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如果自己不想变,谁也无法改变你!

2017-12-01 6706 23 0 0 来源: 来源网络

  在工作中,你是不是曾有这样的想法:这个岗位跟我的专业不符,没法发挥我的特长,这才做不好。如果能换一个跟我对口的岗位,我一定能做好。

640.webp (2).jpg

  在公司里,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疑惑:TA的个人能力挺强,怎么在一分店做得不好呢,是不是可以考虑把TA调到二分店去,说不定就能干成。

  很抱歉,很多情况下,它们的答案是一样的——No。如果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这样的轮换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把你换个岗位,你一样做不好;把TA调个分店,TA一样干不成。

  问题的根本是什么?人的改变。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观点,谁都不要奢望去改变别人。

  甭管你是像马云一般的商界巨擘,还是刚刚上位的中基层管理者,请别想着去改变一个人。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改变”,指的是根本的改变,内心的改变,而不是技能层面上的“改善”。改变和改善,有着本质的区别。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在实际中却往往犯糊涂。举个最普遍最好理解的例子,谈恋爱的人为什么总是吵架,结婚的人为什么容易离婚?多半原因是有一方想“改变”另一方,希望通过“改变”对方来“改善”目前不完美的状况。一旦对方拒绝,就会爆发矛盾,分手离婚。实际情况是,对方100%会拒绝,没有人喜欢被改变。当双方都知道“改变”对方不可能,而使用“改善”和“妥协”时,才会出现家和万事兴的局面。

  用人也是如此,不要奢望去改变一个人。你招来的是“喜羊羊”,你再怎么花工夫培养,TA也变不成“灰太狼”。如果你想招一个“灰太狼”来担任要职,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招来“小灰灰”,然后持续训练,把TA培养成“灰太狼”。

  “改变”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会生效,那就是自己主动改变。一切外力强加的改变,都会注定失败,只有内心主动推进的改变,才有可能成功。所以咯,谁都别奢望去改变别人,你唯一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其次我们要知晓,外因是重要条件,而内因则是根本原因。换句话说就是,成功总是相似的,失败则各有各的理由。

  不可否认,外部环境的确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孟母三迁”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为了让孩子有出息,孟母把家先从墓地附近搬到集市旁边,又从集市旁边搬到学堂隔壁。因为母亲觉得住在学堂旁边能让孩子喜欢读书,她成功了,孟子终成大儒,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但我们更应该明白的是,内在原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如果孟子不是从小求知欲旺盛,特别喜欢模仿别人,随孟母再怎么搬迁,都成不了“亚圣”。甚至可以预测到,按照孟子的聪明和钻研,如果孟家一直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可能会成为一个知名的祭祀主官;如果孟家一直住在集市旁边,孟子则可能会成为一名巨商大贾。

  成功者,有很多相似点,他们充满激情、擅带团队、富有狼性、敢打敢冲……在成功者看来,办法总比困难多,有这种精神,自然容易成功。而失败者,则各有各的具体理由,活多钱少、离家太远、目标偏离、士气低迷……在失败者看来,所有条件都对自己不利,能不失败吗?

  其实,他们不明白,不同的人面对完全相同的境况,往往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有个小故事就能说明这种差距:两家制鞋公司分别派了一名业务员去了一个新发现的小岛上勘察市场,他们看到当地人都打着赤脚走路。一个业务员认为“当地人都不穿鞋所以这里没市场”,而另一个业务员则认为“当地人都没穿鞋所以这里存在巨大的市场”。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最大区别,是心态。成功者总是能看到远方的希望,并创造条件去实现希望,而失败者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而且没自信去克服困难。

  回到最初的问题。当出现工作不顺的情况时,如果你不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工作要求,而是打算通过换岗换地来达成目标,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打个比方,你在客服主管的位子上没做好,你总会觉得是这个岗位不适合你,对吗?你会认为自己性格外向,擅长跟生人打交道,所以更适合做销售主管。只要把你从客服主管调任销售主管,你就能做得很好。

  非也。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岗位干不好,如果TA自己不反思不改变,换一个岗位往往也干不好。不是岗位不适合你,而是你不适合岗位的要求。所以,如果你不“苦练内功”来提升自己,让自己胜任工作,却指望通过职位调动来取得成功,想都别想。

  同理,如果你手下的一个店长在一分店没干好,你觉得把TA调到二分店去也许就能干好,因为二分店离TA家更近一些,但随后你就会沮丧地发现,这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上两种状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大家会习惯性地在客观条件上找理由,而忘记在主观方面找原因了。

  简单地说就是,大家忘记在人身上找原因

  可惜的是,人不变,环境再怎么变,也不会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有一句话受到不少人的推崇:没有干不好的事,只有干不好事的人。要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干某件事,是不是你寻找的“灰太狼”,这话有几分道理。不过还得再附加两个条件:一是时间给足,二是允许试错。

  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有足够的时间,比如一到两年,有足够的权力和机会去试错,却还是出不了成绩,只能说明一点:TA没有狼的基因,永远也无法变成“灰太狼”。把TA换岗位也好,调地方也罢,都不会有什么起色。

  那岂不是“一竿子把人打死了”?那也不是,你是无法改变TA,但是TA能自己改变自己啊。如果TA自己不改变,那只能是“扶不起的阿斗”。要想成功,先改变自己吧。

  综上所述,梦该醒了。你在某个岗位上遇到问题,一定是自身出了问题。如果你不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些问题会一直纠缠着你,无论你是换岗位还是换公司,你都不会有大的突破。

  如果你的下属如果在某个分店出了问题,绝不是地点风俗等客观条件的原因,而是人的原因。你要给TA时间,允许TA试错,时间足够而且充分试错后还是不行,说明TA没有改变。相信我,此时换岗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能换人。

  记住:有的员工本身不愿改变不想改变不会改变,你就只能通过管理制度的强制执行去改善他们。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会容人短处而用人长处,所谓的知人善任,首先是看人准,然后才是用人对,这才是领导力的真正表现。要是一开始就看走了眼,想通过后面的努力去“改变”一个人,很难很难,万一对方不配合,那就完全无解。

  总之,作为拥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人来说,如果自己不想变,谁也无法改变你

作者:陈向东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