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招聘选拔

招聘季如何轻松面对?从掌握三大社会动机开始

2020-02-02 6264 19 0 0 来源: 华章管理

为什么求救的时候,你必须明确指向一个人?


为什么面对来势汹汹的冠状病毒,医生们仍义无反顾的站上第一线?


为什么明明是个好机会,却仍有很多人愿意平价卖口罩?


三大社会动机:权力、成就、亲和的无形之手搅动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希望阅读本文能带给你启发,有条理的应对即将到来的应聘季。以下,Enjoy:



作者:陈为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01 燃烧的心火


在众多心理学概念中,社会动机相对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了解它的内涵、用途和作用机理,有助于建立对社会动机的认识。


当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时,人们会很自然地采取应对的行动。但是,一个人的行动是否有益,能否得到认可,往往要受到各方面的评判。


这时,行动过程中是否体现出“心”的作用,会成为衡量行动质量、判断行动价值和预测行动结果的标准,成为立决高下的试金石。


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意思是如果不用心,念经再多,道行也难有长进。心不在焉,则难有作为。


要想真正地把行动落到实处,收获扎实的效果,就必须用心做、用心爱、用心想、用心听、用心观察、用心体验。


但是即便做到了用心,也不能够达到最高境界,还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如果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则自然做不好事情。




02 动机与社会动机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社会动机,在这里我们后退一步,先去掉“社会”两字,关注更为基础的概念:动机


养猫的朋友大概会有这样的经历:


一只趴在角落闭目养神的胖猫,给人的印象是懒散惬意到了极点,好像天塌下来都不能够让它挪一下窝。


可是,如果这时突然有一条小活鱼落在它面前两三米远的地方,胖猫会闪电般地转换出完全不同的状态。仿佛被一把无名火烧了屁股,猫从懒散中瞬间警醒,两眼猛然圆睁,发出凶光,直勾勾地盯着小鱼,两只前爪用力撑起,两腿直立,双肩上耸,一副威风凛凛、精神焕发的猎手雄姿。


然后它一下子扑出两三米远,用爪子紧紧按住可怜的小鱼。整个转换过程非常迅速,往往几秒钟的工夫,一切就结束了。


这个例子展现了动机的几个最主要的特征。


动机的第一个特点,即它的核心是需求


动机的第二个特点是与需求的强弱相关的心理能量,这是支持心火燃烧的燃料储备


它决定了个体在目标物出现时定向反应的强度和持久度。需求越强,所蓄积的心理能量也越大,心火就可以烧得越旺、越持久,导致对应的定向反应也就会更为激烈、持久。


猫特别喜欢鱼,所以胖猫面对小活鱼时表现出非常兴奋的反应。如果这时小鱼在小水塘里到处乱窜,胖猫也会盯着不停地追,直到抓住小鱼或者小鱼逃进深水看不见为止。猫坐在鱼缸旁一动不动地盯着小鱼看半天的场景,养猫的朋友一定很熟悉。


足够的需求强度和恰当的目标物,是产生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最佳组合


动机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对个体行动的影响作用存在两种状态:潜伏期和唤醒期


在没有小活鱼出现时,胖猫睡得很自在。小活鱼的出现则改变了一切。它触发了胖猫“不假思索”的反应机制,心理能量瞬间释放,心火骤然发光,胖猫一下子从懒鬼转变成充满活力的猎手。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个人的行动出现戏剧性转变的情。戏剧性转变的背后,往往是被特定目标物的出现而激活的动机在发挥作用。


社会动机与动机的区别在于,社会动机需求的目标物必须依附于人类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才需要社会动机。


经常有演员在舞台上见到观众后说:“见到你们我就像打了鸡血似的那么兴奋”,或者“我想死你们了”,等等。这些说法实际上反映出一种关联,即演员所面对的观众,是切合他们的某种内在需求的目标物。由此,观众的出现才会激发他们的兴奋和相应的后继行动。


当面对一群牛、一群鹅时,演员通常不会产生这类情况,当然由食欲引发的生理性反应除外。因此激发演员热情的应该是他们的某一种社会动机。


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互动过程是社会动机展现作用的舞台



03 三大社会动机:成就、亲和、权力


如同生理性需求的目标物有水、肉食、素食等不同类型,社会动机的目标物也有多种类型。根据目标物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动机。


麦克利兰重点关注三种社会动机: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


从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这三种社会动机组成一个精妙的概念体系,涵盖了人类社会环境中绝大部分的社会性动机问题。 


处于社会环境中的每个人所面临的社会性问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做事和做人


做事是指作为社会一员独自完成的各种事务性工作,例如制作工具器物、编程序、生产粮食、加工食物、推销商品等。做人则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各类事务。


做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平等做人与不平等做人两类。平等做人是以双方地位平等的心态参与交流互动,而不平等做人则是以认同双方地位差距的心态进行互动。


地位的平等或不平等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表现,例如权力、年龄、财富、资历、体力、容貌等。


以上的分析过程说明,应对做事、平等做人、不平等做人这三种类型的社会性问题,覆盖了社会成员的绝大部分社会性活动。而三种社会动机与三种类型的社会活动之间分别有各自的对应关系。


体地讲,做事是成就动机发挥作用的领域,亲和动机与平等做人相关,而权力动机与不平等做人相关。因此关注三种社会动机,基本上就涵盖了社会环境中所有与动机相关的问题。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核心需求是个人要亲自动手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率,而且是可以用明确的、刚性的客观标准进行衡量。不能用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或者可以随主观意愿改变的标准,来判断优秀与否


可以作为判断标准的例子包括是否超越自己以前的水平,是否超越大家公认的优秀水平或拉近与先进标准的差距,是否采用创新的方法、概念、产品等。


受成就动机推动的个人,追求在阶段性和最终的结果上,能够以明确的、以物质化形态表现的标记,显示自己的贡献和成绩,希望摆脱限制个人发挥效率的规章制度、社会习俗等条条框框的约束。


成就动机所涉及的活动针对的目标是各类具体的事务,不包括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流互动。在社会环境中,能够满足上面这些需求的活动,就成为触发和释放个人成就动机的目标物。从事创业工作和销售工作是公认的与成就动机相关的目标物。


对于高成就动机的个人来说,这些工作有很强的吸引力。从事发明、革新、改进方法流程的活动,也是触发成就动机的有效目标物。各行各业中的改革家的改革行动通常与成就动机有关。


亲和动机(affiliative motive):这个动机的核心需求比较单纯,反映了一个人要与他人保持一种温情、和谐、友好的关系的愿望,希望被他人接受和喜欢,希望回避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分离的环境


亲和动机是一种影响人与人之间交流活动的社会动机。在与亲和动机相关的交流活动中,参与者以双方地位平等的心态进行互动。建立温情、和谐的关系,需要地位平等的心态条件。


如果是一方企图压制另一方的争斗心态,则无法维持和谐。研究结果没有显示出适合亲和动机比较强的个人的特定职业类型。


对亲和动机比较强的个人有吸引力的活动,包括不计较个人角色地位地参与各种社交性的聚会,如聚餐、结伴逛商店、聊天喝茶等。他们往往选择妥协以避免冲突,与朋友分离会让他们感到伤感。


权力动机(power motive):权力动机也称为影响动机(influence motive)。其核心需求是个人有对他人的感情、思维、行动产生影响的欲望,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会使他人的言谈举止、情绪反应出现自己所期望的变化,希望抗拒来自外部的, 改变自己的感情、思维、行动的企图。


权力动机也是与人际互动相关的社会动机。对权力动机的描述,表现出互动的一方要控制或制约另一方的企图,体现出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参与者以双方地位不平等的心态进行互动。


政治家、演员、教师、传教士等职业对具有比较强的权力动机的个人有吸引力。


其他典型的吸引高权力动机的活动包括不请自来地帮助他人,有幽默感的就讲笑话,没有幽默感的也可以说些让人心堵的话,以及搜集、掌控可以制约他人选择自由的资源等。



04 社会动机的再认知


第一,社会动机被称为无形之手,因为它是一种在潜意识层面发挥作用的心理因素。潜意识层面的活动不经过大脑,所以人们无法对活动过程形成清晰的认知。


由于没有大脑意识的参与,社会动机所导致的个人行动就不是经过盘算斟酌后形成的反应。往往行动已经发生,人们依然说不清为什么要做这一行动。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社会动机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说话、做事不过脑,是不假思索的反应。但是特定社会动机的核心是对特定目标物的欲望和需求,由目标物引发的反应有明确的指向性,与动机有关的行动的方向性很强。


心中的火不仅激发行动的勇气和热情,更重要的是照亮前进的方向。所以不过脑并不等于像无头苍蝇似的茫无目标、瞎打瞎撞。


在前面胖猫的例子中,小鱼一出现,猫就像触电一样马上发生反应。对比经过大脑思维分析、判断后有意识地采取的行动,反射活动的应对速度更快,目标更专注。


反射活动的特性说明,当动机发挥作用时,既不是面对突发情况的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也不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来回斟酌研究后的行动方案。动机的作用更类似于通常所说的行动预案。


行动预案的特点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具体问题,事先规划细致的行动方案,同时反复演练,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要求。这样一旦发生问题,无须经过请示、报告、研究,马上启动预案,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方案执行。


救灾救难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动机的作用方式就如同预先保存在心理机制中、针对不同目标物的行动方案。一旦特定目标物出现,无须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对应的行动机制立即启动,推动个人按照设定的反应方式行动


由于反射活动不经过大脑,社会动机就如同一只意识不到的无形之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与社会动机相关的社会性需求有一个特点:没有阶段性的满足感


受肠胃容量或精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个体的生理性需求会产生阶段性的满足感。当生命体不渴的时候,再多的水放在面前,也是无动于衷;吃撑了的猛兽,不会再主动伤害其他动物或人类。


而社会性需求比较强的个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没有吃饱喝足、筋疲力尽的情况。贪得无厌一词,非常精确地刻画出了社会性需求的本质


当财富已经成为数字概念的时候,企业家挣钱的冲动仍然看不见消退的迹象。在办公室政治中,喜欢捉弄下属的经理永远是那样乐此不疲。受虐者也许会巴巴地等待,虐够了吧?现实却令人遗憾,他们不会够。美国军人在海外的虐囚丑闻中的那些执行者,也是没有止境的。


在劝人要知足时,我们常常会说:“广厦千幢,不过眠一席之地;钟鸣鼎食,无非食一日三餐。”这些话语很有哲理,用词也很生动,却只适用于生理性需求。


在社会性需求的领域,这样的说理并不好使。见好就收、急流勇退,其实很难做到。更多的是知难而进,永远在路上。现实中,那些超越生理性需求、无休无止的行为,只能通过社会性需求解释


第三,社会动机的核心需求具有终极性,或者说它的作用是有界限的。这是在分析社会动机的作用时必须注意的一点。


社会动机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对需求目标物的追求,没有附加延伸的功能。也就是说,成就动机就是要亲自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


解释相关行动的价值时,如果出现诸如为人类做贡献、关爱自然、回馈社会的描述,则都是人们按照主观意愿人为添加的含义,与成就动机的作用无关。亲和动机就是要,也只是要和他人保持一种和谐、温暖的关系,这就是终极目的,没有其他的意图,例如宽慰他人、利用他人等。


权力动机也只是要引发他人情感、思维、行动的变化。至于变化的后果是否造成伤害、引起浪费、产生破坏等,不属于权力动机的关注范围。


了解社会性需求的终极性,清楚什么是到此为止,对有效应用社会动机的知识很重要。成就、亲和、权力,都是内涵非常丰富的词语,容易引发人们的浮想联翩。


实际上,心火很神秘,也很单纯。


行动预案的目标非常明确,应用的范围也非常明确,不能无限扩展。面对处于危险中的病人,救人就是单纯的救人,区分恶人、善人、强者、弱者不是医生需要考虑的事情。


只有清晰地了解社会动机的作用对象和作用范围,才能有效地应用社会动机的知识。


2020年,HR职业生涯提升必备↓↓↓


公共_meitu_15.jpg


关于作者:陈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资深人才识别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专家。麦克利兰博士晚年的研究伙伴,Hay/McBer公司第一位华人专家。2007年创办智慧眼科技有限公司并任首席顾问。


本文为“华章管理”(ID:hzbook_gl)原创首发,内容摘编自《心火》一书,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转载请与我们取得授权。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