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认可激励

一带一路制造业案例:恰恰和伊利重视人才激励

2019-07-16 7128 10 0 0 来源: 谦启管理评论

“一带一路”涵盖亚太、欧亚、中东、非洲等地区,涉及100多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除了部分国家有良好的食品工业基础外,其余大部分国家的食品产业比较落后,这也使得我国的食品产业有更多机会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

一、洽洽:快乐的味道传播到泰国


洽洽食品作为国内坚果炒货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快乐的味道”家喻户晓。早年的“洽洽”从一颗小小的葵花籽起步,继承古老、传统的中国炒货业技艺精华,加以有效的改良创新,发扬光大,逐渐从路边小作坊成功地成长为现代化的食品企业。

在国内市场不断做大做强的洽洽,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经过多年的海外市场开发,洽洽和国外多个具有丰富销售经验的经销商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产品远销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口国家最多、出口区域最广的中国民族品牌之一。

2017年,洽洽抓住“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泰国设厂。2019年7月1日,泰国工厂建成正式投产,这座工厂是洽洽食品旗下首个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项目、首个跨境工程项目、首个坚果海外工厂。洽洽食品预计,当工厂全部生产线投产后,泰国工厂的年销售额预计会达到25亿泰铢左右,相应年利润将达2亿泰铢,并且其产品将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泰国工厂也将助力洽洽成为世界和中国传统文化美食双向输送的桥梁和纽带,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新鲜、美味的坚果休闲食品,帮助洽洽更好地实现国际化战略。


二、利:搭建“白色丝绸之路”


说到中国的乳制品企业,伊利总是能最先被人们提到,作为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伊利集团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也是亚洲乳业的老大。


事实上,伊利的国际化创新战略,甚至早于“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早在十几年前,伊利便开始探索国际化拓展,2013后,伊利的全球化战略开始加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伊利就迅速实现了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供应链端全覆盖。其中,大洋洲生产基地是伊利的标志性国际化创新项目。

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以来,伊利积极响应,不断深化布局全球化战略,其“白色丝绸之路”的轮廓也日渐清晰。伊利的全球战略,不仅要整合全球优质自然资源,还要整合全球标准、人才、智力等资源,建立‘全球智慧链’。在‘全球智慧链’构建中,同时输出中国标准、中国经验和中国技术,与当地社会实现共赢发展。这也就是伊利“双整合,双输出”的一带一路路径。


在“双整合”方面,伊利的全球供应商遍布3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利乐、康美、杜邦等在内的700多家企业,涉及原辅材料、无菌包装、智能设备等多个行业。除了物资资源方面,伊利还整合技术、人才等智慧资源,建立了“全球智慧链”。在欧洲,伊利联手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美洲,伊利联合美国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推动中美两国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等领域迈出重要合作步伐。



在“双输出”方面,伊利输出了精准洞察消费升级、持续创新产品的中国方案。伊利通过大数据精准洞察消费需求,坚守品质,持续创新不断赢得市场认可。此外,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标准也在逐渐得到国际认可,在业内率先设置了“质量标准三条线”:一是国标线,在国标基础上严格 50% ;二是制定了企标线,在企业标准线基础上再提升 20%;三是制定了内控线。伊利还与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和英国天祥全球三大机构合作,将质量管理工作升级为“质量领先战略“,标准甚至高于欧洲、大洋洲一些国家。 


三、重视人才激励


洽洽与伊利,一家是坚果炒货行业的引领者,一家是乳制品行业的巨无霸,两家企业都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洽洽从20157月第一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推出3期,详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洽洽食品在前两期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中整体方案相似,只是在激励人数上有较大的差距,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股票标的占比比第一期高,但是总人数却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二期的人员仅为12名公司管理人员,而第一期的激励对象高达500人。


第三期持股计划拟于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内,每年设立一批员工持股计划,共计五批,每批员工持股计划各自独立存续。相比于第一、二期持股计划来说,洽洽对第三期持股计划做了很大的改进,首先,其取消了委托资管计划管理的方式,由公司自行来进行管理;其次,在出资方面,原来的出资方式是由员工自己出资,而在第三期持股计划中加入了公司奖励基金,公司奖励基金的计提方式如下所示:

Bn=En-1*1.5%+(En-En-1)*5%

Bn:第n年提取的奖励基金;

En:第n年经审计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En-1:第n-1年经审计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若Bn小于或等于零,则当年不提取奖励基金

员工持股计划奖励基金提取5年,即2017年至2021年。

公司每年度计提上述奖励基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后将剩余金额根据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划入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账户。


洽洽通过计提奖励基金的方式,来激励公司的核心人才关注公司创造的净利润,并且不断的激励员工创造净利润的增量。

伊利股份于2014年10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其方案设计与洽洽的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相似,详见表2。该员工持股计划分十期实施,自2014年度始至2023年度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了6期。



与洽洽食品不同的是,伊利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用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的资金来源全部是计提的奖励金,且伊利仅从净利润的增长部分中提取,激励员工持续关注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情况。


除了员工持股计划外,伊利股份还在2006年的时候推出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在2016年又同时推出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伊利股份在人才的中长期激励中探索时间比较早,从06年就推出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且尝试用不同种类的方式来激励核心人才。相对来说,洽洽食品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仅采用了员工持股的方式,但是在其推进实施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调整,以更好地激励人才。


撰写:谦启管理评论

编辑、排版、校对:小谦

主编:陈勇

出处:谦启管理评论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