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雇主品牌

吴春波:华为自我批判体系是如何强力运转的?(重磅深度长文)

2018-09-02 6786 10 0 0 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

文 / 吴春波华夏基石e洞察智库撰稿人,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一、华为强大的自我批判体系

在拙作《华为组织驱动力模型:开放、自我批判和持续对标》一文中,本人提出自我批判是华为由小到大以致超越对手的内在驱动力之一,这也是探求华为的内在成长逻辑的三个关键出发点之一。长期地保持对公司的自我批判,能够避免公司的干部与员工的傲慢、狂妄、自大与自恋,能够持续地聆听客户的声音,正视公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只要一个组织持续地保持开放且保持自我批判精神和能力,任何自身所不具备的精神、思想、思维和基因,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以较小的代价移植并内化到组织内部。


本人曾对某企业家提出过忠告:可以不学华为,学,也不一定能学得会,学华为真地很难。如果想学华为,什么都可以不学,学两点就够了,这就是:学华为如何学习别人的,学华为如何批判自己的。但是,千万别机会主义地学!拜托了!


对于华为的自我批判,很多人都有好奇,那么华为是如何自我批判的?其自我批判体系是如何构成的?华为是如何把危机意识转变为自我批判的?华为的自我批判的意识及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华为又是如何把自我批判制度化而不是仪式化的?华为是如何把自我批判变成组织的机制的?华为又是如何管理自我批判的?华为的自我批判体系是如何构成的?华为是如何将自我修炼层面的自我批判转化为组织管理层面的?


对于个人或组织来讲,可怕的不是不能或不会自我批判,而是失去了自我批判的能力,所以,关键不在于学会如何自我批判,而在于构建基于组织的自我批判能力。


在现实中,所谓的自我批判不就是针对自己说两句吗?提几个诸如“追求完美”“对领导意图理解不够深入”“对下属关心爱护不够”等凡人皆可犯的并且美丽的错误或缺点吗?不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吗?不就是在显眼位置挂几个意见箱吗?


如果有上述认识,那看看华为的自我批判吧!


1.华为自我批判体系的整体分析


其一,自我批判的价值:

自我批判是华为这家公司的内在基因和特质;

自我批判是华为由小到大以致超越对手的内在驱动力之一;

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探索,在自我批判中进步,在自我优化中成长,在“顶层设计”中卓越,可以讲是华为成长壮大的四部曲;

长期地保持对公司的自我批判,能够避免公司的干部与员工的傲慢、狂妄、自大与自恋,能够持续地聆听客户的声音,正视公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自我批判是华为不断提升组织活力,保持组织熵减,耗散组织惰性的利器。


其二,自我批判的三个对象:

思想的自我批判:其目的是统一思想,协同目标,构建假设;

组织的自我批判:其目的是消除惰性,强化能力,提升效率;

行为的自我批判:其目的是协调行动,激发潜力,持续赋能。


其三,自我批判的三个目标:

增强组织的活力:保持熵减,保持耗散,优化组织机体,持续管理进步;

构建铁军:高素质、高境界、高度团结、长期奋斗、精神文明的群体;

干部与员工的成长:自我修炼、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正如任总所说:“我们胜利的两个基础,一是方向要大致正确;二是组织要充满活力。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向我们不一定能找得到,只能不断探索,方向大致正确就行。但组织的活力我们是有信心建立起来的,这就是精神文明,组织活力就是精神文明!”


其四,自我批判的三个成果体现:

文本式的成果体现:如华为坚决抵制的十八项腐败行为,华为公司改进作风的八条要求,华为十六条军规,华为十大内耗,华为变革的七大反对。

制度性的成果显现:主要是在管理上的持续改进举措,如“五个一工程”。

活动性的成果显现:如集体宣誓,民主生活会,合理化建议。


2.任正非的价值主张


看看任总的文章和讲话,就不难看出,自我批判是任正非长期坚守的价值主张。以下只是相关的文章标题,从历年的讲话或文章看出,自我批判一直是一个高频词。


1996年《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1998年《在自我批判中进步》《一个人要有自我批判能力》;1999年《自我批判和反幼稚是公司持之以恒的方针》《自我批判触及灵魂才能顺应潮流》 2000年《为什么要自我批判》;2006年《在自我批判指导委员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年《将军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永远不会成为将军》;2008年《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2010年《开放、合作、自我批判,做容千万家的天下英雄》;2014年《自我批判,不断超越》《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2016年《“前进的路上不会铺满了鲜花”》《华为,可以炮轰,但勿捧杀》《不分国籍、不分人种、万众一心 用宽阔的胸怀拥抱世界、拥抱未来!》;2017年《在行政服务解决“小鬼难缠”工作进展汇报上的讲话》《要坚持真实,华为才能更充实》。


尤其是在《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一文中,任总开宗明义:“20多年的奋斗实践,使我们领悟了自我批判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坚持这条原则,华为绝不会有今天。”然后,接下来是六个“没有自我批判”的排比句。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会认真听清客户的需求,就不会密切关注并学习同行的优点,就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必将被快速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所淘汰;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面对一次次的生存危机,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用生命的微光点燃团队的士气,照亮前进的方向;

没有自我批判,就会固步自封,不能虚心吸收外来的先进东西,就不能打破游击队、土八路的局限和习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能保持内敛务实的文化作风,就会因为取得的一些成绩而少年得志、忘乎所以,掉入前进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

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组织、流程中的无效成份,建立起一个优质的管理体系,降低运作成本;

没有自我批判,各级干部不讲真话,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决策和切实执行。”


然后任总总结到:

“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广阔的胸怀;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来。自我批判让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


任总所坚持的是“使用批判的武器,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因为他坚信“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一定要把华为公司的优势去掉,去掉优势就是更优势”(2013126日)。


2001217日,在其名篇《华为的冬天》中,任总对华为自我批判的目的作出了界定,提出:“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2017111日在市场工作大会上的讲话中,任总再次强调:“高级干部内心强大的表现是经得起批评,真金不怕火炼。世界上肯定会有不同意见,我们一定要有战略自信,这个自信首先是不怕别人批评。”


古人言:圣人多过,君子寡过,小人无过。意思是圣人的自我感知良能力强,其所看、所听、所嗅、所说、所作、所想,只要有不合良心的地方,他就会知道自己错了,良心受到谴责,所以圣人始终觉得自己过错很多,因而善于自我批判。而君子与小人的自我感知能力弱,对他人感知能力强,更多的是看到他人的不足,他们更善于批判。圣人擅长自我批判,君子擅长批判与自我批判,小人善于批判。


自我批判,对于任正非,对于华为,其重要性与价值已无需赘言。


任总最担心的是没有人批判公司,最欣慰的是员工对公司的批判。他曾讲过:“我看社会上评价一本书,叫《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的时候,外部都是赞扬的,华为都是批判的,我觉得这就是有希望的!华为的员工真可爱,就敢于批判自己公司。这就是我们公司永远生存下去的基础。我们没有自我批判,我们一定迟早就会死亡。”


问过则喜,有违人性,做到此,需要境界,需要胸怀,需要修炼,需要磨难。


在华为为什么强调的是自我批判,而不是批判?任总认为:“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过火,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


当自我批判成为个人的价值观时,自我批判就成为不太难的自主的惯性。当一个组织以自我批判为核心价值观时,自我批判就会成为一种组织氛围,从而成为组织群体的自主的惯性。


当然,坚守灰度管理哲学的任正非,同时也保持着自我批判的另一个极端的高度警惕:“我们也要告诫员工,过度地自我批判,以至破坏成熟、稳定的运作秩序,是不可取的。自我批判的不断性与阶段性要与周边的运作环境相适应。我们坚决反对形而上学、机械教条的唯心主义,在管理进步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形左实右。”


3.作为自我批判者和批判者的任正非


在华为,任正非不仅仅是自我批判的倡导者,他也是自我批判的践行者,他对自己比对别人更狠,也更彻底,因为他肩负三重的自我批判的责任——对作为个体的任正非的自我批判;对作为公司领导的任正非的自我批判;对作为他所领导华为的自我批判。在每年一度的高层自律宣誓大会上,任正非的誓词是:“只有无私才会公平、公正,才能团结好一个团队;只有无私才会无畏,才能坚持原则,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去除自己的不是;只有无私才会心胸宽广,才会容纳一切需要容纳的东西,才有能力肩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开放、灰度、宽容、妥协与自我批判,构成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哲学的核心内容,任正非就是基于这五点来审视华为和管理华为的。


在华为,任正非不仅是位自我批判者,他还是位批判者,他承担着对他所领导公司的批判,而他发起的对公司的批判,总能有效引发公司上下的自我批判行为。


不论是作为华为的批判者,还是做为自我批判者,任正非都是以三个纬度来构建自己的批判系统的。这三个纬度是历史的纬度、现实的纬度和未来的纬度


从历史的纬度,任正非基于对各类组织的盛衰兴亡的观察与思考,为了华为长治久安,需要不断地消除企业成功强大的组织记忆,消除企业领先后的傲慢与惰怠,不断地提升组织效率,不断地增强组织活力,走出“秦人周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从现实的纬度,任正非基于对华为成长发展现状的观察与解析,不断发现和揭示组织与人存在的问题,并以自我批判和批判为逻辑起点,持续地解决和优化这些问题。


从未来的纬度,任正非基于对未来产业与行业的探索与洞察,在为公司未来发展构筑战略方向和战略布局的同时,以未来审视现实,以未来牵引现实,以未来批判现实,不把现实问题带入未来,通过现实内部规则的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无人区”中,首先要探索与建立的是规则。


任正非的自我批判和批判是华为自我批判的发动机和驱动力。


当任正非批判自我时,他为公司干部与员工的自我批判建立了楷模与标杆;当任正非批判华为时,他为公司的自我批判提供了方向与目标。


听任正非是如何吐露心声的:“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是深感其伟大。我一生有那么多经历,我批评别人很多,自我批判更多,每天都想哪些事作对了、哪些事做错了。自我批判不会批垮公司,自我批判不会使大家自卑心增长,即便如此高速发展的时代与自卑心的增长,两者相互抵消,能够使干部能力增加更强,沉着冷静,更加成熟。我认为一个善于自我批判的人、有素质的人、有成功经验的人,越批判他,事会做得越好。”


讲到自我批判,任总的一句名言流传甚广,这就是“不要脸的人,才能进步”。他也多次声明,在华为,他最不要脸,所以他进步最快,他也要求他的干部要“不要脸”:

“我唯一的优点是自己有错能改,没有面子观”。

“我们是为面子而走向失败,走向死亡,还是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迎头赶上呢?”

“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

“所有干部都应该不要‘脸’,要‘脸’的干部没多大出息。为什么?好‘面子’的干部,怎么能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呢’?没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又怎么能提高呢?谁最要‘脸面’?是那些没有学问、没有本事的人!我最不要‘面子’,因为我知道自己有本事,我不怕任何人批评我,批评对了,我就承认错误,我公开承认自己有缺点、存在问题。”(1996年)


2008年在《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一文中,任总讲道:“别人说我很了不起,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我并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及财务,我的优点是善于反省、反思,像一块海棉,善于将别人的优点、长处吸收进来,转化成为自己的思想、逻辑、语言与行为。”


201289日任总指出:“我认为我自己不行,我允许别人比我行,才有华为的今天。如果我认为我比别人行,我就是一个小山头,下来就没有了。所以批判这个问题很重要,大家不要担忧批判给自己带来精神压力,要越批越高兴,我就认为批判我的人我都喜欢。我们不要怕虚怀若谷,我们要有一种自信心,要有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我们一定有明天。”


宋代诗人徐庭筠的《咏竹》诗言:“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在任总心中,自我批判就是未出土时的“节”,即使“及凌云”时,也能虚心地接受外界的批判,也能真诚地自我批判,这里展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和谦卑。


脸者,面子也。人要脸,树要皮。脸与皮是何等重要!脸,体现了个人的尊严、价值、地位和几乎一切。要脸是顺应人性的,不要脸是违背人性的。所谓伟大者,干的基本上是有违其自身人性但顺应组织群体人性的事。


在现实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要脸”的组织与人,为了维护个人或组织的形象,掩盖事实,粉饰太平,被媒体曝光后,辟谣,狡辩,抵赖,最后被无情打脸,从而长期陷入“要脸”与“打脸”的死循环之中。


本人曾多次旁听过任正非的自我批判,正如他批判别人一样,总的感觉是:真诚,简洁,深刻,尖锐,一针见血。


当然这是看得到的任总的自我批判,看不到的是他内心的自我批判,或许更深刻,更频繁,更直接。


2016113日,任总在市场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决胜取决于坚如磐石的信念,信念来自专注》,并没有象往年那样是在会议现场宣讲的,而是会前就公布的,在全公司范围内征求意见,结果收到上万条批评意见,甚至还有猛烈的抨击,数万员工做了任正非的“蓝军”。


2016127日,任总为《华为的宿敌思科,诞生爱情土壤中的技术之花》一文,写了按语:“我不如钱伯斯。我不仅倾听客户声音不够,而且连听高级干部的声音也不够,更不要说员工的声音啰!虽然我不断号召以客户为中心,但常常有主观臆断。尽管我和钱伯斯是好朋友,但又真正理解他的优点有多少呢?”


这就是任总的谦卑的心态,这就是任总的真诚的自我批判。


他坦言:“我一生走过这么多经历,我批评别人很多,我自我批评更多,每天都想哪些事情做对了、哪些做错了。”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搞清,这就是个体的自我批判意识及行为的生成机理。自我批判是天赋神授,还是后天习得的?个体之间自我批判意识及行为是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才能强化个体或组织的自我批判意识与行为?搞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对任正非为何具有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与行为的解读。


4.自我批判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的核心价值主张“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其中包含着两个关键词:“客户”和“奋斗”。


以客户为中心,就必须把公司所有关注点聚焦于客户,并以客户标准衡量自身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当客户成为衡量的主体和标准,必然的结果就是自我批判,选择了以客户为中心,也就抛弃了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时,是不需要自我批判的。


不论是奋斗还是长期艰苦奋斗,在华为首先是指思想上的,人的惰怠首先始于思想。而持续地学习修炼,持续的自我批判,是思想上奋斗的两条重要途径和表现方式。


2008EMT提出了新的核心价值观建议稿,供员工讨论。计六条:成就客户,至诚守信,开放进取,团队合作,艰苦奋斗和自我批判。


其中,对自我批判的界定是: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纵观国内外企业,把自我批判做为核心价值观的真的不多。


除此之外,华为的员工行为准则、十六条军规、EMT(董事会)自律宣言、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等都有与自我批判相关的内容。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