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人力数据分析精要》读后感 - 数据分析中最重要的几件事

2020-02-16 7284 21 0 0 来源: 行走的帆

编者:晴儿同学读完了新书《人力数据分析精要》,给我发来了一篇读后感。我在她的文字后面加了一些我自己的评论,非常感谢她的这种分享方式,这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即:把你学习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去教给他人。

原文:

这两天读完了Michael翻译的《人力数据分析精要》,对其中一些内容非常有感触,在此记录下来做个分享。

1

首先是我读完书后,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随便找一个问题就开始数据分析,要选择CEO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冲击还是挺大的,因为开始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学习很棒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何把一堆一堆的数据完美地分析并呈现出来,想的完全是工具层面。

当读到这句话时,突然被震撼了。想想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太追求工具与技术,而忘了真正的需求。平时的工作,总结有的时候写好几十页PPT,但真是领导想看的吗?是领导真正关心的问题吗?我们很多时候好像只是在机械地工作,或者只是想证明自己。

数据分析也一样,我们可能掌握了很多种分析的工具与技巧,但烧脑半天做出的统计分析真的是CEO想看的吗?真的是关乎公司实际经营需要的吗?这都是需要我们三思问题之后再展开分析。 

点评:我们今天经常讲一句话叫“不忘初心”。做数据分析也是同样道理,在展开分析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为了什么而分析。怎么搞清楚?最简单的是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听众/老板最关心的是什么?然后把这个作为目标,在后面的工作中不断聚焦。 

曾经和一家公司的人力数据分析团队交流,几位团队成员抱怨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分析上,很多时候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上级应有的重视。我当时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做分析的时候,觉得老板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把大家问住了,几个人目目相觑,谁也答不上来。后来还是团队领导给出了答案:“我们老板最关心的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是否招进来了优秀的人才?第二,我们优秀的人才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 

假如这个团队的人力数据分析工作都围绕这两个问题为中心而展开,还怕工作成果得不到上级的重视吗?

2

“当你想从相关性发现中推断出因果关系时,你应该极其谨慎。

读到这句话时,首先想到和数据分析有关的,是最近经常有热搜哪种药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于是就出现了抢购。联想到我们思考问题的逻辑。提到因果关系,都有一个极其严格的科学论证过程,可能我们都听过或了解双盲试验。先后不代表因果,相关也不一定是因果,所以数据分析时要极其谨慎,不要被我们固有意识带偏。 

点评:最近关于疫情的分析文章满天飞,不由得感慨,这段时间的各种消息,真的能考验和锻炼人的逻辑分析能力。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你服用了某种药,然后病情有好转,说明该药和病情好转之间有相关性,但是二者一定有因果性吗?答案是不一定。 

统计学家在界定因果关系的时候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两个因素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其次是控制其他所有的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导致另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这样才能说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而往往后面这个控制其他所有因素不变,是人们在现实中容易忽略的。

仅仅A和B相关,并不足以说明它们有因果关系,即因为A才导致了B。它们背后也许还存在一个真正的因素C,正是因为C才导致了A和B。

3

  • “数据带来哪种影响,取决于如何向目标受众呈现和传递数据。”

  • “在组织中推销分析洞见的能力,这在HR数据分析中是一个必不可少且常常被人忽视的因素。”

  • “数据和洞见可能非常有冲击力,因此你需要聪明地使用这些信息。” 

这3句话分别出现在书的不同章节,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说说我的感受。我们可能有非常棒的思路、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做了数据的选择和清洗,也有非常棒的分析模型和方法,最后做出了很完美的报告。 

但结果是领导看不下去或者演讲时听不进去,问题出现在哪?这是第一句说明的,如何向目标受众呈现和传递数据,需要认真思考下不同的受众偏好。 

第二句是推销分析洞见,我们的统计条理和逻辑都没问题,领导也觉得OK,但是分析结果并没有被采纳应用,为什么?这就需要HR具备把正确的数据分析推销给需要的人。 

推销成功了,可能结果更差,为什么?就像书中举例“我看你有80%的概率,在未来12个月内会离开公司。这是为什么?”所以推销技巧很重要,要聪明地使用数据和洞见,这是第三句说明的。

引用书最后一页的话“没有数据,你不过是另一个带有观点的人”,但做分析之前,我们要思考的可能更多。

点评: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把结果告诉你的听众吗?分析的目的是要最终解决问题。也就是:你希望你的听众收到信息后,能够立刻采取某种行动去解决问题。

因此,如果前面的分析做得再漂亮,听众听完我们的报告后无动于衷,或者采取了反方向的行动,那只能说明分析是失败的。 

要想积极影响听众,首先要具备同理心,从听众的角度来准备我们的报告。CEO坐在下面,他的时间有限,你是不需要把复杂的分析过程每个细节都讲清楚的,讲清楚结果和你希望CEO采取的行动即可;如果下面的人换成了你的主管,那你就需要尽可能地阐述清楚你的分析过程。 

其次是要具备洞见。什么是洞见?就是你分析问题后形成的独到见解,别人没有看到,就你发现了。之前和一位做数据分析的同学交流,老板当初本来让她分析加班数据,测算公司需要支付多少加班费。但是她透过数据分析,认为一线管理者安排加班不合理,然后向领导者提出了加强管理者能力培养的建议,这就是洞见。 

第三,观点有了,还需要把它推销出去。为了成功地推销我们的观点,需要综合运用数据、文字和视觉三方面的技能。今天已经有一些强大的数据软件比如Tableau或PowerBI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的。不过,即便没有这些高大上的工具,用最简单的Excel或PPT文档,只要方法得当,也同样可以做出简单而专业的演示效果。

最后,不知各位朋友读完本书之后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呢?欢迎来信分享。

关于我,公众号【行走的帆】及【HR成长部落】创办人,美国康奈尔大学人力资源硕士,前世界500强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倾心著作:《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手记》,畅销译作《奈飞文化手册》。现创业中,为广大HR的职业成长及企业组织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