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CEO脑子都想什么,来读两份报告!

2019-10-17 5769 11 0 0 来源: HR实名俱乐部

作为HR,想了解CEO们是怎样思考的,建议读一读大厂的报告,或许能提升HR的视野宽度和高度。
 
毕马威的CEO展望报告
 
毕马威每年都会做一份《全球首席执行官CEO展望》报告,调研样本包括1300多名CEO。这些CEO来源11个经济体,既包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和印度发展中国家,中国背景的CEO占比1/10。
 
CEO所在公司涵盖十多个行业,既有传统的制造、能源、基建、汽车,也有热门的科技、电信、零售/消费,还有轻资产行业,资产管理、银行、保险等。
 
CEO所在公司的规模,按年收入,34%属于100亿美元以上,43% 在10-100亿美元之间,23%属于5-10美元。
 
尽管所有报告的内容结构和和逻辑受限于咨询公司,并不完全代表CEO个体的思考维度。不过,通过1000多位CEO数据梳理,以下内容很大程度上能体现CEO们对待趋势、对于未来,对于技术的管理态度,也足以HR们一个全新的视野。
 
1、CEO的信心指数
 
中国CEO们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信心,对比2018年(76%),2019下降明显(48%),显得不太乐观,对本行业的信心也有所下降(82%->70%)。

众所周知,自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的阴影久久不散,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

值得留意的是,CEO们对中国经济形势表示乐观(77%),对本公司的状况更是信心十足(90%+),调研发现,98%的预计未来三年公司收入将保持高速增长,96%表示公司的员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关于公司影响因素
 
在影响公司发展的宏观因素中,将近一半(46%)的中国CEO认为“中美贸易谈判”是影响其公司增长的最大威胁,其次英国脱欧因素(48%)

 
除了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政治风险,影响公司发展还有五个风险因素:环境/气候变化风险(22%)、地方保护主义(21%)、网络安全风险(14%)、经营风险(13%)和新兴技术风险(12%)。

 

值得说一下的,“环境/气候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在国外,今年最热的事件是瑞典16岁“气候女孩”在全球各地搞环保运动,而在国内,上海北京等开始实行最严格的垃圾分类。
 
在调研发现, 2/3的中国CEO(70%)认为其公司的增长,将取决于其预测并顺应全球经济低碳化、清洁化趋势的能力。在其他国家CEO中,认同这一观点的比例达到了76%。
 
3、关于海外扩张
 
中国公司投资海外的热情依然不减,所有中国CEO均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3年进行海外布局,比例高于2018年的94%。


而且,84%的中国CEO表示,他们正在加大在新兴市场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公司的韧性”。

在进入新兴市场,CEO表示,33%选择会中南美洲,27%选择东欧,17%选择非洲,亚太和中东均为11%。
 
有意进入发达市场的CEO中,29%选择日本和新加坡,25%选择北美和澳洲,选择欧洲为20%。
 
4、关于企业并购
 
2019年,85%的中国CEO表示他们在未来三年对收并购具有强或较强意愿,在去年76%的基础上有所增长。可见,CEO对企业整合是非常热衷的。


调查揭示,中国CEO开展企业并购背后有三大推手:一是降成本,通过整合和扩大经济规模(47%);二是多元化,降低单一业务的风险(42%);三是提增速,通过商业模式转型,寻求新的增长(41%)。


除此之外,CEO进行并购企业,思考方向,还包括增加市场份额、紧跟技术趋势、提高公司估值、打击竞争对手等想法,这些思考路径值得HR围观。
 
5、关于企业增长战略
 
如何保持企业持续的增长,中国(33%)和外国(34%)CEO都认为,“与第三方合作”是在未来三年实现公司增长目标的最重要的策略,其次是自然增长、公司并购、外包。


此外,CEO还表示,他们还通过“提升客户参与度(35%)、劳动力现代化(34%)、改善资产评价方法(18%)、从服务出发重新定位内部职能(14%)”等方法来确保公司为未来做好准备。
 
最后,半数以上的中国CEO表示其公司有意向在未来三年采取以下行动,来确保实现增长目标:

 
6、关于人工智能
 
所有受访中国CEO,均表示其公司正在尝试或正式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实现流程自动化。以增强公司适应发展的能力。

得益于深厚的人才储备和海量数据积累,人工智能正在中国迅猛发展,并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受访的中国CEO中,有一半以上表示企业已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人工智能,有效提升了其在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方面的能力,并改善了客户体验。

有九成受访的中国CEO表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年或更短时间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有32%的人甚至预计,三年内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值得HR注意的是,应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有可能对其员工队伍的性质和结构产生影响。
 
近3/4的受访中国CEO认为,数据专家将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转型经理、新兴市场领域的专家、新兴技术专家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
 
麦肯锡全球深度报告
 
麦肯锡研究院的深度报告更为宏观,他们的研究侧重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生产力难题、全球竞争新时代、中国创新、数字和金融全球化等主题。
 
麦肯锡的报告有足够的前瞻性,分析维度通常覆盖全球20余个国家和30余个行业,不仅仅是企业CEO“望眼镜”,更是行业研究的范本,HR可以由此拓展视野,了解行业,提升思考深度。
 
以下援引麦肯锡的报告《变革中的全球化——贸易与价值链的未来图景》。


1、关于行业价值链
 
麦肯锡把全球价值链分为六大类,其中有四类与生产相关,两类与服务相关。
 
(1)全球创新价值链
 
主要包括汽车、计算机和电子以及机械行业,这是全球价值最大、贸易强度最高、知识最密集的商品贸易价值链。
 
这些行业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出的13%,但贸易占比高达35%。而且,这一类别1/3的劳动力具备较高的技能,该比例仅次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在研发和无形资产的平均支出占到营收的30%,是其他价值链的2—3倍,在这个领域,中国的影响正在加大。
 
(2)劳动密集型产品价值链
 
主要包括纺织、服装、玩具、鞋履和家具制造业,特点是贸易强度大,劳动密集度高。超过2/3的营收要作为劳动力成本再投入价值链,但是多数劳动力的技能较低。此类产品重量轻,贸易属性强,全球产量的28%为出口。
 
这个价值链目前占全球贸易的62%,该价值链的产出只占全球总产出的3%,劳动力占全球劳动力总量的3%(1亿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3)区域生产价值链
 
主要包括金属制成品、橡胶和塑料、玻璃、水泥和陶瓷、食品和饮料等行业。
 
这一类价值链上的中间产品相对较少,但除了食品和饮料业之外,超过2/3的产出以中间产品的形式再度投入到其他类别的价值链当中,尤其是全球创新价值链。例如,金属制造业82%的产出、纸张和印刷业74%的产出都属于中间产品。
 
这一类主要特点是贸易属性较弱,这是由产品的重量、体积、易腐性等特点决定的。因此其生产分散于世界各地,各国广泛参与其中,在区域贸易中占据较大份额(56%)。
 
(4)资源密集型产品价值链
 
主要包括农业、采矿、能源和基础金属等行业,年均总产出高达20万亿美元,几乎与全球创新价值链相当。许多产出都作为中间产品进入其他价值链。举例而言,采矿和基础金属行业的全部产出都是中间产品。
 
这一类价值链的生产选址比较苛刻,既要便于获取自然资源,也要便于仓储和运输。这一类价值链的全球参与度比较高,19个国家贡献了全球75%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
 
(5)劳动密集型服务价值链
 
主要行业包括零售和批发、运输和存储以及医疗保健。由于其“面对面”的特点,贸易强度较低,但贸易增速高于其他各类价值链。
 
举例而言,随着商品贸易、旅游和商务旅行的逐渐增多,交通运输领域的服务贸易有所增加。这些行业构成了全球第二大就业来源(仅次于农业),劳动力超过7.4亿人(相当于全球劳动力的23%),其中2/3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
 
(6)知识密集型服务价值链
 
主要包括专业服务、金融中介、IT服务等高价值行业,且半数以上的劳动者具有学士或以上学位。
 
尽管这些行业看似不受地域限制,但其贸易强度低于制造行业,监管是主要原因。该价值链的贸易流之所以覆盖全球,是因为成本与距离没有直接关系。参与该价值链的绝大多数是发达经济体,只有21%的出口来自发展中经济体,是所有价值链中比例最低的。
 
这也表明,如果某个国家想在这些价值链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大力培养高技能劳动力,并对无形资产进行长期投资。

麦肯锡在深度分析全球行业价值链变化,有五个结论:
 
(1)商品生产价值链的贸易强度下降,因为新兴国家“自产自销”的程度在提高。
 
(2)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表现日益突出,但往往被低估,未来商品和服务之间的差别进一步消弭。
 
(3)劳动成本套利型贸易逐渐减少,要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工资上涨的趋势。
 
(4)全球价值链的知识密集度不断升高,研发和无形资产(例如品牌、软件和知识产权)领域的资本化支出在营收中的占比与日俱增。
 
(5)随着运输和沟通成本下降,价值链的区域化属性增强,全球化属性减弱。
 
2、关于中国价值链的分析
 


只简单列举重点数据与观点:
 
(1)目前,全球20%的商品来自中国(1995年只有4%),在纺织和服装、电力机械以及玻璃、水泥和陶瓷等行业,全球近一半的产量来自中国。
 
(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如果贸易战全面爆发,到2020年为止,可能对中国GDP累计产生1.6%的负面影响,对美国GDP累计产生1.0%的负面影响。
 
(3)全球最大的增长浪潮发生在中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此前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是全球主力消费力量之一;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产生1美元的城镇消费,就有12美分由他们所贡献。中国目前贡献了全球奢侈品消费的1/3。


更多报告和深度分析,请到毕马威和麦肯锡官网自取。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