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职场提升

HRBP闻味道,从哪里开始?

2019-11-27 6301 10 0 0 来源: HR实名俱乐部

“闻味道”是HRBP的一项基本功,所谓“闻味道”,由大量观察开始,逐步形成深度的“体察力”,今天重点分享“12个看点”。
 
1、看电梯间——小空间大宇宙
 
上班早晚高峰,电梯里总是挤满了人,这种时候大多数人会保持沉默,并习惯性地盯向某一处。比如死盯着自己的手机,盯着电梯里的广告,或者盯向楼层的按钮,每个人的神情既紧张又僵硬。
 
这是因为电梯狭小的空间打破了常规中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来说,人与人的距离在维持在一臂距离才有安全感,但在电梯中基本无法保持。

通过观察人在面对狭小空间的态度,我们可以大致分析出人物的性格。

 
(1)沉默的大多数
大部分的人都喜欢站到角落里,且尽量低头看地板,身体蜷缩,体现出来的性格偏向内向;如果有人面带微笑,主动与你攀谈,说明他很喜欢交朋友,性格外向。
 
(2)大声喧哗的极少数
有一少部分人似乎并不在意空间的狭小,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甚至大声地回复电话,这种人很可能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从心理学上分析,心里紧张却装作无所谓的人往往自我防卫意识很强,这类人是用故意表现出的不在乎来掩盖内心的紧张,这从他走出电梯的一刹那,表情立刻变得放松就能得到证明。
 
2、看文具——越讲究,工作态度越认真
 
办公室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但是,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大家的办公物件呢?实际上,办公桌上的物件能反映一个人工作的态度,对办公物件越讲究的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就越认真。

在观察办公物品时,需要根据对方的工作性质来决定。比如出差相对多的人,可以观察他的包和名片夹等物品;而以坐班为主的人,可以以其办公桌上的文具作为观察对象。
 
有几个观察要点:

(1)看用品的价格
工作物件的价格越高,说明其持有者所花心思更多,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
 
以笔记本为例,你会发现人们使用高价笔记本和免费赠送的笔记本记录时,心态是不同的:高价笔记本使用起来会格外珍惜,笔记也会记得更为工整;而免费得来的笔记本往往被用来随意地写和画,就算丢了也不会觉得可惜。
 
(2)看讲究程度
越是优秀的画家对于画材就越是讲究,有时甚至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工作上亦是如此,如果你发现同事对工作物件的讲究程度很高,说明其前期的准备十分充分,也必定会抱有胸有成竹的心态。
 
3、看衣服——衣品代表人的价值观
 
现代社会,衣着不仅具有御寒、装饰等功能,而且还是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手段,衣着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着装者的社会阶层、反映其个性态度,以及思想和情绪。


一个人的衣着还可以看出对方的品味、喜好及性格倾向。
 
有以下几个观察点:

(1)衣服的颜色
一个人对色彩的感觉,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
 
比如对方如果喜欢穿着亮丽颜色的衣服,其性格也会比较开朗,红色代表热情,粉色代表感情充沛,白色代表诚实坦率,橙色代表元气满满……
 
反之亦然,穿着暗色则是性格比较冷静、沉稳,黑色代表有主见,灰色代表关系平衡,蓝色代表谦虚有礼……
 
(2)衣服的款式
不同的衣服款式说明了人们对不同价值观的追求。比如款式是否时尚说明了这人是否逐波随流,也说明这人是否在意别人的看法。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的穿衣风格紧跟时尚潮流,说明他很可能并没有太多自己的主见,而是喜欢追求大家都崇尚的美感;而如果观察到一个人有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并不会因潮流的改变而改变,则他很可能是个想法独立、有个性的人。
 
(3)衣服的用料
对于衣服的质地,人们也有不同的追求。比如你身边的朋友喜爱纯棉面料的衣服,那么他可能是个热爱自由,性格随性的人。

喜爱穿着皮草的人多为时尚之人,而且好面子;总是一身黑色皮衣打扮的话,则可能是个性格率直、很酷的人……
 


通过观察衣服去观察别人,你尝试通过颜色、款式和质地去观察身边的人衣服和个人特点的对应并记录下来,逐步总结规律。
 
4、看握手——手握得越紧关系越牢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仪。它既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礼节,也是增进双方情感的方式。
 
虽然握手的礼仪很常见,但是,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不同行业、不同风俗的人在握手方式和含义上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的握手一般来说表达的是互相尊敬,朋友间的握手意味着真诚与热情,上司同下属握手表达的是一种信任与肯定,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握手则很可能包含着合作和商机,敌人之间的握手则有希望冰释前嫌……

从握手时身体的姿势,握手方式、部位、力度等细节可以看出客户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一般握手的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友好式握手
这种握手方式是最标准、最常见的,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友好,比较对等。
 
(2)双握式握手
伸出两只手与对方相握,这样表示握手人的诚恳、热情,以及对对方的极度尊重。
 
(3)碰触指尖的握手
握手时只捏住对方的指尖,通常女性为了表现自己的矜持会采用此类的握手方式。但如果同性别的人之间,这种握手方式则显得有些生疏。
 
当然,握手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握手时将你拉近身来就明显反映出对方的热情;而握手时有气无力则表示冷漠。
 
5、看口头禅——潜意识里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都会带着口头禅,即时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用语,就像有些人在讲述时,不停地说“然后”。这些口头禅不仅是一个人说话的特点,还能反映出他的性格。

 

比如,有一种人喜欢将“郁闷”挂在嘴边,让人觉得感觉他是一个负能量的传播者,而有人的口头禅则喜欢说“没问题”。无论遇到什么事,好像是在为别人打气,这种人往往被称 “开心果”。
 
总之,口头禅就是人们潜意识里的思维方式。当一个人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脑袋里的想法说出来时,也就不难观察分析他的心理变化和性格了。
 
(1)从口头禅看性格
在许多国家,“随便”都是使用度最高的口头语,但这两个字并不被所有人认可,因为它表达着一种放纵自我的消极态度,喜欢说这个词语的人的性格多半是不在乎、没主见和随大流。
 
而喜欢说“那个……”“呃……”的人一般做事比较谨慎;总把“你应该……”“你必须……”挂在嘴边的人则是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比较强势。
 
(2)分析口头禅的形成原因
口头禅的形成方式和一个人的工作、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如,游戏玩家的口头禅很可能是游戏中的专业术语;从事IT的工作者很可能将代码作为口头禅;而外企中,懂得英语口头禅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此外,年龄、地域、性别等因素的差异也会使口头禅大不相同。
 
6、看点头——不是所有点头都代表赞赏
 
点头在生活和工作中是极为常见的动作,很多人并不把它当回事,但它却蕴含着很多深意。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点头不一定代表赞赏,还很可能是不耐烦,希望你尽快结束。要在观察的过程中要仔细识别对方的点头方式以免再犯错。

有三种典型点头:

(1)认真式点头
通常来说,缓慢、适当有规律的点头表示正在认真聆听。
 
看电视的时候,主持人在采访时总会习惯性的有节奏地点头。恰当地运用点头这一肢体语言是对被采访者的言论表示尊重。不过,如果频繁僵硬地点头,那么只会给人留下机械运动的感觉。
 
(2)尊重式点头
在会议、典礼、酒桌等场合中,你总能发现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话,而其他人会频频点头附和,一副极为赞同的样子。
 
如果你仔细去听那些发言人的讲话时,会发现不过是些很通俗易懂的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类似这种情况下的点头,目的并不是表达赞同,而是表示尊重,或是想要拉近彼此的关系。
 
(3)小鸡啄米式点头
点头动作多且快,这种时候,对方很明显是在敷衍,甚至是不耐烦、不想听。有时还会配合着说“是,是,好,好”等敷衍性质的语言。

比如在很多会议中,领导讲话时,下属都会习惯性地点着头,表现出一份很认真、很认同的样子,其实对讲话内容根本没有动脑子思考。
 
7、看送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各种送别的情况下,送别者内心所触发的情感都是无法刻意掩盖的。
 
人们在会谈或见客户时,最后时刻很容易说出真心话。比如坐电梯,或者出门时说的话。因为坐在会议室,代表的是公司立场。而分开时心情会放轻松,特别是乘电梯时一般是单独相处,容易说真话,表露真心。
 
所以,会谈之后最后分别时的几秒,是了解对方真实想法的最好机会。


(1)看相互距离
最简单判断对方心思的方法是,当对方送你时,与你保持很近的距离,且步伐同步一致,则说出真心话的可能性大;而如果对方在你前面带路,则机会不大,无法开展有效对话。
 
(2)看热情程度
对方送别时的语言和热情程度,以大家熟悉的面试为例,如果面试官送别时态度热情,而且重复期待联系的语言,说明面试通过的概率较高大;但如果送别的速度很快,也很着急结束对话,那么说明成功的希望不大。
 
因此,HR在拜访业务团队时,不妨在最后时刻与对方攀谈,相信你一定能获得对合作更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的行动做准备。
 
8、看小动作——观其言不如察其行
 
肢体小动作常常是人们在无意之中表现出来的,因而非常真实,比语言更有可信度。

有四个典型动作需要留意: 

(1)压力增大的小动作
心理学家证明,人们在感觉紧张或者愧疚时,会不自觉地用手触摸身体,这些细微的动作包括攥紧拳头、摸鼻子、咬嘴唇等。

这些动作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常常出现,而动作频率的增加或幅度的增大则表示了人们感到的压力在加大。
 
(2)碰到雷区的小动作
要留心对方手摸脖颈的这类举动,因为这是碰触到对方雷区的危险信号,表明对方心里有所隐藏,有难言之隐,是不利的信息不想被探到时的困扰反应。

这时,如果毫无顾忌,任由话题继续进行,可能会触及对方底线,甚至会激怒对方,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如果你发现对方做出以上举动时,随机应变地结束话题或转移话题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既能解决眼前的尴尬,也能为对方挽回面子。

9、看打电话——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人们习惯性地在打电话时做出各种小动作,这些动作大多属于下意识的行为,通过对它们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信息。

(1)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你观察到一个人在打电话道歉的同时微微低头,那么这是一种真实的肢体语言,即使对方看不到,但也仍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对谈话内容的投入,也就是言行合一,这样的人通常是很正直、可信赖的。
 
反之,如果嘴上说对不起,但身体没有相应反应,则歉意并非出自真心。这是因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言行一致是一种自然的对应关系,
 
(2)躲着打电话的情况
躲着打电话一般是出于隐私的考虑,具体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希望打扰到别人,一种是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打电话的表情。
 
打电话不是面对面的交谈,有的人便以为可以胡编乱侃,表达时会出现语气、语速等不能吻合的情况,即使电话那头的人没有意识到,身边的人也已经将这种行为看透。
 
10、看眼神——眼睛是永远不会说谎的
 
眼神为什么不会说谎呢?据心理学家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取决于人的瞳孔。

瞳孔会随着情绪的变化收缩或扩张,产生厌恶情绪时瞳孔会收缩;开心高兴的状态下瞳孔会扩大;而害怕或激动时,瞳孔甚至能够扩大至平常的4倍。这种变化由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控制,是无法伪装的。
 
因此,眼神是一个人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有时候,语言不一定能表达说话人的真实想法,谁都会有口是心非的时候,但眼神却往往会泄露真相。

 
(1)看眼球的转动
日常生活或工作,眼睛都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而内心深处隐藏的情感和想法,要仔细观察对方眼球转动的情况。
 
比如你问对方“昨天去哪了”,类似这种回忆性问题时,如果对方不经思考,直接看着你的眼睛回答,那么很可能是谎言。因为回答这种问题的正常反应应该是先回忆,回忆就会形成眼球转动的现象。
 
(2)看眼神的变化
 通过观察对方眼神的变化、视线的位置和移动等细节,可以直接发现对方的情绪和心态变化,甚至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微妙感情。
 
比如你去拜见对方,对方只顾忙自己的,视线与你根本没有交集,那么对方想表达的意图就很明显了:我正在忙,不欢迎访客;但如果对方放下手头的事情,直视你的眼睛,说明对你表示尊重。
 
(3)看目光的聚焦
目光接触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趾高气扬抬着头看人时,很可能表现的是高傲,左顾右盼时很可能是心中有事或心虚等。
 
人类的一个眼神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来表达感情和想法,抓住眼神中的秘密是判断对方真实想法的致胜法宝。
11、看微笑——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微笑是职场关系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我们也要明白微笑中隐藏的不全都是好意,需要仔细观察。

有两个观察点:

(1)嘴巴比眼睛先笑,是假笑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我们的笑容是通过人类面部的两块肌肉控制着的。第一部分是可以靠意识人为控制的,负责上拉嘴角的肌肉。第二部分是眼部周围的肌肉,基本无法受意识控制。

所以,自然的笑容一般都是先从眼睛展开,再带动嘴巴。如果你注意到对方笑的时候,嘴巴和眼睛同时动作,一般都是在假笑。
 
(2)眼尾没有纹路,不走心
注意观察对方眼部周围的肌肉。人们发自内心地微笑时,双眼一定会微微眯起,而眼角处也会随之出现浅浅的纹路;反之,当你发现对方嘴笑眼不笑的时候,说明对方笑得根本不走心。
 
生活中有些假笑在所难免,但是你要能在交流中能拿准对方微笑背后的真正意思,则有助于我们明白他人的意图。
 
12、看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当你想深入了解一个团队的状态和团队leader的管理水平,即可以大处着眼,比如跟员工和领导访谈,做氛围调查,也可以从小处去观察,看办公环境与办公设备。

有两个观察点:

(1)看设备的状态
细节是魔鬼,当你观察到办公环境乱糟糟,办公设备脏兮兮,没有人去整理,不要觉得主要原因是大家忙于业务,或者简单的认为这是保洁人员的锅。
 
一个办公室的内务整理整顿(干净程度)表现出来的是,这个团队的leader决策能力、统筹安排能力,还包括团队的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2)看领导的状态
如果你发现业务部门的员工忙得热火朝天,很有一副业绩不错的样子,先不要忙下结论,因为这些观察到的只是表象,并不代表这个团队没有问题。
 
当你与团队leader交流时,如果你发现对方眼神偶有空洞,并不像下属那样有紧张感;甚至你观察到leader偶尔面露难色时候,就说明团队当下可能有很棘手的问题尚未解决。

【参考资料】速溶综合研究所,观察力:职场高品质沟通的艺术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