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年末跳槽后,等着我的不是升职加薪,而是失业!”

2020-01-13 6103 18 0 0 来源: 薪人薪事企小薪

作者丨维小维

来源丨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


前两天和朋友出去吃饭,旁边坐了一桌职业打扮的年轻人,无意间听到他们的聊天内容,发现都是关于“年末跳槽”的话题。 


朋友问我,“你觉得,那几个年轻人能不能如愿通过跳槽升职加薪?” 


我想了想,说:“我觉得他们可能会失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也不是没有自己道理,今天就跟你们掰扯掰扯。


01

想要跳槽涨薪?
可以,但不是你 


上个月,师妹部门的主管和技术总监先后跳槽。


通过小道消息打听,师妹了解到两人不仅薪水涨了不少,新公司也给予了他们不错的岗位。 


师妹颇为心动,没过多久她也辞掉了工作准备跳槽。


然而当师妹投身到应聘市场中,才发现事情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面试时不少公司不仅没有给她升职加薪,不少公司甚至开出了比她原公司还要低的薪资。


师妹一脸懵逼,怎么事情到了自己这里就不一样了呢? 师妹不知道,像她这样的情形,其实并不是少数。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19上半年选择跳槽的职场人里,有七成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求职环境中遭遇了失败。剩下的那三成成功的人里,还有17.6%的人,跳槽后收入还不如跳槽前。



很简单,因为能够打动公司开出升职加薪条件的人,不是你。 每个公司每个岗位,其实薪酬幅度都是有一定的预期。


甚至很多公司人事部的工作,就是到处打听同行岗位薪水,从而开出更加合理的工资。 


如果你在原岗位做不到升职加薪,想靠着经验加持跳一跳就加薪,那也许在过去比较容易成事。


但是最近两年,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公司的薪酬体系可以说是完全透明。信息不对称被彻底推翻,你有几斤几两,新公司完全可以通过背景调查翻个滴水不漏。


那你为什么在原来公司加不了薪,同样也能为什么在新公司拿不到好的offer。 


职场里从来都是金字塔形结构,能力和专业壁垒,才是根本的议价能力。 


那样的人,即使不跳槽,原公司为了将人才留下来,自然也愿意给予他们升职加薪的条件。 


而那些在原公司怎么挣扎都升不上去的人,多少存在一定的能力缺陷,并不具备多少议价权,自然也无法让公司给出更优厚的条件。

 


02

跳槽可以试错?
不好意思,最终被试错的是你


朋友大刘曾经也是圈子里的跳槽达人,在去年一年里足足换了4份工作,然而当他今年年初换了第5份工作后,再没有跳过槽。 


本以为是他所说的职场试错终于有了结果,然而当有人年末想要跳槽征求他的意见时,大刘给的建议却是——不要跳。


面对自己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大刘可以说是以身说法:

 

原本以为跳槽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果选错了,及时止损再试一次就行。


但其实,人生的试错机会是有限的。


大刘的经历是这样的—— 


他希望在各方面印证新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因此免不了思想不集中,在工作中犯错。 


但是公司需要的是能做正确事情,能提供价值的人,而不是拿工资来承担员工的试错成本。


4次更换工作,大刘想通过跳槽积累经验的想法落了空。最后只能亡羊补牢,找了一家感觉还行的公司入了职。


看起来,试错似乎是个成长捷径,但它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浅尝辄止。


浅尝的结果,注定是不投入。不投入精力和热情的工作,注定不会做得很好。 


作家蒋方舟在谈及跳槽时曾经说过:


自己以前会鼓励年轻人趁着年轻多试错,但现在再也不敢说这种话了。


 这个社会的容错率,就变得挺低的。


你一步走错之后,比如说你干了几年不喜欢的工作,或者是你这个学业耽误了几年,你再重新回到就业市场的时候,你发现没有你容身的地方了。 



职场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太过频繁的草率跳槽,会让积累过程变得时断时续。


当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熟悉新业务以及适应新角色当中时,你根本无法将注意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上。 


在职场里不停地跳来跳去,以为自己在快速试错,可实际上,被试错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发现哪里都不合适,想要再跳回最开始的槽里时,你会发现,比你跳出来的时候要难多了!



03

年末能不能跳槽?

你应该掌握正确的姿势 


正如上面的数据所说,跳槽失败的占了大部分,但依然有一小部分人成功。 


所以并不是说不能跳槽,而是你能不能正确地跳槽。 你应该首先弄清楚,自己在跳槽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议价权,而议价权让你的薪水能加多少。 


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在《做出好决定》这本书里,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方法。


首先,明确哪些要素在跳槽中能使你有较高的议价权。

例如现工作较高的专业度、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以及公司高层的特别的喜欢等。 


找到这些指标之后,将它们一一列在纸上。 列好指标以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判断这些要素在议价时各占多少比重。 


比如对现公司不可或缺在你看来最重要,那就给它30分,薪资高不高不太重要,那就给它10分。 将这些因素全部按比重排好后,你就得到了一份跳槽议价底气量化表,而之后要做的就很简单了。 


按照自己和各要素的契合度进行打分,你就能够清楚自己在跳槽中到底拥有多少议价权力,也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是跳槽还是继续留下。


其次,我们不应该为了跳槽而跳槽,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才跳槽。 


有数据显示95后的年轻人平均7个月就会离职,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突出的个性。


哪里不爽,咱们就拍桌子不伺候。



只是职场里,走得长远的,从来不是感性,而是理性。 


想要弄清楚跳槽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你需要的,是一份离职要素清单——将你觉得促使你跳槽的因素列下来,类似下面这种形式: 


  • 1.薪资水平调整有限 

  • 2.公司发展前景不明朗 

  • 3.领导不尊重下属 

  • 4.团队氛围太差 

  • ……


当你有了这份清单后,你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 1、我为什么不能接受这个点?

  • 2、满足哪些条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3、跳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么?


只有客观分析,可以客观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项,而不是一时冲动,先跳了再说。



职场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


暂时忽视眼前的得失,多关注未来的长期发展,才是对自己和工作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你觉的只要跳槽就能万事大吉,那我想你可能只是换了个地方,然后继续烦恼。


版权信息|来源: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作者:维小维,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网易等知名企业管理层,10年CFO&高管,掌管过亿资产。实战派财商教练,有料的职场达人,用干货和感悟给你一束光。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