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第101个微信工作群,职场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12-12 6108 14 0 0 来源: 磐博人力


「互联网时代,社畜已失去自由」


我拼尽全力生活,不想说人间不值得!



12月6日凌晨,有消息称,北京铁路局天津段2名正在上线施工的员工,被0G383次高铁列车撞轧身亡。


事后,北京铁路局相关人员表示,事故的原因是“上级的作业命令都是用系统层层传递的,但该车间内的一名干部用微信群发送推迟上线作业时间命令后,没有确认作业班组回复命令,导致了命令漏传。”


消息一出,很多网友心痛之余也纷纷提出了质疑:人命关天的工作安排,为何会通过非正规的微信群来发布通知?


1、非正规流程的背后是当权者的傲慢


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答复中,曾提到正规的工作流程,应该是通过系统,层层传递,而本次悲剧的最大元凶居然是由于一名干部没有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安全制度,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更为痛心的是这名干部在使用了非正规流程下达指令后,居然没有确认作业班组是否收到信息,就心安理得的以为完成了工作。


这与其说是流程的失误,不如说是当权者的过度傲慢!


你以为的有时不一定是你以为的,一个简单的疏漏,就是一条人命的牺牲。


其实像这样的悲剧还远不止于此!


比如最近肖战在参加活动时的一段采访,他谈到自己的睡前习惯,竟然是要确认微信里已经没有要回复的工作消息了,才敢真的安心进入梦乡。



吃瓜群众在称赞他敬业的同时,不免暴露出普通人的辛酸:


当大明星都难逃无孔不入的、工作时间之外的压力左右,普通的职场社畜的处境就可想而知。


的确,当原本是休闲娱乐的社交APP,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心照不宣地变成了默认办公软件,每个社畜都曾在收到老板的夺命连环微信的时候,心里都难免咯噔一下。


然后放下手头的事情,火急火燎的听完领导的指示,强忍住心头的愤怒敲出一个“收到”。


领导之所以被称为领导,不仅在于其被赋予了权威的地位,和发布指令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要严格准守安全与其它法律、法规之上。


2、微信与朋友圈已成打卡基地


自微信诞生以来,中国社畜苦微信久矣。


每天上班在公交、地铁上看到的行人十之八九都在低头玩手机,这便是低头族的由来!


很多职工整日如牵线木偶一般,离开了公司,离不开微信上的领导的牵线指挥。


这届社畜已经和手机形影不离,或者说不得不和手机形影不离了:


“好不容易放假带家人出门旅游,却因为在景点一直回上级消息被老婆痛骂”。


不然,只要五分钟不看微信群,就得有100条未读消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天翻地覆了。


……尽管点开后发现,其中只有1条领导的通知、2条补充,剩下97条都是鼓掌表情包和整齐划一的“收到”。



每个社畜,都在微信里回复过至少上千个“收到”。

于是当今年4月,珠海市香洲区印发减负通知,出台“一个企事业单位只能建一个微信群”、“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因专项工作组建的微信群在结束工作后应及时解散”等规定后。


立刻把围观网友羡慕坏了,纷纷刷屏表示“建议立刻推广全国”。


毕竟那些光置顶的工作群就占了整整两屏的社畜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我的领导有事儿从来不直接说,必须拉个群聊”。



而且群的数量还是没有上限的,之前拉过群用完就不管了,下次再拉新群。


结果就是,一个业务部门十几个群,总群、大群、分类群、地域群、小组群、小组还有分类群……


一个学校28个群,学校群、行政群、学校学科、区级学科、年级群、德育群、大队部群、心育群、资助群、社团群……



20个人的公司能拉22个群,知道的是职场,不知道的还以为回到了勾心斗角的大学女生宿舍。


更可怕的是,当这些工作通知集中爆发时,你就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挨个回复,这样做耽误了工作不说,如果回复不及时还会遭到领导的批评。


上班如此,下班亦如此,当每天的工作进行到最后一刻,久违的睡意袭来,却被“叮”的一声消灭了所有的睡意。


睁开迷离的双眼,强忍着睡意,赶紧点进去看看,却发现除了一整列长长的拍马屁表情包,啥内容都没有。


就这样回复的晚了,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3、微信群聊阻碍了多少工作?


据@解放日报对1000名的职场人士的调查统计,56.6%受访者表示上司已习惯在群聊中下达工作指令,而不是通过正式的流程。


而35.8%的受访者称,非工作时间(8小时以外)的工作指令几乎每天都会出现。


毕竟用这样一个最便捷、渗入当代人生活最密切的社交软件,掌控员工的一举一动,简直再方便不过了。



今年6月,长沙一位员工甚至因为在组长通知工作事宜后,在群里回复了“OK”的手势,被公司以“不懂规矩”的名义开除。



然而凡是有利就有弊,微信在方便大众工作的同时,自然也阻碍了大众的工作。从而埋下了种种消息通知不到位、指令传达不清晰的隐患。


比如手机被耗到低电量模式后,微信后台停止了自动刷新;要么是在没有信号的通勤地铁上一挤两小时,错过了一堆消息还有苦说不出。


但这些都不是最要命的,很多领导为了方便传达指令,为难的却是业务一线的员工!


随便几张高清图片就超过了100M的微信传输上限,动不动还会收到的压缩文件,只能微信换QQ又换邮箱才能打开;

虽然聊天记录占着几十个G内存不能删,工作文件还是会过期打不开,效率也因此一点点降低。


4、互联网时代,社畜已失去自由


自由是每个人都渴望的,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切变得不再现实。


古人所设想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通过科技的力量,现在已经实现,无论是身在何处,距离都将变得不再是问题。


而上班和下班的界限,最大的区别莫过于你离开了自己的工位。而微信的应用也让越来越多的职场社畜不得不准备两台手机、两个微信号,分成工作和私人用。


如果说以前的员工还只是坐在公司加班,那么如今则是工作和生活彻底分不开,因为只要社交软件还开着,就随时随地在上班。


或许你只有在离职的时候,你才可以一口气退出这大大小小的微信群,享受下当年在QQ上打出那句“下了88”后,切换隐身模式的快乐了。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