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员工遭遇“职业倦怠”,HR不无责任!

2020-01-09 6130 13 0 0 来源: 每天学点HR

来 源丨人力资源杂志(ID:chinahrmo)

作 者 l 严川

01、职业倦怠:放任还是干预

俗话说得好,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
一个员工的精神状态再好、抗压能力再强,也会有觉得累了、想撤了的一瞬间。
那么当员工遇到职业倦怠的时候,企业管理者是批判、责备,还是疏通引导?
答案不言自明。

其实,负面情绪和倦怠感在任何年龄段的员工身上都会出现,并有可能转化成职业倦怠。

当员工出现能力瓶颈、思路瓶颈、心态瓶颈、晋升瓶颈的时候,也就是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的时候。
也许员工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但仍无法扭转局面。

所以,当人力资源管理者意识到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从绩效考核的角度说,是应该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但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说,则更应该给予关怀积极沟通,帮助员工找到思路,为其提供工具或资源。

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进修、带薪休假、专家辅导等方式,帮助员工打破倦怠,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02、离职管理:结怨还是祝福

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越来越不现实。
强大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每年也有一定比例的员工离职。
但是,同样是离职,在离职手续启动的那一刻,人力资源部的态度和处事方式格外重要。

通常来说,企业人力资源部会有专人与离职员工面谈,按流程办理离职手续,出具离职证明,结算离职工资。
当员工走出工位后,或许从此很难再见。

真正理解职业生涯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会在离职管理上花很多心思,比如:
开展离职员工访谈;或者举行离职欢送,让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温馨话别;建立离职员工交流群,哪怕各自谋生,却还能留一些情分。

例如:阿里巴巴如果有员工工作满五年,却没有赶上“五年陈”戒指颁发仪式就离职了,公司人力资源部仍会打电话邀请前员工,或者将戒指邮寄过去,弥补他的遗憾。


同样是离职,是指责员工不忠诚,还是衷心祝福他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可以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更能彰显企业管理者的胸怀和气度。

如果领导者认为员工离职即是不忠,离职就是一刀两断,那么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会一门心思地想着规避责任,不想与离职员工有任何瓜葛,更别谈什么离职管理了;

如果是带着祝福的心态,认为仅仅因为目标不同需要暂时分开,以后有缘再会,企业不仅可以从中收获下一次员工聘任的注意事项,还有可能在未来收获一名历练归来的优质人才。

对于员工来说,从入职到离职是一段独立、完整的职业人生,而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培育者,也应该是引路人。

很多人在离开公司前内心酸楚,因为HR把他们引进来,又把他们送出去,但并没有真正关心过他们,也没有为他们做过打算;


甚至在办理离职手续的过程中,依然对员工千防万防,恨不得离职员工一句都别谈到权利,直接走人最好。

或许,管理者早一点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需求,在他们加入公司的职业生涯初期、转正或入职周年的生涯节点、遇到瓶颈的职业倦怠期、犹豫要不要出去看看的离职前期;

为他们做企业和个人双赢的职业生涯干预,进行与他们的职业生涯需求相匹配的职业生涯管理,他们或许不会选择离开,至少不会那么早离开。


- END -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