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强哥,你知道员工眼里的京东是怎样的?

2018-09-05 6035 6 0 0 来源: HR360工坊

9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出席商务活动期间因涉嫌性侵被捕。



北京时间9月3日下午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京东方面表示,刘强东已经回国。


今天我们扒一扒在京东曾经工作过的伙伴们,如何来描述在京东的感受。

(以下内容来源知乎,由HR360工坊编辑整理)




小编:什么多,加班多,我们听听各部门员工是怎么说的:

@大家都很“喜欢”加班,准点下班会被异样的目光注视.....


@加班强度跟不同部门关联度很大。我离职前所在的消费者金融加班强度属于比较大的,12点后下班也是常有的事情。另外京东云全面实施996也是见诸报端的消息。但同学在京东大药房做采销,6点准时打卡下班简直不要太爽!


@我离职的时候HR问我,你为什么走,熬夜这点我们有在招聘的时候提到过啊?怒答:你特么是说熬夜了,说的是下午四点到十二点,你特么现在让我天天早上九点到半夜一二点以后,这特么什么鬼!!!!这不是夸张!这是剥削!!剥削!!!


@工作氛围很浓厚。如果看到大家都没下班,而自己已经打上车了会有负罪感,会感觉自己工作量少,而不会考虑是不是自己工作效率高。而且几乎是全周无休,周末经常是领导在微信群里各种艾特员工,让人时刻保持工作状态,从来不会有节后综合症。还有一点挺有意思,大部门每个月会评比小部门的加班时长,加班少的就等着领导找你谈话吧。

 

@卧槽京东的加班文化简直吓到我了。虽然互联网公司加班很正常,但加班的前提是要真的有事要做,而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啊。
京东让我震惊的就是,有一个魔镜系统(是这个名字吧,时间长有点模糊了),可以查你的加班时长、部门的加班时长排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加班时长排名。
我刚去的时候简直惊了。这么明目张胆的鼓励加班么!

而且部门老板经常和我们说:看看咱们部门的加班时长,又排在倒数,你们能不能别拖后腿……but当时部门大部分人每天都是早91011,这特么简直要人命啊。



京东节奏太快,这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所谓京东1天,外面10天。如果你是慢性子或者有拖延症,请不要去京东,你会死得很快!

一、狼性文化与赛马机制

我觉得,京东的企业文化里面,是有深刻的狼性基因,战斗、向前冲是刻在京东人的骨子里面的,这是“快”的最大基础。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赛马机制,不像传统企业很多事情都是指定的,每个人的职责有着相对清晰的界限。在京东,从来没有什么职责指定,地盘都是打出来的!京东有不少细分品类都是重叠和交叉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例如:空调清洁剂,既可以说是属于家电,又可以说属于清洁;童装,既可以说是属于服饰,也可以说是属于母婴。

这种时候,在传统企业,肯定是领导指定,这个类目属于你做,哪个类目属于他做。但是,在京东,一切都需要靠业绩说话。一段时间,谁都可以做,谁干得好,谁最快抢到这个地盘,这个地盘就是谁的。

这种狼性文化和赛马机制,可以极大程度的保证战斗力,可以极大程度的保证良性的内部竞争。我刚去公关部的时候,发现到处都是空白的地盘,所以我无比兴奋,带领团队去攻占一个个地盘,这种内部创业、内部pk的感觉真得很爽!

二、宁做60分,不做100分

我自己在京东体会最深的一个工作方法,叫做:宁做60分,不做100分。

看起来好像很奇怪,难道在工作中不是要追求尽善尽美吗?

非也,我觉得,在互联网公司,“快”是最重要的,首先要顺利完成任务,出结果,然后再考虑优化、迭代。

这也是一种互联网思维。

因为,很多时候,“快”可以解决不完美的问题,“快”可以迅速抢占竞争制高点。当竞争对手还在琢磨创意时,我已经做出来了,这时候就是最大的胜利。所以,当一个任务下达时,迅速执行,做出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面的工作技巧,是结果大于过程,没有结果的努力等于0,所以,快速行动,呈现出结果,才是互联网公司最快的执行。

宁做60分,不是说永远都做60分,而是先把60分做出来,然后在后续工作中再优化、迭代、提升,永远有着100分的心,但是先有快速干出60分的行动。

“快”也是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势”的最好办法,行业发展瞬息万变,用户需求千差万别,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这时候,快速行动、不断试错可能是最好的策略。我做到60分,发现用户反馈好,可以进一步迭代、优化;反之,我可以快速退出,试错成本最小。

京东的商业模式中,处处有“快”的例子。

京东的自建物流,211限时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午下单、下午送达,可以说开创了电商送货的速度。要知道,这个快,要实现起来难度很大,我曾经体验过仓储、配送的全过程,这中间历经了十几道流程,如何在每一个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时间,是经过十年的摸索和实践,不是你投资多少钱就能实现的。

还有京东金融的供应链金融的京保贝的例子,这是一个给供应商贷款的服务,我记得当时产品团队给老刘(刘强东)汇报是可以实现几天放款。但是,老刘很生气,一拍桌子,我们要实现3分钟放款!

当时,相关团队都傻了,3分钟放款?这个太夸张了!但是,最后做到了,3分钟放款也成为京东供应链金融的标签,也成为京东金融在这方面区别以传统金融几个月放款的最大竞争优势。


@对于客户的承诺一定要做到,哪怕自己吃点亏。这点我再详细说一下吧,我的工作就是跟售后的客户打交道,售后你们也知道,都是退换修之类,最“脏”的那部分,都是有问题才反馈的。假如有个客户手机有问题,造成一些不满,投诉严重,我们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和体验,可以给客户申请一些京卷京豆之类的。假如我当时承诺客户可以申请30元的,后来主管只批准了10元。那也按照30元给客户申请,因为我承诺在先。至于我怎么办,通报错误呗。有人说京东对客户比对员工好,这点也是不无道理的。


@30号下午,老大发布全员信。说了说女作家六六微博投诉京东卖假货的购物舆情风波,并且称事发后,全集团的高管围绕这个案例进行多次的剖析与反思。京东价值观将从3月30日起全面升级为“T型文化”——即“正道成功”、“客户为先”和“只做第一”。







首先是location,现在大部分同学都在亦庄总部了(朝林离总部也不远啦啦啦),远离宇宙中心西二旗和中关村,好处是上班丝毫不挤(每天8点40从次渠坐上地铁几乎可以承包车厢我会乱说?),生活成本也很低,租房的话单间1200-1500就可以租到不错的房源了(不过价格也随着我东员工越来越多而迅速上涨)。缺点也很显而易见,就是太太太太太太偏了,周末进趟城是多么不容易!!


公司的福利的话,还是不错的。

有覆盖几乎整个北京城的通勤班车(不过因为班车经过我住的地方太早了,所以并不愿意坐),什么加班餐免费、加班打车报销也都覆盖的(因为打车系统不支持加价,网约车新政后滴滴很难打到了)。




食堂的餐食也不错,兼顾品种和口味,在互联网公司当中算是前半部的了(渣浪,我不是说的你)。每天的餐补也基本可以cover掉早餐和午餐的花销。

至于什么健身房、娱乐室这些,反正也没空去,不讲了( ̄^ ̄゜)




另外一个福利是因为公司跟各个品牌方合作比较多,所以经常有各品牌方在A座一楼的大厅做活动,朋友圈集赞领各种礼品,礼品价值普遍都还不错。也经常有各品牌的代言人会去公司的小巨蛋做见面会,见到明星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

不过,在福利之外,工资……(可能是)主流互联网公司当中最低的惹(⋈◍>◡<◍)


@一过节就各种礼包,从来不发现金,甚至连自家的京东E卡都没有。其实可以理解,人多嘛,这样省成本,谁让京东的口号是多,快,好, 


@办公用品什么的极其节省。拿复印纸来说吧,有点透,质量极差。上wifi也极其麻烦,没有攻略就登不上,每天上班都要重登。公司新发的电脑每天到下午卡机。打卡的方式是人脸识别,须自己登陆操作录入面部,极其麻烦。京东真的是为了麻烦员工才有的这一系列操作吗!!!?


@福利?入职时人事告诉我福利就是每季度有600元京东优惠券,一听还挺高兴,不多但好歹也是福利呀,尼玛谁知道竟然真的是优!惠!券!而且还是满200!减!10!块!简直不能用坑爹来形容,天天搞的消费者促销优惠券都最起码是100-10的!真不知道怎么好意思叫福利券,请不要侮辱“福利”两个字好么。


link_meitu_4.jpg


@每年的端午节、团圆节、春节不会有薪金类的福利,只有没什么用的小礼品;团建费每人每月50元(一般部门团建还要自己贴一部分钱的)。


@再说618,到了18号左右这几天,京东的员工都会被安排到各个货站支援分拣、派送,有选白天去支援、有选晚上去支援,有选离家近的、有选离家远的,当然上述这些都是要抢的。抢到晚上且离家远的特别惨,第二天我记得好像没有假可以休直接上岗工作。


@京东有一政策,外地来的实习生有500块钱的补助。我作为一个外地到京东实习的学生,好像就因为说了一句“我在北京有亲戚,暂时借宿在亲戚家”,就被免掉了500块。


@前两天见了一个Hedge Fund的大哥,说了一句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
“”我坚持看好你们JD,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们的人力成本控制到了极致!“”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