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疫情下公司经营困难,要坚持到最后吗?

2020-03-05 7735 6 0 0 来源: 中外管理杂志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企业面临困难,最终会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

疫情之下,大量企业备受煎熬。2020年才开局,多数企业的主题就变成了“活下去”。
 
智联招聘职Q社区一个网友分享了一段话:

“疫情考验着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平时爱岗敬业,现在想辞职,或等着年终奖拿了再走,想法都不对。员工应该在疫情结束,企业复工稳定后,再考虑离职。”


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不一样,有些企业是机会,而有些企业就是威胁,甚至是重创。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企业面临困难,最终会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

1

公司经营困难,熬到最后的员工有几种结果?


1、公司倒闭,员工被遣散

2月6日,IT培训学校兄弟连教育创办人李超,在其微信公众平台中发布《致兄弟连全体人员学生、职工、公司股东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响,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教学区终止招收,员工全部遣散。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政府发通知学校延迟开学,企业推迟复工,避免人员聚集,从而对线下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根据智联招聘《春季求职竞争周报》报告显示:36.52%的受访企业表示疫情期间经营正常,三成采取员工轮休、轮岗的方式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此外,被迫歇业停工与遣散员工的措施分别占比26.48%和13.03%。


 



疫情之下,部分企业收入骤减,现金流不足,入不敷出。对于大型企业,体量过大,无法及时调整业务,增加收入,又要支付巨额成本费用,最终只能倒闭,遣散员工。
 
2、公司转危为安,员工受重用

陈东是一家连锁餐饮的厨师,公司旗下100多家分店全部无法开业。很多员工离职找出路,而陈东却主动降低薪酬,发动身边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和企业共度难关。
 
疫情来袭,餐饮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工资要推迟发放,陈东第一个表示理解和支持公司的决定。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员工表示要与公司共渡难关。公司缓过劲来了,陈东也被提升为片区经理,管理了十几家分店。
 
疫情之下,企业面临着危机,对于员工是威胁也是机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公司生死存亡的时候,更能看出员工的忠诚和能力。如果员工能和企业共渡难关,待危机化解,你创造的价值不会被埋没。
 
3、公司转型成功,员工却被优化裁员

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主要是传统的线下行业,根据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全景透视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总量与结构分析》报告显示: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最大、恢复速度慢,其中,餐饮住宿业受冲击最大,预计一季度增速-45.7%;其次是房地产业,一季度约增长-25%。

 


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但受冲击较小,而且还有很多创新性增长,预计一季度增长17.5%,全年增速或达20%以上。
 
对于不同的行业,在疫情中有些是挑战,有些时机遇。为了能够生存,让挑战变机会,企业就必须转型,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等。
 
但是,不管如何转型,首先面临的就是人员结构的调整。裁掉知识陈旧、学习能力低下的员工,招聘适合新业务的员工。
 
所以,疫情中企业要转型,有些员工尽管和企业坚持到最后,也难免被裁。
 

2

公司因疫情而摇摇欲坠,如何判断要不要坚持到最后?

1、正能量的公司,值得一起扛过寒冬

王秋勇经营着8家实体糕点店面,疫情期间店面无法开业,没有收入。当他听说当地医院的防疫用品不够时,他就积极想办法,无法采购就用糕点包装材料制作。
 
他组织了二十几个店员,花了几天时间制作了1000多套防护面屏,经过医护人员检查没问题后赠送给了一线医院。
 

原本这些材料是要为疫情过后打翻身仗做准备的,却无偿拿去捐给医院了。



在疫情期间,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尽管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却还是倾尽全力支援抗疫。比如,有些餐馆没有收入,却在为医护人员提供可口饭菜;本该关门停业的酒店,却在医护人员和隔离人员提供周到的住宿服务。
 
在全民抗疫的时候,有些企业卖着各种天价商品大发“国难财”,而这些企业默默地释放着正能量。
 
正能量的公司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追求经济效益,也会优待员工和支持社会公益,这样的公司值得员工一起共克时艰。
 
2、看公司处理方法,再决定留不留

王青是四家网咖店的老板,疫情来袭,门店关停歇业。开不了门意味着没有现金流,而每天又有大笔的租金、人力等硬性成本放出去。
 
为了能维持下去,去年股东都没分红,留下些资金给员工发工资。他跟员工商量,让他们半薪待业,恳请员工疫情过后再来上班。

有些企业尽管困难,但是努力在破局,而有些企业却用疫情在绑架员工。

 


小朱在超市上班,疫情期间超市推出外送服务,要求全员送货。同时超市强制要求员工卖货,给亲戚朋友推送商品信息,每个员工都必须在3天内卖够500元,否则就要罚钱。
 
在疫情中,公司和员工都不容易,应该一起同心协力。企业要度过危机,应该调整发展战略,开源节流,稳定人心。这样的企业,在危机过后也不会亏待员工,值得一起坚持到最后。
 
而那些暴力裁员,采用强制措施逼迫员工的企业,员工还是趁早下车,及时寻找合适的机会。
 
3、评估经济压力,获取遣散补偿
 
知乎上有个问题:疫情如果持续三个月甚至更长,你的生活可否正常维持?

有个高赞回答:“到时候会有很多中小微企业挺不住而倒闭,降薪、拖欠工资甚至裁员等,你可能面临收入减少甚至没有收入的困局。”
 
疫情之下,月光族的你,就不要勉强和公司坚持到最后了,毕竟此时活下去才是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小有积蓄的你,虽然可以跟着公司“耗”一段时间,争取最后的一点遣散补偿,但也要开源节流。

生活毕竟是自己的,选择合适的职业之路才是破局之道。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