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德鲁克眼中的世界

2019-11-16 5970 4 0 0 来源: HR转型突破


作者 | 约瑟夫·马恰列洛

来源 | 《21世纪商业评论》2007年02期;本文由曾国华采访整理。


早在德鲁克之前,亨利·法约尔和弗里德里希·泰勒以及还有很多其他人就已经在管理学上进行了很多阐述。我们认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创建者,是因为他把法约尔和泰勒的内容串接起来。法约尔没有解决分权问题,而泰勒对人文没有涉及。德鲁克把他们的缺环填补上了。


《公司的概念》是第一本体系化的、能够被用于实践的著作,从而使得很多人都能应用它,而不是极少数人才能应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创建者。


德鲁克是一个管理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理论家,或者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社会生态学家,他的著作也可以大致分为社会理论和管理学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德鲁克思想的“两翼”。联想到德鲁克的生平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德鲁克在30多岁的时候离开了德国,那时候的德国正处于希特勒的阴影之下,非常强调奇特的卡利斯玛式(charisma)的领导,社会的运转存在很多问题。后来德国分裂,所有的社会组织垮掉了。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在组织运作和强调责任的基础上重建社会。他研究管理的目的是使得组织正常运作,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正常运转的社会。对于德鲁克来说,如果把社会想象为一座房子,那么管理就是横梁部分。如果社会要运转顺利,管理是重要的方法。也就是说,德鲁克希望构建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而对这样的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管理。管理和社会理论就这样连接起来了。


对他来说,领导力是事关根本的要素。因此,他严厉批评希特勒德国那种卡利斯玛式的领导,那种领导会伤害人所共有的社会。他要创造一种可以避免那种领导力的环境,强调责任而不是等级和特权。


关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在德鲁克的论述领导力和管理的书籍中,没有清晰地定义哪些行为是“领导力”,哪些是“管理”。但相对公正的共识认为,凡是围绕企业远景、使命、能力、标准、鼓励、乐观和坚毅精神的活动,是领导力表现的行为。凡是有关五项任务,即设立目标、组织、激励、评估、发展员工,都归类到管理范畴。然而,这些行为不能被一个分类表完全独立开。


领导力行为也会参与到管理活动,而每天的管理行为也体现出领导力。因此,我认为“管理者”比“领导”或“经理”更为贴切。管理者的称谓适用于领导者、经理和知识型员工。他们做决定,并对三项主要工作成果负责:直接结果、价值观和人事决策。我认为,这和德鲁克有关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做正确的事”的观点相一致,领导力不意味着头衔和特权,而是要为取得绩效“负责任”。


在我的想象中,德鲁克眼中的理想的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世界、社会依赖于组织而存在,而个人根据使命来工作。当人们根据使命来工作的时候,组织就会得到提升,从而使社会更好地运行。总之,他的根本观点就是:企业是社会的器官,管理是企业的器官,而管理者则是组织的公仆。


No.1

管理的智慧


德鲁克把管理学定义为一种应用科学。其中,领导力是一种像医学和法律那样的实践。我更倾向于把管理和法律相比,因为法律更加和人相关。医学也和人有关,但更类似于科学。管理学和法律一样,内含艺术的成分,但是它们的实践比较像是工程技术式的实践,而并不像物理学。物理学是严格的科学。


很多人看了德鲁克的书后,认为他的书简单易懂,所谈的更加像是常识。德鲁克的确做了很多使复杂事物简单化的工作,但是他的书可能读起来简单,做起来可能却会很难。因为他把复杂的事情去粗取精并予以概括,使得人们能够理解;但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管理并不太像人们诊病开药那样可以互相讨论着来操作。


说到这里,就会谈到管理的“智慧”和管理的“工具”的问题。“工具”就像是钉子和锤子,而“智慧”则是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特定的问题。德鲁克思想中有非常多的“智慧”。当遇到一个特定的问题时,你可以参照德鲁克的书来解决;在他的书中你可以找到一些解决方案,但是在具体的运作中你很难独自得出他那样的结论。他看到更多的东西和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对知识的运用。你如果有管理的智慧,就会知道在什么程度上德鲁克的知识是和你的问题相关的,而不是把德鲁克的书当做是钉子和锤子来使用。


在实际的管理中,光有工具是不够的。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工具在理解人和分析事物时有用,但是工具在运作一个人类组织的时候就不够用了,因为人是复杂的。德鲁克能够理解人,知道怎么去激励人,而这不仅仅需要统计、会计和金融这些“工具”。智慧和工具在这时就像是两条路。你可以用电脑来管理组织,但是你不能这样来管理人,因为人会产生动机,会互相联系,会发展,因此也更加复杂。


德鲁克最吸引人之处是:以他的心智和身体能力,打通管理学的所有领域和层面。他最不寻常的一点就是他有着惊人的智力,打通了对组织和机构的各个层面的研究,使管理学能够作为与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相对等的学科存在。我不认为还有其他人能这样做。一般来说,有卓越才能的人一般会从事文学、科学或者医学,但是现在你看见的是一个有卓越才能的人对于人类和组织的重大问题发生兴趣。


No.2

借助文化杠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出版后的四十多年中,他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新的想法,而我则把这些新的想法涵盖在《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中。这本书还包括了他的一些学生(或者是短期学员)作品的内容。大部分管理学著作的问题,在于你在知道它是具体怎么一回事之前,就要把它转换为实践。《德鲁克日志》试图让你思考(当然,它首先是一本读书摘要,包括德鲁克所有的内容),而《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则教你怎么去做。


这次在中国访问,遇到有人问起德鲁克管理理论和中国文化的相容性的问题。德鲁克经常说,管理者要借助文化的杠杆作用。管理和文化不是互相冲突的。墨西哥的文化和美国、中国非常不一样,但德鲁克的理论在墨西哥应用得很好。如果你想将管理引入文化,文化能帮助实现你的计划。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从西方文化拿一些东西到东方来。事实上,德鲁克的很多教导在东方文化比在西方文化中更具有系统契合性。要知道,德鲁克的理论正盛行于日本、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南美,比如哥伦比亚也在兴起。因此,管理者必须要借助文化的杠杆作用,必须要学习这些知识。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和美国有些不一样,那就让我们找出如何在这个社会里应用它的办法。这就是大家要做的事情。


编辑 | 张霖涵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