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职场提升

职场欺凌该如何应对?

2019-12-16 6924 6 0 0 来源: 人力葵花

嗨,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职场被欺负的经验。


我刚上班的时候,也有一种学徒心态,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多学多做也是应该的。


可渐渐地发现,其实很多人会趁你一无所知的时候,占用你的时间,操控你的精神,对于这样的人,即使你还没能力反抗,也要学会如何应对。


01


前一阵子,一个职场新人跟我抱怨加班好累,我便劝他,万事开头难,大家也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


但是聊到后面,我发现事情不太对。


 他加班的累不是工作本身的辛苦,而是心累。


原来,他们部门空降新领导,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布置了一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赶紧去找领导解释,目前的任务量太大了,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布置。 


可领导说,“不逼你们,就看不到潜力。而且,等你坐上我的位置,再教我怎么工作。”


从那天起,他便领教了领导“挫折管理法”的厉害。


天天加班,活也干不完,完不成,开会的时候就成了“批斗大会”:


你能力有问题;

你工作不得法;

你没团队精神;

你抗压性太弱……


说得他彻底泄了气,什么都不想干,只剩下心烦。


最让他生气的是,这位领导跟其他老同事的沟通都和颜悦色,赤裸裸的区别对待。


熬了一段时间,工作没有起色,还患上了轻度抑郁。


“我拿的不是工资,是精神赔偿。”


 而我意识到,这不是区别对待那么简单,而是遇到了变相的职场欺凌。


02“你是新人,该给领导打杂”


说到“欺凌”,大家能联想到的多半是校园中以强欺弱的暴力行为。


其实,这种伤害,职场中也存在。


比如,年会上把员工狠狠摔在舞台上,聚会时,把员工的脸按进滚烫的锅里。这些直接冲突与肆意冒犯,很好判断。


但有些欺凌隐蔽性很强,容易被人忽略。


公司一个90后给我讲过她上一份工作的心酸经历。


她所在的部门都是公司的老员工,她作为“食物链最底端”自然包揽所有的脏活累活。


而且领导让她端茶倒水煮咖啡,同事也总是麻烦她订外卖、取快递。


就连周末值班也都排给她,并美其名曰,一个单身的姑娘,在家待着也没事儿干。


开始,她也相信能者多劳,年轻就要勤快。可无论她多努力,老板总是习惯性打压,让她觉得:“就你这水平,也就我愿意要你。”


忍了好多年,才下定决心辞职。


有人说,中国人本来就很讲人情,和尊卑有序。举手之劳的小事,总要帮忙的。不该斤斤计较,


但频率和感受很重要。


偶尔搭把手,和你就该端茶倒水为我服务,不是一个概念。


有些人是一边用权利压制你,还给你洗脑,你能帮领导干活,是露脸的机会,应该觉得荣幸。


被上级压制,同事排挤,八卦造谣,言语攻击,拿你取乐,包括在饭局上,不停地劝酒。


 这些不公平的待遇与工作范畴之外的骚扰,不是所谓的潜规则,而是职场欺凌。


03、职场欺凌无小事


在《冲突管理》这本书中,作者大卫·里尔德分析了职场欺凌成为重大问题的原因:


员工不愿意惹麻烦,一直在忍;

管理者没有同理心,为所欲为。


“美国职场欺凌协会WBI”2017年的调查统计,多达六千多万的美国人曾经遭遇职场欺凌,其中将近30%的受害者对自己的遭遇保持沉默,超过40%的受害者因遭受欺凌产生健康问题,多达65%的受害者被迫离职。


去年被爆出的日本“火锅事件”,其实在2015年就发生了。


这名男职员在公司里就经常遭受欺凌,他一直忍气吞声,换来的结果是老板抓住他的脖子,将他的脸按进沸腾的火锅里两次,造成面部大面积烫伤。


事后过了三年才敢曝光。


在国内也有行事鲁莽的管理者。


优步一个城市的负责人在开会时拿杯子砸自己的同事,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部会介入调查,但是由于这位负责人业绩一向很好,便不了了之。


 当你忍受了本该拒绝或反抗的事,更大的不幸就要降临。


所以,一定要一开始就理清自己的境遇,判断一下是否遇到了职场欺凌。


最近,韩国颁布《禁止职场欺凌法》的消息刷屏。


用人单位或员工利用其在公司内的地位或关系,超出工作范畴,给予其他员工身体、精神和情绪上的痛苦,或导致工作环境恶化的行为属欺凌行为。


且私下见面时出现类似的行为,也将被认定为欺凌。


遇到欺凌,任何人均可向公司人事部门等进行申报。且公司方面不得对申报者和受害者采取解雇等不利于受害者的处分,违者会被判刑或罚款。


早在2003年,美国便引入健康职场法案来保护职场霸凌的受害者,2014年,田纳西州针对虐待/滥权行为的法律生效,老板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反复的言语虐待,破坏工作表现,发起威胁或屈辱的言语或身体行为都属于职场欺凌。


这项法律被视为保护员工不受职场霸凌的第一步。 


同年,英国咨询、调解与仲裁服务中心也出台相关于《2010年平等法案》的指导文件,来处理职场中的欺凌与骚扰问题。


可见,职场欺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且人们开始聚焦于解决这一问题。


职场上的不友好行动主要有四种,按程度分别是: 冷落、忽视、孤立和排挤。


受到冷落和忽视,可能是别人太忙,没有时间照顾你,这种时候自己心态要调整好,别玻璃心。


但如果是孤立和排挤,则属于职场欺凌的范畴。


 忍一时不会风平浪静,要学会说“no”,保护好自己。


04、该如何应对职场欺凌


针对职场欺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解决策略。


 一、别随便给人端茶倒水 


当你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首先要懂得拒绝,不要随便给人端茶倒水,任人差遣,要拿出姿态,“这不是我的分内事”。


与此同时你也要警醒,人弱被人欺。


所以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你能创造价值的时候,别人不敢轻易得罪你。


 二、看清局势很重要 


人际关系专家熊太行老师认为,欺凌队伍里有三种角色:害怕胆小的跟班、真正想挤走你的主谋和冲在前面的打手。


对小跟班不要记仇,他们站队也是怕自己被欺凌。

对主谋要冷静,别立刻开战,硬碰硬可能会吃亏。

打手的功利心重,一般人缘很差,同盟也未必肯帮他,可以正面反击。


 三、江湖险恶,不行就撤 


在职场欺凌问题中老板的态度很重要,有些管理者重视维护职场环境,只要你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保存好邮件、微信聊天、电话录音等有力证据,他会帮你解决,要信任他。


比较惨的是,老板自己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或者他是主谋,辞职走人就是止损的最佳方式。


工作有千千万,没必要让自己深陷泥潭,身心俱疲。 


最后想强调的是,如果你很不幸,正被人刁难,要冷静地想应对策略,不要走极端。


既不要陷入受害者有罪的逻辑怪圈:“他怎么不欺负别人,肯定是我有毛病”。


也不要做个恶人,用同样的方式去报复和欺凌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且,如果有人向你求助,可能的话,要伸出援手,给予支持,因为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努力地营造和谐健康的职场环境,我们才能更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Jenny乔,北大学霸、常春藤海归,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10万+爆文制造者,多平台签约作家。微信公众号:Jenny乔。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