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灵活用工”英国贵族都在采用它,你真的了解吗?

2019-12-23 5934 24 0 0 来源: 领英HR精英汇

傣族谚语说,“愚人百说不解,智者一点即破”。

用耐心跟愚人打交道,东姐(作者好友)做来自然,我却不行。

她说,你这个人呵,情商不合格。


傣族谚语又说,“人怒在脸,马怒在蹄”。

用爱心安抚员工情绪,东姐做来自然,我却不行。

她说,你这个HR呵,劳动关系实操不合格。


人生百态,并无常形。管人,比起管机器,难多了。


释义

什么是灵活用工


说起管人难,看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就清楚了。


整整六季五十二集,伯爵老爷和长女玛丽,一直在跟烦心事较劲。


祖上传下来庄园产业,他们经营时,手下仆人众多,包括管家、男佣、女佣、听差、厨师、帮厨。光是经常露面、有台词的,就有十几个。


用人力资源术语说,这些人承担“长期而固定的任务”,属于“全日制用工”。有她们伺候着,全家人日子过得挺美。


遇上有大事发生,就像电影版里英国国王和王后来访,人手就不够了。用人力资源术语说,这些“季节性、临时性、周期性的任务”,需要“灵活用工”


灵活用工形式多样,值得展开说明一下。


  • 莫斯利先生平时工作量不饱和,半天当男仆,半天在村子里学校教书。这是“非全日制”


  • 罗伯特老爷担心,管家巴罗先生资历不够深,控不住大场面,请已回家养老的前任管家卡森先生出山。这是“退休返聘”


  • 厨房井井有条,因为有厨娘帕特莫太太和帮厨黛西在,其余工作让村里人来帮忙,接受帕特莫太太指挥。这是“劳务派遣”。(结果王室直接把厨师长和大部队派来了,还引起与本地团队的冲突);


  • 也可以让在上学的年轻人来搭把手,不拿工钱或者拿很少工钱,但是能向帕特莫太太学厨艺。这是“实习”


  • 自从司机汤姆成了三女婿后,庄园就不请专人开车了,由车行派师傅来开。这是“岗位外包”


  • 遇到运送宴会食物和会场设备之类的大活,另找供应商解决运输问题。这是“服务外包”


  • 长女婿马修开了汽车经销店,平时在海外参加车展和开拓业务,日常经营交给汤姆打理,给予利益分享权利。这是“合伙”


  • 老伯爵夫人去伦敦看病。医生自己开业,替人治疗,收取费用,这是“自我雇佣”。(写电影剧本的作家也是);



缘由

灵活用工的价值


雇主为什么要采用灵活用工模式?好处主要有两个。


一是规避风险。


唐顿庄园处于资本主义早期,法律不完备,雇主可以随心所欲聘用和解雇劳动者。


现代企业想解除劳动合同,要走一整套法律程序。稍有差池,会有大麻烦,不止在经济上,更是在商誉上。


就像前不久华为公司遇到的事。恰当实行灵活用工,在雇主和劳动者之间加入缓冲区,能避免或降低这类风险。


二是提高效率。


唐顿庄园里,主人和管家对仆人要求非常严格,不但要完成任务,还要方法正确,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现代企业管理全日制员工,同样是过程和结果并重,耗费相当多资源。而管理非全日制员工,就不那么讲究了,抓好“按时交付合乎要求的结果”就行,省心省力。实际操作中,采用灵活用工,企业能更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和能力,运作效率往往更高


劳动者为什么偏好灵活用工模式?原因也主要有两个。


一是职业满足。


唐顿庄园的仆人几乎没什么选择余地。


现代人个个都有职业抱负,很难在企业全面而完整地实现。采用灵活用工,劳动者能自由挑选工作内容和合作团队,学习感兴趣的技能和知识,还有机会获得更高经济报酬


妙处还在省去了那些“无聊而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填写绩效考核表,参与团建聚餐和学习企业文化。


二是提供弹性。


唐顿庄园的仆人都是求温饱而已,不做他想。


现代人生活目标都不同,对工作时间、地点、工具等的需求也各异。企业无法针对每人做出个性化调整,只能尽量照顾大多数人的需求。采用灵活用工,劳动者能更好地配置工作形态,实现与生活的有效平衡


只有企业和劳动者诉求都得到满足时,灵活用工的形态才会稳定存在。



发展

灵活用工市场现状


在《唐顿庄园》第六季,伯爵意识到家族开始走向衰落。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庄园,家族成员有必要精简开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奢侈地生活,有些仆人因此遭遣散。


社会环境变化会促成生产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即使在新经济时代,这条道理仍然适用。


万宝盛华和劳达联手,近期发布了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研究报告。其中有两点洞察,尤其引人注意。


一是经济越发达的区域,灵活用工需求越大。


长三角、珠三角这两个地区,经济总量领先全国,而用工成本近年来持续走高,当地政府劳动监察力度又强。几个因素作用之下,灵活用工自然就受到青睐了。


二是互联网、制造业、零售行业使用灵活用工比例高。


前者是技术密集的代表,后两者是劳动密集的代表。他们恰好占据了产业投入光谱的两端,而采用灵活用工模式的理由并不相同。


互联网行业利润率高,技术缺口大,用金钱来换取更快更好的人才供给。制造业和零售业利润率低,对成本高度敏感,用弹性来换取效率提升。



挑战

以平台用工为例


我母亲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直到退休。我父亲大学毕业后在两家国营企业工作直到退休。


我换过许多份工作,最长不过四年。如今可以归入“自我雇佣”。


我这代人,完成了从“以厂为家”向“职业生涯”的转化。


下一代人会继续向前。在零工时代背景下,斜杠青年们从“单位人”向“平台人”转化,趋势不可逆转。


想象一下未来,雇主和劳动者通过平台实现供需配对,形成一种共享而非占有的新型关系。


不过,在远景实现之前,恐怕还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服务标准。平台上劳动者很多,但能力水平、工作态度参差不齐,而且流动性超高,容易形成涣散。


尤其是在单次服务上,质量和水平难有保障,事后纠正也不容易。


服务标准该由谁来定?由平台来做,鉴于合作关系松散,究竟可以贯彻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说。


由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来做,正统性倒是有了,却容易给雇主和劳动者添上额外管制负担。


二是社会保障。企业作为社会一员,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给劳动者更多保障,这是许多欧洲国家和企业的共识。


荷兰飞利浦公司,百多年前就在埃因霍温建立了养老体系。相比之下,美国企业更看重股东利益,而忽略社会影响,难怪常遭诟病。


新经济之风由美国刮起,也带来些阴霾。优步不惜在多个国家与司机打官司,坚决否定与他们存在雇佣关系。本质上这是否认企业社会责任。


有识之士不禁担心,当灵活用工成为主流,企业直接雇佣人数减少,所有保障负担统统交给社会,恐非长久之计。



写在最后


《唐顿庄园》电影结尾,玛丽向奶奶倾诉自己很累,想放弃经营庄园。


老伯爵夫人鼓励她,庄园存在了几百年,经历无数挑战和变化,只要勇于奋斗的精神还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老夫人一向毒舌犀利,突然说话这么励志,让我吃了一惊。


仔细回味,挺有道理。


本文由领英HR精英汇原创,作者徐亦立,演讲者,咨询师,领英专栏作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文中图片、封面图片均来自于Unsplash网站及影片、网站截图,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