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培训发展

国足惨败叙利亚—这也是很多大厂培训项目的真实写照

2019-11-16 6106 12 0 0 来源: 培训经理指南

国足惨败叙利亚,其实真的挺丢人的事情,中国占全球1/4的人口,竟然连亚洲的40强都进不了,显然国足之不作为。实际上足球运动是一项典型的“人才发展”项目,招募高潜人才,组建球队,培养足球明星,赢得各项赛事,其中队员日常大量的时间在训练,在本质上是在接受“培训”(训练是培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仔细对比,国足的现状其实跟多数大厂的培训项目很像


1、高收入的两面性:引进了 人才,却滋生了官僚与内斗,阻碍了球队的战斗力

国足队员的个人收入其实蛮高的,据网上传国足的门将一出手就可以在上海买几千万的豪宅。不管是国足还是企业,高收入是吸引最优质的人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华为频繁曝光各种 “钱事“无非是为了吸引人才及品牌构建(200万天才应届生、20亿的奖金)。遗憾的是,制度制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缺失,导致国足并没有吸引到最有潜质的“天才球员,如果在人才引入方面不做出变革,那么下一个四年,国足还是这个国足,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而另外一个方面高收入却隐含着一个巨大的陷阱:官僚主义盛行及公司的内斗,这一点在中国的各个大厂其实挺明显的,在中国知名+高薪的公司就这么几家,实际上当一个人挤进大厂之后,也基本上到了职业发展的尽头,各个岗位的上升通道非常窄,而离开大厂的选择更窄,因此中国的各个大厂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讲并不幸福,由此而推演出的各种跪舔、被领导打压及内斗相当严重,这是中国大厂不能持续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非常非常庆幸的是大厂的不作为,给创业公司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被新锐公司所取代,微信取代了短信、移动支付逐渐取代了取款机等等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在今天看似鼎盛的大厂,已经散发出丝丝的傲慢的气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商业战争的比赛中,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国足。

好在,培训部门作为弱势部门,因此要很好地、很专业地开展培训、推动培训落地当然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好处是培训是服务部门,不会对其他部门构成什么威胁,基本上不会陷入到政治斗争,但是HR体系中的“内斗”还是存在的,这种东西我也坚信在国足体制也是存在的,最终导致球队缺乏凝聚力、战斗力,输掉比赛太TMD 的正常了。


2、不能赢得比赛,再好的教练都没有用;培训不能产生行为改变,再大牌的老师与普通的老师也没有什差别


实际上国足本质上还是像赢球的,例如从最早的米卢、到今天的里皮都是全球范围内最著名的教练,但是今天的国足依然惨败给一个被战争撕裂的国家,实在是耻辱。


看回今天的培训现状,似乎跟国足也很像可以聘请最优秀的讲师,动辄就找大牌老师,例如今年最火的老师应该是华为背景的老师,但是坦诚地讲很多大厂的东西真的你未必学的会,更重要的是再牛逼的老师,也拯救不了一个做梦的人,就如里皮在牛逼也拯救不了一群没有决心赢得比赛的国足一样。


3、形式大于实质: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最终都是形式主义

在10年前幸运发现了一条基本的逻辑,万物之间都有两个因素构成:内容与形式,培训也是如此,不用去找任何的数据,你就可以用先验智慧去推测,国足实际运作过程是形式大于内容。其实,很多大厂的培训往往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并没有抓到学习的本质:什么视觉引导、什么课程设计、什么引导技术,实际上你会发现在近10年的培训中,培训人将太多的精力关注在“形式上”,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是内容。当然,在这里还有一个极大的陷阱,尤其在互联网公司中尤为常见,就是要“干货”,实际上干货是另外一种带有功利心与急于求成的“形式主义”,表面上关注内容,实际上要的却是形式(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会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与大家交流我的看法)。


4、用户体验:学习是反人性的,在培训领域好的用户体验,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培训效果

实际上,国足是被供养的,一方面被国家供养,一方面被粉丝供养;一方面被俱乐供养,一方面被高收入供养,所以国足已经在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应该有的战斗力。而目前的培训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培训这一点是存在的。


用户体验这个词在互联网公司尤为盛行,当然培训也是如此,所以有趣、好玩、爆笑的老师在互联网公司特别受欢迎,说的直白一点是互联网公司是用“用户体验”在供养甚至在讨好学员,但是真正能学到东西吗?我持严重的怀疑态度,同样用先验方式我可以预测,这种过渡好玩、有趣的培训,并不能给学员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因为学习这件事是反人性的,一个成年人的进步越大,就越要克服原有的行为习惯与思维习惯,而人类的行为是习惯的产物,多数人的应激模式与巴甫洛夫关于狗的实验是一样的,当你听到一个熟悉的刺激之后,多数人会做出习惯性的反应。而高级人才进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打破这种应激反应,运用独立意志与想象力做出高级的反应。


学习与成长也是如此,学员真正的成长必须:强化记忆,像高考一样不断地复习课程的内容,不断的强化新技能,能够打破固有的、低端的应激反应,建立高级的应激反应,但是这一点都不好玩、一点也没有趣,但这是成长必然的经历,作为一名培训师,看到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在培训圈里盛行,真是伤心。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