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招聘选拔

金九银十跳槽季,必须掌握这3点才可靠!

2018-09-21 6561 20 0 0 来源: 领英HR精英汇

作者|黄兰兰


金九银十,跳槽季。

 

前段时间,一个 HR 的朋友咨询我的意见,

她手上握有两家公司的 offer,纠结着该去哪一家。

 

我问了她一个问题:

“这两家公司,哪一家公司的整体情况你最清楚,了解的最多?”。

 

她一时有些答不上来,说只是面试时了解一些,仅此而已。

 

任何决策之前,我们都需要掌握足够全面及准确的信息。

 

跳槽也是如此。

 

大数据表明 90 后这个群体平均任职年限是7个月。

 

很多人可能觉得是 90 后这个群体太有个性,耐心和忠诚度不够所致。

 

但其实,每一个人内心里都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求稳定、安全”的需求,而并非就是喜欢折腾。

 

只是因为阅历和经验不足,加上没有对新的公司及职位深入了解,

预期和现实有不能接受的差距,导致离开。

 

我就面试过一个 92 年的求职者,对方最近的 3 份工作平均时间就 8 个月,

但让人有好感的是他在每一份工作上都注明了详尽的离职原因,

并且在面试沟通时也毫不隐晦的谈到了这个问题。

 

“我知道简历不好看,但离职真的是客观上的原因。

我曾经做过猎头,我知道如何做假简历,

也懂得如何打理好前任公司的人事关系,保证背调的通过,

但我不愿意那么做”。

 

我也相信,很多人离职也真的是客观上的那些因素:

 

比如公司业务经营不善,需要转型,部门或这个职位解体了;

自己的性格和处事就是和上级处不来,过的不开心;

公司搬迁,离住处太远等等。

 

若每一次跳槽或换工作之前,能掌握这三点常识,相信你的换职风险会降低很多。


 1 

为什么而招?


好的 HR 接到招聘任务之后,不是马上启动招聘工作,

而是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招聘需求,该职位是有人离职需要补充,还是新增加编制,抑或其他某种情况?”。

 

提问代表了我们思维在先,行动在后。

提问代表了你在思考,也就不会轻易被别人忽悠,

而是有自己的判断,求证后再行动。

 

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的做事,更安全而有用。

 

同样,对于你求职来说,如果是因为离职补充,那前任是因为什么离职?

 

工作内容太单调没有再设计的可能?那你还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吗?

 

职位晋升发展受限?那是否要先要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晋升发展机制呢?

 

和直接上级磨合有问题?那这个上级的性格风格是否又合适你呢?


如果是新设立的岗位,

那你了解公司对这个新岗位的要求吗?

请你过去是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你目前这个阶段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

 

还是这个岗位招聘只是一个短时间内的备胎,

当不需要了,是否你也会随之失去价值?

 

你会发现,在招聘网站上,有些企业的某些岗位几乎常年挂在网站上招聘,

是真的缺人吗?还是另有目的。

 

如何去求证岗位的真实性,岗位招聘的原因及岗位本身是否合适你,

可以在面试的时候有技巧的提问 HR,或动用身边的人脉查询等,尽量了解相对真实的信息。



 2 

公司靠谱吗?


如同相亲一样,对方是否靠谱,是否值得你跟随?

 

什么行业,属于哪种类型的公司,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财务运营状况如何。

 

选择一个职位,个人建议先考虑大方向,再关注细节。

 

先看行业,行业是大方向,一旦选错了方向,越努力、越拼命,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我一个朋友,是做销售的,之前在体检行业,

这个行业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利润也高,

所以她的收入也很高,但因为公司有关系斗争,而离开。

 

后来去了另一个服务性行业,但该行业普遍毛利率很低,

使得她付出曾经的两倍努力,却拿不到和之前同等的收入。

 

职业是战术层面,而个人的发展一定要紧紧地把握住行业的脉搏,这才是战略层面的。

 

只有战略正确了,战术才有意义。

 

就如同雷军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找到风口,才能顺势而为。

 

选择一个领域的行业大局,清楚行业的驱使,站好自己所处的位置。

 

你的位置,才决定了你未来的价值。

 

而公司的整体情况了解,可以通过公司官网、招聘网站、天眼查、同行查或前任员工查。

 

衡量一个好的组织或企业的要素无外乎:

是否有前景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团队、召唤人心的使命愿景、高效灵活的机构、好的管理机制和包容的文化。


 3 

面试的最后提问环节,你用好了吗?


一般负责且专业的 HR 都会在面试的最后环节,向求职者询问“请问您有没有问题需要问我?”。

 

这是对应聘者的尊重,也是 HR 了解对方求职动机的机会。

 

同样,这也是聪明的你了解公司和职位的最好机会。

 

你可以问面试官这三方面问题:

 

一问岗位相关:

“为什么招这个岗位,这个岗位的发展前景,晋升通道,工作核心职责,试用期考核要求”。

 

了解这个岗位与你的匹配度,你的胜任几率多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是你想要的。

 

二问公司情况:

“公司处于行业领域的排名或位置,公司3年内的发展方向,

今年或去年一年的营收和利润状况,是否有扩大或搬迁的可能,

以及公司的愿景和价值观是什么等”。

 

一定程度上弄清楚企业的大致情况,若面试官态度不好不愿意回答,

或回答的含糊不清,那这家公司的运营状况及整体团队素质估计也就一般了。

 

三问面试官本人:

“您是何时加入该企业的,您觉得公司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如果 10 分是满分,您打多少分呢”。

 

一般面试官的组成是 HR 和招聘的这个岗位的上级。

 

你上级目前的样子,就极有可能是你三年或五年后变成的样子,

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给你机会,你愿意成为 ta 吗?”。

 

《学会提问:实践篇》中说到:

“优质提问具有强大的力量,能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人生轨迹,使它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要提问,且会提问,能帮助你有效地判断这家企业,是否真的适合你。

 

跳槽如同像相亲一样,

你不了解对方的出身环境、背景、性格、喜好、价值观,

仅凭一面之缘,就觉得 ta 是你要携手一辈子的另一半,似乎有点可笑。

 

当然不排除结局完美的可能,但这个风险,是不是有点大。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无论选择伴侣,还是工作,

我们需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值得我们再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

做好信息的收集,学会提问和判断,去深入全面的了解。

 

这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他人负责。

 

跳槽有风险,且行且谨慎。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