱元璋,都是大老粗,都是开国之君,咋就这么巧。我们研究领导力的人一定要想一想,皮裤套棉裤,一定有缘故啊!所以历史上领导力强的人,比如三刘一宋,西汉的刘邦,东汉的刘秀,尤其大家熟悉的三国的刘备,还有水浒的宋江,这些人看起来窝囊,实际上都有重要的能力,就是领导力,都有突出的本领,就是用人的本领。


毛主席紧接着他又说,共产党第一任领导人陈独秀,北大名教授。第二任瞿秋白,上海大学名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大学小学都能行。第三任,毛主席说,我的顶头上司李立三,虽然当时名义上总书记是向忠发,但是掌实权的是李立三。第四任是毛主席最讨厌的知识分子王明。王明八岁写对联就能卖钱了,九岁写诗出口成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同班同学俄语听不懂他就能当助教了,所以深受中山大学副校长,讲列宁主义这门课的米夫的赏识。王明就是脱离实际,满脑子都是马列原著的概念。你真正学的东西要结合实际,要接地气才行。第五任,遵义会议召开时不到28周岁,年轻有为的博古。真巧,共产党前几任领导人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红色根据地损失了90%以上,白区几乎100%的损失。除了共产国际瞎指挥,就是那几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我觉得在座的你我都是知识分子,我们听到这里别紧张,别以为毛主席说错了,他是说当了领导的传统知识分子。几乎所有的领导,英明的领袖都是知识分子,肯定的。但是你必须转变角色,转变作风,你要按领导者的要求,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去做,你要有党性有胆识,要有情商,要自信,你不能优柔寡断。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何等豪迈,何等自信!他当年一没有钱,二没有权,三也没有文凭。进不来清华,虽然去过北大,那是图书管理员。其实哪是正式的图书管理员啊!教授工资当时规定最低两百块,能上两门课,讲师最低一门课,一百块,助教大约六十大洋,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十六块,毛主席每月才八块,属于临时工。一般的人,包括胡适、傅斯年、罗家伦这些人,都看不出来毛主席将来是一代伟人,说话又是一口湖南腔,但他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领导者一定是自信的,有胆识的。


刚才高书记讲的,我内心很认同,我说清华经管学院的贡献大,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我觉得这是对中国做出一个巨大的贡献。你们既有理论的研究,又有实践的应用,建议以后要更多注意中国的历史和党史,更多注意当下的实践。今天的演讲我是有意“形而上”,讲的有点“虚”。马上有几位老总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领导力。所以最后我给大家点点题,我今天讲的管理创新重在领导艺术,我点了四个领导艺术。


第一个是“激励约束”的领导艺术对下级既要激励,比如说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灵活机动,给他金箍棒激励。可是他神经病,一不高兴离开组织,背叛团队,所以有必要给他紧箍咒,紧箍咒就是约束。猪八戒,毛主席说他有优点,化腐朽为神奇。臭柿子胡同,又脏又臭,是猪八戒给拱开的。毛主席找到了他的优点,激励他,让他表现。可是一看档案,两次调戏嫦娥,严重性骚扰,就必须照镜子洗洗澡,严加约束。那挑着担牵着马,任劳任怨的沙和尚,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不强,所以既激励又约束。唐僧很会用人。

共产党一靠高扬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二靠铁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


第二个是“来去自由”的领导艺术来,一般人想当领导,从群众中出来,你是党员,从党员中出来你是干部,从干部中出来就是领导干部,“来”是与众不同,就是追求卓越,所以出来就是追求卓越。出来就行吗?当领导必须回去,回到一线,回到企业,回到市场,回到草根,多次的来去,来来去去,从潜龙在渊,一直到飞龙在天,要出来,但必须回去。你不回去就出事了,看看薄熙来的下场,看看这个人,都不学习领导力,瞎闹,肯定是亢龙有悔。“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走在前面,“去”就是干在实处。来就是我们清华的“自强不息”,“去”就是清华的“厚德载物”。要多次来去,来去自如。


第三个是“方圆兼顾”的领导艺术,领导力主要讲原则性、坚定性、科学性、法治,一是一、二是二,一定要讲,但又要灵活,妥协、变通,圆融。按本色做人就是方。有的人知识比你高多了,可是他的人品远不如你,我们要尊重按本色做人,但是一定要按角色做事。你对上你就是要讲执行,你就是下级;对下你就是上级,尽管你年轻,有权有利。角色变了行为要变、方式要变,方法要跟着变,变不影响你的人格。上课的时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一下课,我们是好朋友。一去你那儿调研,你比我年轻三十岁,你是老师,我变成学生了。有一次一个县委副书记听完我讲课,他说,老师,你讲得太好了,我今后就按照你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说对不起,你说的全是鬼话,你简直没救了,全理解错了。


最后讲一下“简约管理”的领导艺术。今天社会发展这么快,00年出生的孩子都进到清华了,进到高校了。他们毕业进到你的公司工作,你还要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我觉得领导力是一定要减少领导工作的“量”,更要提高领导工作的“质”。减少干预和管控,不能管那么多,要授权,要尊重他们。要有企业制度,要有企业文化,有的人可以替代你的领导,有时候流程可以替代你的领导。我们讲领导替代,一定不能管得太多了,让下级有自觉能自主,有空间,有尊严,能创新,有作为,不至于像传统管理那样死板。所以企业管理要先理后管,多理少管,要善于授权,让下级能够表现施展。


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