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组织战略

张瑞敏:心定,事成

2019-12-17 6489 10 0 0 来源: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 来 源 | 笔记侠 ID:Notesman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康德观点的拥趸者,他认为在风云瞬息万变的环境下,“目的论”更是应该大力提倡,因为企业必须依靠拥有高自觉意识和自驱动力的员工,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
 
01、每个员工既是粒子又是波动


张瑞敏曾说,如果把人才完全看成一个粒子,来到企业之后按学历固化,是不知道他有多大能力的,这样就永远招不到顶尖人才。

所以,在海尔的用人机制中,学历与潜力兼顾。

倡导“人人都是CEO”理念,坚持“人的价值第一”,虽然海尔自身是8万员工,但通过开放平台已经为全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超过220万个。
 
“我个人从事企业管理30多年,把这30多年的管理经验提炼为九个字: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

这九个字概括了张瑞敏关于“企业”“管理”与“员工”的所有哲学。
企业的“企”,去掉“人”就剩“止”,以人为本是张瑞敏在痛苦的经验中领悟出来的。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张瑞敏接手海尔时,海尔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工厂异常凋敝,产品严重滞销,工人纪律涣散,生产设备老化。
当时企业处于非常底谷时期,每个人都没有信心。


“我到企业收到的第一份请示报告就是53个人的请调报告。
那时,因为企业很差,有一点眉目的人大都希望调走,人心已经完全散了。”
张瑞敏回忆说,当时如何凝聚人心、扭转经营局面,成了头等大事。

要凝聚人心,改变以往松垮的管理状况,必须观念先行。

02、股东价值是一种结果
而不是一种战略


股东价值是世界上最蠢的理论,股东价值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战略……


——杰克.韦尔奇
 
美国是股东第一,海尔是员工第一。

张瑞敏认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应该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目的。


“股东利益最大化”应该是企业在“创造用户价值”这一目的驱动下自发实现的成果。而要达到“创造客户价值”这一目的,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员工。
只有为员工提供了足够的创新空间和完善的资源平台,员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价值的实现,进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
 
在海尔,员工是独立的实体,没有领导指挥。

管理人员也不再扮演指挥、监督的角色,而是面向市场,以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为领导;
张瑞敏将管理人员定位为仆人领袖,他们要为所有员工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进而达成目标。


“管理无领导”意味着摒弃把人视为“工具”而非“目的”,不再漠视员工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将员工视为屈服于管理层的木偶,不再忽视员工自己对工作意义和目的的思考。
将人视为“目的”也意味着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也就是说,追求员工及家庭幸福是公司的第一目标,其次是协作商及其家庭的幸福,再次是客户,然后是社区,排在最后的则是股东。

在这一点上,张瑞敏与稻盛和夫不谋而合。
在稻盛和夫看来,做企业的意义和目的是要回归做人的意义和目的。
“不管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有势,当生命结束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

稻盛和夫说,人生的唯一目的是修炼灵魂,使他在谢幕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利和利他两个部分,两者的比例即人格。10%-20%为自利才是比较完美的人格。但事实上却是倒过来了。
灵魂的修炼就是要不断的扩大利他的比例,这就是必须坚守“员工第一”。

03、如何践行员工第一思想?


我们知道,理疗师如果做SPA时不开心,会通过手心把负面情绪传达给客户。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员工内心的自觉认同以及归属,员工满意了,才会发自内心对客户好。这一点在任何行业都不会变。
 
对于企业家来讲,如何践行员工第一思想?
 
1.敬员工

“敬,是指领导者和员工之间主要以敬为主,而敬的基础,在于‘把员工当人,不当做禽兽或工具’”。
曾仕强教授认为,“敬”员工,实质领导者要“以人为本”、管理人性化,“敬”人的效果,就在于“敬人者,人恒敬之”。


星巴克十分注重员工的激励和报酬是广为人知的,这也是“敬”员工的一个突出表现。
我们知道,星巴克给所有在美国员工(无论全职或兼职)享有优越的保健优惠、雇员购股计划等。


同时,星巴克也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店铺的管理及员工工作范围责任,一方面,是为了跟员工分享企业的优越成绩,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店铺在最低成本的运作下,把销售成绩最大化。
 
2.激发和释放员工潜能

激发和释放员工潜能这一点,在《张瑞敏,自以为非》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几点:


a 把手掌伸平,拖住沙子

“组织里的每个员工就像一粒沙子,传统的管理方法是控制和监督,努力攥住他们,攥得他们没有发挥的余地。”张瑞敏曾这样描述。攥得越紧,沙子越从指缝里漏出来。


所以,海尔要摒弃这种控制员工的思想,而是去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从人本管理进化到能本管理——不仅仅是以员工的各个层次的需求为本,更加关注员工创造力的发掘和实现。
 
b 充分调动员工和企业外部资源 

张瑞敏多次在演讲中提出海尔的制度设计必须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这两大条件,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和企业外部资源。


所谓“参与约束”,是指,对个体而言,参与这份工作相较于不参与而言更好。参与约束是企业吸引人才参与生产的最低要求。


“激励相容”则是指个体根据自己利益最大化所选择的行为,正好与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相一致的。
 
在张瑞敏的借力原则中,他强调,借力有借“内力”和“外力”之分,两者的机制也不同。
 
所谓内力,指充分挖掘、激发企业内部人力和物力潜能;所谓外力,指充分利用、吸纳、整合企业外部人力和物力。
 
在《张瑞敏,自以为非》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解释:
在借“内力”方面,一般而言有三个基本路径来激发个体动力:依靠管理层的激发(“他励”);依靠员工自我驱动(“自励”);员工之间的相互激发(“互励”)。

对这三个路径的理解,构成了企业如何定位和建构自己的激励系统。
大多数企业侧重他励,而从张瑞敏的言论及海尔的实践来看,海尔更为看重后两者。
这是张瑞敏思想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

其中,“自励”方面,有两个重要机制:强调自主管理的“人人都是CEO”;侧重利益分享的“我的价值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
因为这两个机制涉及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核心,我们将其单独抽离出来,在下文中详细讨论。

在“互励”方面,一个最为重要的机制是引入竞争机制。
“赛马不相马”“官兵互选”就是这种机制的具体体现。
 
在借“外力”方面,重要的是要实现多方利益共享。
张瑞敏最近提出“利益共同体”这一概念,应该可归为在这方面的创新。
下面,我们将先描述竞争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
 
c 赛马不相马
 
“赛马不相马”是张瑞敏的一个著名理念。
张瑞敏曾这样解释:
“给你比赛的场地,帮你明确比赛的目标,比赛的规则公开化,能否跑在前面就看你自己的了。”


张瑞敏是绩效主义的信奉者,强调“人人是人才”,但不依靠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评价人才,而是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完备的资源,让员工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才能。


这种绩效主义能在很大程度上回避人与人之间盛行的人情、圈子问题。
由于内部保持适度的竞争,员工就不断有动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也是张瑞敏所追求的“鲶鱼效应”。
 
在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中,小微和自主经营体是组织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员工们主要通过“竞争上岗”和“官兵互选”的机制,组成一个个自主经营体和小微,直接面对市场用户,自主决策并分享收益。


项目不再是领导分配,而是员工通过“抢单”获得。
所有“抢单”者均需要拿出自己的方案进行竞标,获胜者才能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即“小微主”)来组建团队。
同时,小微主也并不是铁饭碗,如果用户评价不好,小微主就可能被降为小微成员,而之前的小微成员可能升为小微主。


正是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使得每个小微主或者经营体体长都不能懈怠。

3.做员工的战略梦想人
 
西贝、海尔等企业,都强调领导者应该成为员工的战略梦想人,真正为员工的梦想助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这个词容易“空”,也容易“大”,但也可以逐一拆分成无数个小目标。
 
“不管哪个岗位、哪个层级,当他把梦想说出来后,我就有责任成为他的梦想战略人,帮他实现梦想。”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说,因为在他看来,一个老板或者管理人员成就了多少人、帮助了多少人,那么,你就可以做多大的事业,他们之间是强相关性。

因为,人心定了,事就成了。
 
最后的话:员工第一、还是顾客/股东第一,是一个哲学问题,企业家均有自己对其独特理解,这种理解指导着企业家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


海尔值钱的部分还不仅仅于此,如果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个业内标杆企业,切身感受海尔文化,学习海尔成功之道,对于很多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