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职场提升

疫情危机引发“职场危机”,职场人该如何“自救”?

2020-02-05 6355 21 0 0 来源: 猎聘人才官

这个春节假期,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难忘。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威力”持续发酵,各地都调整了春节假期的时间。


疫情当前,企业延长假期停工停产,也使得很多职场人陷入了不安与焦虑。经济形势严峻,如果企业生存艰难,那么职场人自然也会缺乏安全感。


我们遇到可控或者不可控的危机,不确定性增加时,该如何学会自处,降低危机影响?希望我的建议能提供帮助。


勇于正视危难

同时也要做好相应准备


面对危难,我会选择做一个保守的乐观主义者。


乐观主义,说简单些就是“认为明天会更好”、“胜利最终会属于我”。抱持这种态度并非不看现实的盲目乐观,而是让我们有信心应对面前的困难与挫折,由此对环境中存在的积极信号也更加敏感。


但抱持乐观的前提是,我们要懂得区分盲目乐观和保守的乐观的不同。


盲目乐观主义者相信无论怎样我们都会赢得奖杯,实际情况则往往不如所愿。他们还会在重大失败之后加大投入力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很多时候即便取胜也是惨胜。


保守的乐观主义者则会认识到有不受我们控制的时代与环境因素,根据收益适当投入,明白适时停手也是一种选择,保留资源是为了下次更好的表现。他们会在问题面前寻求“次优解”,而非“最优解”,从而达到投入产出比的平衡。


特别是身处职场中,成为保守的乐观主义者有诸多好处。比如面临突如其来的裁员或者失业,他们会迅速调整好心态再次出发,而非揪住快倒闭的企业死磕。


经济形势严峻时,我们会面临比之前更多的难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心态是继续走下去的第一步。


解决问题的本质

认清“我们到底能创造多少价值?


身处变幻不定的当下,无论是6岁还是60岁都会遇到各种困惑,却又难以迅速找到答案。而职场人困惑与焦虑的根源主要在于,“担心不能再创造价值而失去生存的能力”。


所以,作为职场人,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改变固有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保持“创造价值”的能力。在做到这一点之前,首先要认清以下三个问题:


a. 个人创造价值的途径


答案很简单,打工或者创业。


打工就是借助公司平台,通过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老板手里拿钱。


创业则要复杂一些,无论是在街边摆摊,还是开个小店或者成立一家公司,都叫老板,哪怕只有你一个人,你也是老板,承担的责任与打工明显不同。从此之后要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然后换取收益 ,创造的价值多就多拿,创造的价值少就少拿。


有朋友可能会问,“那些创造价值但是没拿到,或者拿了很多而没有创造价值的老板怎么算呢?”我想,两者暂时偏离的现象始终存在,长远看来还是趋同的。


谁承担更大风险,谁就应该获取更大收益。


b. 如何衡量价值和收益?


如果你是打工者,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公司找到一个跟你水平相当但工资少要30%的员工,能不能替代你胜任现在的职位?”如果答案是“能”,那你就应该自觉地响起警钟了。


作为老板,也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公司坚持不下去了,明天准备关门,是否会有客户找到你,愿意支持你一把?”答案关系到你的“生死存亡”。


讲个多年前听过的故事,当时有人问某国际知名企业的总裁,“你公司会倒闭吗?”总裁的回答是,“相信客户会帮我们渡过难关。


当时这家企业还做系统集成和大型机,很多政府、公司用的都是他们的产品,如果公司倒闭了谁负责保修,之后升级怎么办?所以,真的遇到财务困难,发公司债就行了,客户会买,从而帮它渡劫。这就是对创造价值的诠释。


c. 如何持续创造价值?


有句俗话“东方不亮,西方亮”,很多职场人都觉得自己只是个打工的,这家不成我换家公司便是。我不批判这种观念,只想强调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擦亮眼睛看好未来方向。


之前听过一个笑话,某人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学修BP机,但等他学成后社会上已经没有人用BP机了,这也成了现代版屠龙之术。


其实如何“持续创造价值”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我可以准确说出什么时候算是没有价值,对员工而言企业准备用更便宜的新人代替你的时候,对老板而言则是客户已接受其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


要知道,失败过后再想翻身是很难的,而且悲哀的是,努力未必有好结果。很多时候让人遗憾终生的不是失败,而是本来可以做好,却选择得过且过的人生,最终的结果多半不能如愿。


人的一生会面临各种“选择”,每次的选择便是一次机会。或许,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从精进而堕落,从而失去优势 ?


面对危机,职场人该如何更好自处?


身处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要学会“自知”,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适应新环境、新事物的挑战。


a. 做事之前不要考虑头衔,先考虑下价值。


巴菲特讲价值投资有个力量,我们没钱投资但也要多想想自己能创造多少价值。


相同岗位能生存下来的人,要么是工资更低,要么是做的更好,两者选一个,创业开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也是相同的道理。


以后大公司的头衔也许能给我们加分,可那只代表着过去,能不能继续创造经济价值是关键。


b. 人比事更为重要,不要放弃关键点的控制权。


2016年,我在中关村做创业辅导时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创意很好的项目最终却黄了。原因很多,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的问题。


记得当时有个知识付费创业团队,路演之后投资人很看好,准备投200万。可是拿到意向书的当天,团队却散伙了,原因是分“赃”不均,而这个“赃”当时还只是个意向,并没有到账一分钱。


与对的人在一起,我们可以更稳定地创造价值,也能赚更多钱。三观不合而且不愿意做改变的人还是不要在一起,无论是工作、创业还是婚姻。


c. 学习与改变永远不会太迟


此次的疫情不仅危及到每个人的生命,也危及到每家企业的生存。周围很多朋友都因此焦躁不安,担心收入变少,担心年终奖受影响,即使能在家办公,心理也慌得很,总觉得失业就在眼前。


面对当下的危机,以及以后可能遇到的艰难,心中满是焦虑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正确面对才是你我能在职场屹立不倒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学会给自己安排和准备“后路”,可以从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新的工作岗位以及工作模式,只要你肯改变,没什么做不了的。


取得任何成就都会经历挫折,谁说这就不是个新机会呢?


当然这么做并不能保证我们在未来不失败,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焦虑。此外,“思考最终还是为了行动”,所以,动起来,别等!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尽快过上正常的生活。


直面困境,共克时艰。


文章来源:leo张大志(ID:jobchanceleo),作者:张大志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需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