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你的企业适合物联生态吗?

2020-05-27 5920 7 0 1 来源: 企业管理杂志

导读:

 

物联生态能不能行得通,跟企业选择哪些环节、什么时候进入有关,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而非面面俱到。


“生态”俨然成了当下行业的时尚,像海尔一样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体系的公司不在少数,一时间,企业主们纷纷宣扬自己的战略生态,似乎只有如此,才是“战略正确”。
     
生态不是物联网时代的产物,而是物联网加速了它的普及,让很多未曾想过物联的行业跃跃欲试。


物联生态的本质是借助信息化让物物相连,赋予物件生命般的气息,与人交互共处,它可以拓展企业原有的产品边界,即产品到哪里,就可以连通哪里的资源。换言之,借助“行走”的产品,企业可以涉足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形成越来越多的业态。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当你联通世界时,你也正在被世界联通。物联生态看上去很美好,但企业要从容地驾驭这张价值网络并非易事,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胆识和能力。

公共行政学认为未来的政府应寻求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合作关系,以致力于对公民的尊重,和对其主体与主导地位的认可,并将这种合作管理关系称为“善治”。物联网时代更应如此,而问题是如何“善治”物联生态。

     

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物联生态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建物联生态的逻辑是不同的:以制造为基础的企业需要将硬件网络化——“软化”;以数据为基础的企业需要将软件硬核化——“硬化”。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制造业纷纷向服务化转型,数据科技公司进军实体,前者如海尔,后者如阿里,两者都在创建物联生态。

相同之处是,两者都以自身的优势托底进入关联产业,最好能形成产业间的闭环,从而构成全价值网络。能够托底的优势,可称其为底层逻辑,由此看来,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构建物联生态。
  
首先,具备有优势的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属于“一票否决项”,底层逻辑有优势,企业在物联生态这场考试中,已经有了托底的60分,在市场中能不能站住脚,就要看能否设计出有影响力的场景化生态,即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如果连基本的底层逻辑都失守,无论该企业后面有多少花样的商业模式,这场战役终究不会持久。

对制造型企业来说,把加强硬件核心技术作为“托底项”,提升服务场景化水平是锦上添花;数据科技型企业则恰恰相反。

清华大学高旭东运用远大集团的案例,讨论过数字经济中“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关系,远大集团发明的不锈钢芯板非常复杂、先进,有望应用于各种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硬技术就是不锈钢芯板,如果没有不锈钢芯板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硬技术没有突破,单纯靠互联网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现在有一种倾向,即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给予非常高的期望,甚至是过高的期望,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 

其次,要量力而行。物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范围和速度比先前提升了很多,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往往会在短期内吸引庞大的粉丝流量,紧接着会给企业带来“圈钱运动”。

反过来思考,我们会不会因为向往“圈钱运动”,而设计一个可能自己都不太相信的商业模式呢?

答案是完全有可能。

因此,企业有责任“善治”物联生态,而不是打着生态的幌子“圈钱”,也就是说,物联生态能不能行得通,跟企业选择哪些环节、什么时候进入有关,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而非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的生态体系,一方面分散企业的注意力,可能会放松对底层逻辑的重视;另一方面,企业资金难以承受高昂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如果超出合理阀值,创建生态会拖垮企业。

当企业的底层逻辑有明显优势,又有足够的网络整合能力,才能驾驭全价值网络生态体系。

     

需要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物联生态中的伙伴是多元的,有处于各网络节点的企业、科研院所、用户、工程师、科研工作者等,因此合作伙伴种类多、数量大是构建物联生态的另一个特点,每一类型,甚至每一个合作伙伴的合作需求不尽相同,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物联生态的本质就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相比利益共同体,一个有边界组织的优势在于能建设并导入企业文化,使组织内全体成员在制度和激励的双重保障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成功企业大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海尔、华为、阿里无不是以鼓励全员创新、拼搏上进的文化来凝聚员工的,这足以说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一个有边界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尚且挑战重重,那么利益共同体的集体文化如何形成?又如何规范利益共同体内各成员的行为?如果不能形成志同道合的利益共同体文化,仅靠经济利益驱动并绑定合作伙伴,那么这个生态体系始终是松散、不牢靠的。

简言之,一种能够以价值观整合各方创新资源的结构化的利益共同体文化,是物联生态企业所必需的,这是摆在构建物联生态企业面前的难题。

     

洞悉用户内心,构建合理场景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在物联网时代的生活状态。

一方面,企业不遗余力地宣讲新颖的,甚至可以用大脑意识控制外界这种近乎完美的生态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人们在享受着智慧化、生态化带来的种种便捷的同时,又充满了困惑,甚至是畏惧。

当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我们不知道已经进入了多少隶属于不同组织的摄像头,我们的地理位置、消费记录、足迹、购物偏好、口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收集、分析、传播。人人都是物联网时代的活标本,人们恰恰担忧于此——个人生活的隐私安全。企业建立场景化的生态很重要,但也要重视人们的数据安全。

人之所以能够体会到幸福,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他对生活的掌控感。假如一个人清晨起床,所有的场景已经为其量身打开,当他走到厨房,厨房管家会提示他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当他走到卧室,衣柜会告诉他今天该怎么搭配衣物……

凡此种种,人们正在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到最后可能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作不了主。企业在建立场景化的生态时,也要重视人们的情感。
     
以用户为中心,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生态体系就是“善治”。企业家们不妨将物联网时代看作是最坏的时代,而在商业生态构建过程中,不仅重视通过自律、行业规定、政府法规保护好人们的数据隐私,还要洞悉用户内心的真正需求去构建场景,至少从这个方面做最好的打算,物联生态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刘海兵

作者单位 |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1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