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培训发展

苹果新品发布会的思考—培训即将进入知识图谱开发的新时代

2018-09-14 6379 19 0 0 来源: 培训经理指南

"

进入万亿市值的苹果公司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在产品设计逻辑上能够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形成护城河,从而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反观,国内的四大手机厂商,无疑都在扮演跟随者的角色,费其无数的努力与加班,换来的也只是产业链中最微薄的利润~~~


@培训经理指南掌柜 南哥

"


苹果新品发布会如期发布,实际上与去年的发布会一样,没有乔布斯时代惊艳的创新与极具感染力的演讲,然后基于经验的预测,苹果公司2018-2019年依然将引领全球的手机市场,估计中国手机厂商的高管们,这几天依然连夜加班开会,研讨公司的新品策略,来抢占苹果吃完肉的那一点点汤(苹果最高峰值,曾拿掉了全球手机市场90%的利润)。


为什么在库克时代,苹果并没有出现惊艳的创新,依然会领跑全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对于我们做培训产品有怎样的启发呢?接下来我从培训产品设计的角度与大家谈谈苹果公司对我们的启发。


作为一名培训师,我是MaciPhoeMouseApple Watch的用户,如果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我一定会继续使用这些产品,这才是苹果产品最厉害的地方。


其实在这些产品中,最典型的是Mac,当用了近10年的Mac产品后,已经培养了用户习惯,不管微软多么努力,也很难将IOS用户拉回来,其实这就是最重要的产品壁垒,也是苹果产品最核心的部分:封闭的软件系统与硬件的完美结构,而构成了自己的一个独立生态。


从知识图谱构建与模型构建的角度去看,其实任何产品都有最重要的两个构成:内容(功能)指数与形式指数,在这里我认为IOS系统是属于内容指数,而苹果硬件则是形式指数。


从苹果的产品壁垒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产品逻辑:一款产品的形式指数决定了你是否会吸引用户,产生首次购买的欲望;而一款产品的内容(功能)指数,则决定了用户的忠诚度。这是设计任何产品必然的逻辑,当然培训产品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设计逻辑: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往往是从女生的外貌身材开始,而决定一个男生是否会真爱一个女生的却是她的内涵及素养,所以从某个角度上讲,越是漂亮的女生,在爱情中越容易挫败,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回到培训的话题,一个优秀的培训产品无非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数构成,这也是最简单高效的思考逻辑:


  • 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内容指数)

  • 课程形式的有效性(形式指数)


实际上在过去的近20年的培训时代,多数人只是在关注形式指数,而严重地忽略了内容指数,虽然我们也曾喊过内容为王,但是对什么是有效的内容却只停留在表面。


在10年前,我们很多人热衷于:TTT、引导技术、行动学习、视觉引导、游戏化、沙盘模拟,这些主题火得不要不要的,但是这些形式不管有多么的炫丽,这只是产品的形式而已,虽然这些能够很好地吸引学员的参与度。


但最终就如手机领域中的小米、华为、OV等知名的国内品牌一样,依然是无法与苹果抗衡的,要么打性价比,要么高举爱国品牌,这终究不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是苹果产品给我真实的感受,请以上公司的同行们莫怪)。嘿嘿,当然在国内很难谈什么伟大,利润永远为王,生存依然为王,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而近几年,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在线学习、微课开发、学习地图|路径图又火得不要不要的,但是这些依然是产品的外壳与形式,从这个角度上看,很多培训公司及培训体系的设计者,依然没有触碰到培训最核心的内容指数部分,这才是培训无用论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培训内容呢?


从一个例子开始吧,在我《知识图谱》课程的工作坊模拟练习中,我拿出一名普通员工最基本的一项工作任务,这项任务的频次可以高达每个星期你都会执行10次以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基础的简单任务,让有7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绩效员工,去萃取这项任务背后的知识架构(图谱)的时候,发现输出的知识图谱非常浅,这个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逻辑混乱: 并不能清晰地呈现工作的逻辑;


  • 知识太浅:其次是知识的深度明显不够,有很多必要的行为标准没有被呈现出来,甚至是没有想到;


  • 效能太低:按照这样的工作方法,在其“工作效率”与“工作结果”这两个指标上,与经过设计的“最佳实践”去对比差距实在是不小;


当然这个“浅”也是整个培训行业的通病,其实分享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两个重要结论:


  • 组织内的大量知识型工作者隐性工作结果非常糟糕,有很多没有必要的浪费存在。


  • 多数知识型工作的效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很显然,改善知识型员工的这两点绩效短板,并不是传统的培训技术能解决的,而是学习内容的技术——构建知识型员工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图谱,这也是未来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方向。有这方面远见的甲方,可大胆预约南哥版权课《岗位知识图谱萃取》(2day),让我们一起进入培训的知识图谱时代(实在忍不住加一个硬广)。


除了这点启发之外,苹果公司的新品发布会还让我想到:


在培训领域要设计顶级产品,你必须同时拥有内容指数专家及形式指数专家。例如你要设计一款厉害的新零售培训课程:你首先必须有一名精通新零售的内容设计专家,同时有一位精通学习产品的设计者,成为形式设计专家,这样你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款苹果级的产品,让硬件(授课方法)与软件(授课内容)完美的结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一家培训公司只专注培训技术,例如: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行动学习、TTT技巧,那么这家培训公司是很难成为一家伟大的培训公司(这句话估计会得罪同行,但这的确是苹果新品发布会给我带来的思考),因为这些技术只是在考虑产品的形式,距离产品的内核触摸的太少,而过于迷恋自己的技术。


最后:我坚信未来是内容的时代,2018年也将开启培训的知识图谱内核时代。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