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职场提升

带团队:见“事”容易,见“人”难,见“自己”最难

2019-01-19 7505 15 0 0 来源: HR转型突破

“亲爱的猫咪,我应该走哪条路?”

“你想去哪里?”

“我并不在乎目的地。”

“那你走哪条路就并不重要了。”


今年有个强烈的感触,一些原本非常简单的俗语和故事,内中其实隐含着深刻的智慧。比如,坐井观天、盲人摸象。我们可能会轻轻嘲笑这只青蛙,或者同情这群盲人;但反过来想一想,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跟青蛙和盲人,其实没什么区别。



一年下来,讲的最多的一门课程,是业务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课。本想坐下来回顾,课程中学员反响最强烈的点,但静下心来的时候,有个更强烈的念头冒了出来:有哪些对团队管理者很重要但是没有讲清楚的地方?


1.

带团队的成果是什么?


在课堂上,管理者朋友比较有共鸣的一点是:作为团队领头羊,眼睛里不仅要有“事”,更要有“人”。


的确,从业务骨干到团队领导,是所有管理者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转变。管理者的工作成果,主要的反映不再是自己,而是团队的表现。


这个观点,需要再做一些优化:管理者的工作成果,除了达成目标、发展团队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发展自己。


本质上来说,挑战工作目标、带领团队前行,核心的目的是对自我的探究,和对幸福感的追求。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很舒适的过程。然而,幸福从来不是来自享乐。


有位我挺钦佩的企业家说,当我天天盯着业务的时候,公司发展的很不好;当我开始关心自己的时候,公司反而越来越好。


看见自己,就会把所有工作中的挑战视为完善自己的修炼;看不见自己,所有的困难就变成了消耗能量的负累。


2019,我们希望能够促动管理者朋友对自我的觉察,也祝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看见自己。


2.

带团队的挑战是什么?




带队伍是跟人打交道,机械式思维是不够的。


底层的挑战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举个例子,管理者都有面试的经验,但实际上,在面试的前10秒钟,你就对候选人做出了最终的判断。剩下的99.5%的时间,你正襟危坐,以为自己是在面试,其实不过是在印证之前的判断。


所以,一个惨淡的真相是,如果没有经过训练,面试就是一个完全的拍脑袋的过程。相应的,面试技巧的学习,就属于“手”的部分。


进阶的挑战是掌握厚重的管理思维。


比如,每个上司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下属完成不了份内的事情。工作交代的很清楚了,但最终的结果常常惨不忍睹,与自己的要求相去甚远。


是责任心和执行力的问题吧?很多主管会自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员工为何表现不佳,如何帮助ta有效改进?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优秀领导者和一般领导者最大的分水岭。习惯于抡起胡萝卜大棒的管理者,只会让问题变本加厉。


最高的挑战是提升自己的心力。


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理论上的说法是,管理者要勇于招聘能力比自己强的下属。这个呼吁很好,但现实是,绝大部分主管的绝大部分下属,能力都比自己的上司要弱一些,甚至要差一个数量级。


对于主管而言,如何带着一群“歪瓜裂枣”往前走,在征途当中还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长项,抑制自己亲自动手的冲动……能做到这些,不是技巧的问题,也不是思维的问题,而是心力的挑战。


3.

带团队,有真理吗?



这个问题只能简单说一说。


由于很多原因,我们有对理论“膜拜”的传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规律”。人文通史教育的缺乏,更加剧了这一点。


所有的理论都是错误的。但有些理论是有用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为“好”的理论。“好”的理论有什么特征呢?


第一个特征是求“真”。比如一些严肃学者的研究,通过缜密、科学的方法,提炼出一些结论出来。比如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就揭示了与我们的经验和常识不同的真相,给英特尔等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二个特征是求“善”。好的理论,蕴含着我们人性之中,对正义和善的追求。比如德鲁克老爷子,之所以很多观点能够穿越时空,是因为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只有把人看做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只有把人看作是机会,而不是负担的时候,一个组织才有可能充满生机。”


我们感动于这样的观点,并可能被激发躬行的意愿,是因为对其中的正义和善的强烈共鸣。


第三个特征是求“美”。比如爱因斯坦的e=mc2。


对于管理者朋友而言,也许重要的是审视自己对理论的认识,建立平常心。另外,就是慎重选择书籍。社科类的书籍,首先要选作者;作者的品味最重要。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