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职场提升

HRBP应该汇报给谁?

2019-09-05 9432 5 0 0 来源: HR实名俱乐部

HRBP训练营某次battle活动,原题《HRBP实线汇报业务,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小编整理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

一、正方——BP汇报给业务,利大于弊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利大于弊,从两个方面去阐述:

(1)从HR的角度看


HRBP核心价值在于贴近业务、推进业务,当然最好是实线跟业务汇报,要不然HR就是瞎忙,HRBP实线汇报给业务,首先能保证工作方向不跑偏,减少沟通错位。

另外,HRBP实线汇报给业务,HRBP能第一时间收到业务的反馈和指导,HRBP会对业务工作会有更透彻的理解,能够提高BP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2)从业务的角度看


HRBP一个核心目标是成为“业务搭档”,帮助业务leader成长,站在业务的角度,HRBP实线汇报给业务,有助于业务部门根据HRBP的及时的汇报,弥补“人才、组织”管理短板。

最后,补充一下,HRBP之所以叫“业务伙伴”,重点在“业务”,因此,业务部门是HRBP最核心的支持对象和服务对象。

如果BP直接汇报给HR部门,干脆叫人力伙伴算了,干嘛叫业务伙伴?

二、反方——BP汇报给业务,弊大于利

反方:我方的观点弊大于利。

(1)关于HRBP的名字


第一个,我们的名字叫做HRBP,按中国传统名字简单拆分一下,姓HR名BP,从这个角度来说,HRBP首先是HR,所以,我们向人力资源汇报是必须的。 

(2)BP汇报给业务,缺少专业反馈


第二个,HRBP要解决的是业务部门中的人力资源问题,也就是说在人力资源问题上,HR部门更具专业性,实线汇报给HR部门才能得到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业务部门很难对HRBP提出HR的专业性意见,如果业务部门在HR方面很优秀,也就不需要HRBP了。

(3)BP汇报给业务,缺乏全局观


第三点,业务部门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比较在意部门的利益得失,讲究结果导向,他们考虑通常不具有全局性,如果HRBP直接跟业务实线汇报,很容易受到这种短期思维的影响。

业务反映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一些表现性的问题,比如说人员流失,对于业务线的一个BP来说,补人可能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激励绩效不足、或者是组织文化、制度上或理念上的问题,这需要我们HRBP去系统性的解决。

作为HRBP,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用全局性的眼光来看待并思考这些问题,看这些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性,HRBP实线跟业务汇报,站位容易有偏差,有明显的局限性。

所以,从整体来看,我们觉得,HRBP向业务部门实线汇报,弊大于利的。

三、正方——BP汇报给HR线,如何保证公平性?

正方:刚刚反方讲到HRBP姓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在中国,姓是在前面,但用英文的话,它的姓就在后面。

而实际上,BP,既有叫business partner(业务伙伴),也有叫part of business(属于业务一部分)。

所以,关于HRBP姓名问题,我们不要去纠结了,姓名不是决定汇报线利弊的问题。

根据反方刚才的发言,我们有几个问题:

(1)HRBP变革力度问题


假如HRBP实线汇报归人力资源部的话,我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种感觉——人力资源变革的力度不强。

人力部门还是管着所有的资源,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个新个名字而已,这样,业务部门就会有一个疑问,你们何必要挂一个新的名字?

传统人力资源属于管控式的管理模式,是静态的,而三支柱背景下的HRBP,要求的是一偏向于动态的、有业务导向的交付式管理模式。

我们今天为什么过来学习HRBP?因为对我们来说,HRBP还算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在1997年概念就提出来了,但是,这个理念我们国内成功落地还是非常少的,仅有少数单位得到了有效实施。

(2)HRBP信任度的问题


如果BP实线汇报只汇报给人力资源的话,请问,如何打消业务部门“BP是人力资源部的卧底”这样一个疑虑?

我们都是看过电视剧《亮剑》,如果碰到李云龙这样性格的业务领导,他会觉得说,哇,政委居然不是属于我团的,我相信这个团整天都会鸡飞狗跳的。

(3)HRBP评价有效性问题


如果BP汇报归人力资源部,如何保证人力资源部对于HRBP评价的有效性?

BP是整天贴近业务部门的,这样才保证他们对业务的了解,做出的解决方案会比较接地气,但人力资源部的人没有和业务待在一起,作为一个局外人,如何保证他们对BP评价是有效的?

人力资源部如果对HRBP评价虚高,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会不会觉得不公平?因为这个BP没在人力资源部出现过,如果评价过低了,BP又会觉得打消他的积极性。

请对方辩友回答我这几个问题。

四、反方——HRBP总归是对公司负责的

反方:对方辩友,我可以帮你再读一下辩题“BP实线汇报业务,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你刚才讲的观点,包括你的问题,跟我们辩题是没有关系。

恰恰是你刚刚的所有的论点都说,我该向谁汇报。接下来,说一下我方的观点。

(1)HR部门的评价更全面。


前面对方说到,如果HRBP不汇报给业务线,就属于瞎忙,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

其实,HRBP基本都是双线汇报,既有实线汇报也有虚线汇报,我们重点要关注“实线汇报给谁”的利与弊。

HR部门管理BP,最大优势会全面评价综合评估,不会因为某个BP某个点的不足从而否定HRBP体系,但业务部门可能会因为某个BP某个点做得不好,容易否定HRBP体系价值。

(2)HRBP是服务大局的,业务只是一部分。


我们不讨论HRBP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我们更应该关注为什么需要HRBP。

HRBP设立初衷,的确是要服务业务方的,但是业务方只是公司的一部分,而不是公司的整体,整个HRBP,最终要服务其实是整个公司的发展。

HRBP如果长时间单实线汇报给业务,很容易就忘掉这个“初心”。

(3)政委不单单是服务的,还有监督职责。


刚刚你说到政委和团长的搭配问题,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为什么军队需要设立政委,因为团长的决策权过于集中,政委就是过来看着团长,对吧?

在公司层面来讲,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管理决策都发给一方业务管理者,公司总归是派人过来监督,要参与的,谁来参与最好?

HRD直接参与肯定不会好,所以,需要HRBP来协同参与。

(4)重新理解“汇报”的含义


我们把辩题拆分一下,重点讲到“汇报”这个词。

现在所有的公司管理都有规定“我会汇报给谁”, 实线汇报就是直接管理你的人,能决定你生死的,虚线汇报是间接性的,不决定生死的。

如果业务线的人直接管理HRBP,换言之,团长完全直接管理政委,一个团的生死都决定在团长一个人的手里,这样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在军队中,政委不是对团长负责的,是对整个团负责的。

综合下来,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坚持认为,HRBP实线汇报业务,弊大于利的。
 
五、碰撞——业务团队怎么看待HRBP?

正方: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BP还是直接汇报HR,业务团队怎么看待HRBP?

HR其实是没有实际产出的,意味着业务对我们的认可度是没有那么高的。在没那么高的情况下,我们作为BP,由人力资源部派到业务团队去,如果我们仍实线汇报HRD,那业务会觉得我们是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样他们能信任我们吗?能让我们充分融入进去吗?能让我们了解到业务、支持到业务吗?

反方:我想打断一下,难道你说我们的HRBP为了博得业务团队的信任,就是要靠实线汇报业务这个手段吗?

正方:是这样的,位置决定脑袋。

如果你是业务领导,我到你这里,但我跟你说,我不归你管,我的直接领导是HR。你关键性的决策问题你会让我参与吗?你觉得我可信吗?我觉得在现实中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不能把HRBP理想化了,理想化的就是,在一个公司我们都是一个整体,HR也好,BP也好,都是为公司考虑,为整体发展考虑,但是我们要基于现实。

反方:实线汇报来置换信任度是不可取的。


作为HRBP,实际上,团队内部事情,本地员工的变化,无论是实线还是虚线汇报,你总归是要想业务老大去反馈和沟通,跟你的直接汇报给HRD没有矛盾。

另外,HR要取得业务的真正的认可,不能完全取决HR个体的努力,最终是还是取决整个公司和业务leader对HR管理认知。

正方:我理解反方所讲的,BP应该向HRD汇报,实际上这也确实是HRD需要关心的。

因为BP是从HR部门出来的人,他自然会向HRD汇报,但我们今天在组织变革中的,其实更需要HRBP能在第一时间反映业务部门老大他所不擅长的东西。

HRBP他要进入到业务目的是什么?需要从HR的角度来看,来协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的,不然还需要BP干吗呢? BP的工作就是要能快速反应最近在组织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部门是不是要招更多人,员工情绪不好等,这种琐碎细节的事情其实是需要第一时间向业务的老大汇报,而不是向HRD汇报。

专业上的、公司发展方面一些大事,HRBP确实是需要向HRD汇报,但琐碎的事,本地化的问题是需要业务的支持的。

六、反方——HRBP汇报不能只看弊

反方:HRBP实线汇报业务这件事情,不是说我们实线汇报给业务,然后就不汇报给我们HRD,也不是说我们实线汇报给我们HRD就不汇报给我们的业务,都会汇报,信息都会同步。

但是,我们要落脚到实线,实线上就是谁是我的直属领导,谁分管我。

利与弊这个概念,我们要理清楚这个问题,有两点:第一点,HRBP究竟做什么?第二点,实线汇报给业务领导,到底是弊更多还是利更多?

第一点,HRBP核心工作职责是什么?他就是公司HR内部体系的人,把他们分到各个业务单元去,是为了将公司的各项制度和文化体系更好地推行下去。

简单的说,HRBP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动公司更好去发展,而不只是解决业务部门琐碎的问题。

第二点,从头到尾,我只听对方在谈HRBP实线汇报给业务的利,说实线汇报给业务,就是帮助HR建立信任,让业务团队更全面了解团队情况。

我方认为,弊核心有两点:

(1)失去监督


如果实线直接汇报给业务之后,HRBP和业务,会容易两个人私下做的关于组织和人才的一些决策,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告知HRD这边的事情,容易失去重心,也失去监督。

(2)信息延迟


HRBP直接汇报给业务之后,HRD是事后才知道这件事情,就会导致信息的一个延迟。

HRD是全局思考的,他是给整个公司所有团队,包括你HRBP所支持的团队去做支持、做人才的通盘规划、组织绩效、团队绩效,还有员工的发展等等,高度是不一样的,这个是需要专业人力做分析研究,最后做决策。

在这个过程,我们自然会同步给业务leader,至少商量这个结果要大家共同参与进来。

HRD如果得到信息全部都是滞后的话,就会导致整个公司的管理节奏的失控。HRBP是公司渗透到各个业务线的抓手,它既是文化和宣传的布道者,也是监督者。

七、正方——业务团队与HRBP的关系

正方:对方在辩题上有些误解,对方辩友也说了弊的这一点,却没有从利弊的两方去做这种正反去辩。

(1)HRBP并不是统领全局的角色


反方一直提到有一点,HR应该是作为公司统领的这么一个角色,是应该站在一个公司的大的高度,我觉得这个职能恰恰不是一个HRBP的职能,它是一个HRD或者是HRVP或者CHO的职能。

因为HRBP它作为HR三支柱里面的其中一个,它衍生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到业务里面去帮业务解决问题。

所以,他不是站在整个公司层面的高度去解决问题的这么一个角色的定位。

(2)HRBP的痛点是跟业务不对等


很多HR都有一个痛点,就是没有办法跟业务平等的建立对话。

因为在每家企业里面,部门的壁垒都是很难跨越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角色,都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去考虑。

HR也是,像很多公司的员工或者业务的老大,都觉得HR一来,要不然就是安排活儿,要不就是谈解聘,或者是公司有重大的变化,他们总觉得HR带来的是负面的消息。在信任感这一块,天生的就有这种部门的壁垒。

有一句话说的是屁股决定脑袋,没有坐在那个位置上,可能没有办法真的去站在业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始终会按照HR的线路去做工作。

我觉得,HRBP的三板斧,头两个比较重要的就是业务洞察和关系重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突破这种部门的壁垒,跟业务部门建立起这种信任的关系,没有办法真的换位到业务部门去思考,我们怎么实现最后一个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觉得整体来说, HRBP跟部门建立这种信任关系,以及真正能做到HRBP的角色的定位,HRBP还是汇报给业务线的老大,更有实际意义。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