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认可激励

85.1%白领上半年未升职:如何改变“万年科员”的现状?

2019-07-18 6560 8 0 0 来源: 智联招聘

大量中层无望跨到高层


我的一位老友,年纪轻轻便在当地一家外贸企业担任市场经理,参与过不少大项目,职场经验丰富,前途一片光明。

 

就在前段时间,他的上司被派去海外开拓新市场,高层职位出现空缺。论资排位,他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结果公司竟然空降了一位年纪更轻的海归高管,来担任这一职位。

 

这波突如其来人员调动,打了他个措不及防,着实让他难受不已。

 

市场经理的职位看似风光,却与高层有着一墙之隔,三番两次止步于晋升的前一步,愈加觉得升职变得遥遥无期、难以突破。


根据智联招聘《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期间,85.1%的白领表示未获得晋升。


 

对职场人来说,久居一个职位始终得不到晋升,的确是一件非常令人惶恐的事情。虽然不至于饿死,但眼看手下年轻员工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来势汹汹,总会不由自主产生出一种随时被替代的危机感。

 

这种恐慌,并不是个例。

 

在职场当中被称作“中层危机”:指职场发展到包括总监、部门经理等中间管理职层后,职位稳定却有无法突破的瓶颈,长时间升不上去,陷入职场瓶颈期的尴尬局面。

 

大量中层无望跨到高层,阶级固化的状态下慢慢被消磨掉工作的动力。另一方面,在飞速发展的新业务、新局面前,总会不时萌生“廉颇老矣”的悲壮感,陷入“想晋升但上不去,想跳槽但没实力”的窘境。

 

为什么会有“万年科员”和“中层危机”?

 

在许多人看来,职位晋升或许是能力增长与时间是呈正相关的直线关系。但实际上,职位和能力并非随着时间匀速累计,而是更接近S型的向上曲线。

 

在职位或能力陡升之前,往往会经历很长一段平原期,也就是“万年科员”期和“万年中层”期。

 

职场进阶S型折线

 

一般科员到中层可能需要2-4年时间,而中层到高层可能需要5-10年,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甚至会被拉伸更长。

 

首先是,自身业务仅止于熟练而非精通。

        

当一个员工新接触一个岗位时,往往能够在短期时间内汲取大量的知识,实现快速成长。这个过程,也可以理解成由不了解到逐渐熟悉,由熟悉再到熟练的过程。

 

但是,由熟悉到熟练易,难的是最后由熟练到精通的转变。

 

联强国际集团总裁杜书伍曾说:“对工作光是熟练,等于只会一招半式,处理常规事务还好,要是稍遇变化就会不知所措。只有达到精通,才能足够应付工作当中的各种变数。

 

比如说,普通的市场专员大都懂得通过策划活动可以促进销售;一般的市场经理可能还有着固定的广告资源与推广渠道来进行活动推广;但是,一位深谙市场规则的经理,往往还会懂得如何针对特定客户,精准规划促销内容,通过投入不同比例的资源,集中激发目标客户的购物意愿。

 

而这个时候,便能够真正反映出一名市场经理的功力与火候。

 

从熟练到精通这一过程,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淀与职场历练,并要求对工作内容本源及意义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将业务内化成自身经验与能力,才能使自己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实现能力及层级的陡升。

 

此外,职级越高,职场S型折线的水平阶段也就持续得越长。对工作内容的掌控也从个别、单一的了解,到要求对全局有着全面的把握与贯通。

 

所以,出现“中层危机”或是“万年科员”这一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由于:


更多的人,在一个职场停留久了或是上升一个层级后,逐渐变得失去斗志,安于现状,停止学习。

 

毕竟,经验和能力的积累需要时间,而时间的流动又无法加快。因此许多人遂将经验丢给时间来解决,寄希望于随着时间流动,经验自然会跟着增加,躺在职位舒适区,认为来日方长,悠哉度日,拒绝成长,甚至是推脱责任,想法设法偷懒摸鱼,对于上级指派的任务随便应付了事。

 

最后只能看着身边的同期一个个赶超,有心追赶却望尘莫及。

 

如何缩短“平原期”,打破职层瓶颈?

 

1、保持学习,将职层知识内化为常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正如同熟练与精通之间的关系,熟练工作流程的人有很多,而对其有着充分理解并能够实现活用,掌握到“冰山下的理论”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此之前,首先需要实现的,是将职层知识实现内化,成为自己常识与能力的一部分。就像受过武术训练的人,往往有着一套有效的出招方法,和不懂武术的人对打还能轻松取胜,可一旦遇到不按常理出招的对手,便容易失了阵法。

 

真正的武林高手,则会将所有的招式深度理解并内化。就像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在学太极剑法时,先是强记所有招式,反复演练后,从七分到记得三分,直到全忘光了,将招式内化于无形。如此一来,便能活用武功,来应对手千奇百怪的变化,抵御强敌。

 

职场也是同样。诸如处理日常的数据统计等能力,就像冰山以上的部分,普通人一学便会,但是通过大量的职场经验积累及历练,最终掌握的透过数据看清市场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等内化于无形的“冰山之下”的能力,才是能够形成职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2、锻炼全局思考能力,跳脱单面思维

 

职场中有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时候你与上司或其他部门对一件事情经常持有截然不同观念与想法。可若一旦将双方角色对调,同一件事情的立场可能便南辕北辙。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场角度不同,往往观念也不同。

 

身居低位时,由于视野有限,对待一件事情往往容易陷入“单点思维”的模式。职场中人们往往容易因为太过重视个人得失,导致缺乏整体考量。

 

而层级越往上,越需要开放性心胸和全局性思考,从琐碎日常中跳脱出来,以更广阔的目光去看待事情。

 

正如猎豹移动CEO傅盛所说的:打工得有创业的心态,不然浪费的是自己。

 

3、增强行业外知识的掌控

 

身边有位在软装公司从事销售的朋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发现自己就算每天大部分时间用在电话推销上,业绩也仍然惨淡得可怜。

 

于是他剑走偏锋,开始尝试起研究自媒体,通过拍摄小视频及科普装修小常识,借助互联网发力。摇身一变,竟还成了个小网红,吸引大量粉丝前来主动询问装修业务。他个人创造的销售更是一度占到店内营业额的10%以上,很快就被提拔为最年轻的业务经理。

 

许多时候,职业发展的规划应该是多维度的综合,在掌握核心工作问题之后,需要规划更多辅助来发力。只有时刻保持对行业内外的敏锐度,才会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战略高度。

 

《将才》一书中,举过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心小于职为兵,心等于职为士,心大于职为将。

 

归根结底,每一个人的职场高度,并非受制于层级,而是受制于观念。身居低位不可怕,可怕的是思考也被固化在低位。与其每日死盯着上层职位,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如努力发展自身实力,拓宽格局。

 

要知道,机会其实随时都有,但只有在你准备就绪时,才能够接住随之而来的机遇。

 

而真正拥有比别人高一等的实力的人,也从来都不会担心“中层瓶颈”。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