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一个成熟HR的崩溃,都在深夜!

2019-11-23 6158 24 0 0 来源: 人力资源杂志


1


996的苦身在职场的人有目共睹,但是HR的24小时 On Call又有多少人看在眼里?


作为HR的小高曾抱怨:真想删掉微信和钉钉,看到老板发30秒以上的语音过来就头疼,钉钉群已读功能点开还不能装作没看见,下班时间也变成了工作时间。


周末送孩子去培训班半天不看手机,微信工作群里就能有上百条消息,回头还要每一条都看仔细,生怕错过了什么工作安排。


好不容易从周末微信的轰炸里出来,到了周一,每天光做图做表做报告,就差不多可以花上一天时间了。


那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刚到家,又被老板的一条微信逼回电脑前,家又成了另一个办公场所。


凌晨,她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没什么想说的,我就是想哭!


盯着屏幕愣了一会,又删掉了这条朋友圈。



2


人力资源这个行业门槛不高,但是谁会知道一入HR深似海。


企业一会要求HR懂业务,一会要HR懂财务,一会又要HR懂战略,一会又要HR懂领导力


有人调侃:

锄禾日当午,招聘好辛苦;
对着PPT,一哭一上午;
薪酬左右难,两头受气足;
培训一团麻,忽悠不靠谱。

每天上班,都可能会面临一堆“惊喜”。

候选人:不好意思,我收到另一个offer,今天就不入职了!
员工:年会这搞得什么活动,一点意思都没有,这奖品也好意思发得出手?
用人部门:我的员工要离职了,办个手续吧!(实际是他刚来一个月,甚至一周,TMD甚至一天!)
人手不够,你们这周帮我招几个人来!
领导:“这些给你参考一下,这是其他公司做的方案,你就都结合一下按照他们的方式做!”
“上月招的什么人啊,业绩太差,赶紧开了!”
老板:“员工活动要大气,要大气,要大气”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惊喜”哪个会先来!


你在心里编辑了N条“不好意思我有事”、“我觉得不行”、“这个真做不完”……最后却全部删除,变成了N+1条“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3


其实对于HR来说,每天真正最难的工作是:在崩溃的边缘绝处逢生,还要努力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在崩溃之前,先照顾好他人:

如果你的老板先崩溃了,那你要先安抚好老板,不然升职加薪就没戏了。
如果你的员工又崩溃了,那你就得等会再崩溃,不然你就是不关心员工。
所以想要崩溃,也得按岗排队,错峰崩溃。
如果实在排不上队,那就留到下次抽空崩溃吧!


崩溃的地点也要慎重:

不要早上刚上班就脾气暴躁,八卦的同事会议论你可能夫妻关系不和谐。
别在末班车的地铁上偷偷抹泪,别人会偷拍你并发到朋友圈,并配文:这就是生活啊!
你可以在夜晚躺在家中被窝里,或者在浴室伴着水声小声哭泣,但注意不要时间太长,不然你的家人或室友会说你浪费水!


需要小心翼翼地发泄,精打细算地缓解,并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恢复到正常。


就连马云在集团HR年会上的演讲中都说,打心里我特别感谢所有集团HR的的人,今天很多人提起HR的时候,非常欣赏和佩服。我也知道大家相当不容易,HR在阿里巴巴集团内是最难干最累的部门



4


经常有人问:做HR压力大、薪水低、还容易得罪人,为什么还在这个岗位坚守?


实战派人力资源专家萧东楼的作品《猎头局中局》有这样一段,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Richard说:“那天我约了一个候选人前来面试,当时是夏天,我们的工厂离市区很远,那位先生坐了两个小时的车赶到了我们的办公室,背后的衬衫全部湿透了。


“不幸的是,在聊了不到五分钟的时候我就发现事实上这位先生的资历与其简历上描述的不符,倒不是因为他不够诚实而夸大了自己的经历,主要是他不会写简历,里面有许多问题会误导别人的思路。


“于是我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跟他沟通了关于他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以及简历的包装和写法,客气地送走了他。


“我的助理问我,这个人明明就不是我们要的,为什么你要跟他浪费那么长的时间?我很严肃地告诉她,别人花了来回不低于四个小时的车程来到我们公司应征一个职位,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花五分钟打发了别人。因为他付出的汗水,我至少要给他喝下四杯咖啡的时间。并且,我希望来的人无论录用与否都能对我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取决于他是否有所收获。”

  

说实话,当时这段对话只是他们同行的一次闲谈,但是对我的震撼是如此之大,我开始着迷于人力资源工作的职业道德背后闪烁的那种人文主义关怀的高尚的光辉,如果用我多年受教的儒家思想来说,这是一种“大善”。


后来我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轨迹,进入了人力资源这个领域,我向自己承诺,我会为了这种至善而努力终生。


人生无论从事那种职业,为何种成功而奋斗,都是在寻找一种终极目标,我追求的目标就是一种终极关怀。


所谓成人方能达己,渡人才能度己。当你做到了对他人的温度时,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自己的温度,有了这个善意的支撑,你才能时刻捕捉到自己做的每件事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对抗这个行业高频度的挫败感和失落感。


HR虽然不容易,但这是一份值得坚持的工作!


在这里,向所有还坚持做HR的致敬!


▎本文参考素材:萧东楼《猎头局中局》、HRPower研究院及网络公开信息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