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李彦宏虽落选院士,但让“民企科学家”大量成为院士候选人仍是巨大进步!

2019-06-07 5850 19 0 0 来源: 中外管理杂志

既然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那么院士评选向民营企业逐渐敞开大门,就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甚至下一步,还不仅是向百度、比亚迪这样的大企业敞开大门,而是向更多中小企业敞开大门!


本期“管理百家”特约观察家:孙巍(清华大学品牌营销中心主任、北京快侠科技创始人)

采写:本刊记者 王涛  编辑:李靖


李彦宏落选中国工程院院士!6月6日,随着中国工程院2019年第二轮候选院士名单公布,网民们纷纷表示:“终于可以放心了。” 


从今年4月底起,李彦宏能否成为院士,就成为舆论场上热议的话题。虽然李彦宏的科技创新成果可能没问题,但让其大发其财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却让大批网民乃至专业人士都质疑其不符合院士应具备的“学风正派,品行端正”要求。



如今,此事落定,大量媒体第一时间发放此“好消息”。但也恰恰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避免全盘否定,反而需要相当程度肯定今年的院士评选,开始大量关注民营企业的现象。如因李彦宏引发的舆情,把中国院士评选的变革一棒子打死,则实在是矫枉过正。


真理再往前走半步就是谬误,那么今年多位民营企业中的管理者或技术专家成为院士候选人,释放了什么信号?这种变化的合理性是什么?下一步,院士评选又该如何避免沦为“名利场”?


对此,本期“管理百家”专访到了清华大学品牌营销中心主任、快侠科技创始人孙巍。


1


不应否认,民企院士候选人涌现是巨大进步


孙巍认为,此次院士评选风波中,虽然公众对李彦宏作为百度董事长兼CEO的“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不信任,但是,绝不等同于人们在反对民营企业家当选院士。


相反,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从民营企业中选拔院士,是中国院士评选改革的一大进步!



孙巍表示,今年院士增选,来自企业的候选人有114位,同比2017年的90位,增加了24位,企业候选人数量也创下了新的记录。这些都是明显的进步。虽然李彦宏、王传福等人未能进入第二轮评审,但是从背景来看,越来越多的民企科学家进入院士候选序列,既是对中国民营企业成绩与贡献的肯定,也是激励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中国院士选拔制度早就就应该改革了。


过去,中国院士绝大部分出身自科研院所,但这是不正常的。举个简单的例子,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奖时,他还只是一家公司的基层技术工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这不但震惊了日本,更是震惊了世界。诺贝尔奖也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世人:科技创新不仅是大学研究所的事情,更是一线企业的一线研发人员的事情。



在中国,也不得不说,民营经济对我国科技创新的贡献越来越重要。2018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上海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目前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要坚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


那么,既然民营中小企业就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那么院士评选向民营企业逐渐敞开大门,就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甚至下一步,还不仅是向百度、比亚迪这样的大企业敞开大门,而是向更多中小企业敞开大门!


孙巍对《中外管理》谈到:技术不是在象牙塔里研发的,技术创新的根本是为了造福人类社会。这次民企候选院士提名的变化,说明国家在制度创新上已经迈出新的一步,就是院士候选人可以是民营企业家。那些真正搞技术创新应用的人,即使不在体制内,也能有机会成为院士,也能获得国家荣誉,这种选拔机制上的改革与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2


仍需完善,院士评审要避免学术腐败


在中国,院士不仅仅是一个备受尊崇的称谓,更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正因为有这样的名利,院士成为了人人梦想的“香饽饽”。从历史上看,在以往的工程院院士选举中,已有不少国企高管凭借“领导之功”当选院士,因此饱受学术界诟病。


那么,院士评审如何才能避免腐败现象呢?


孙巍表示,要想避免腐败现象,第一,在企业家候选院士的来源方面,要从打开制度创新的大门,撇开国企、民企、外企的门户之见,欢迎来自不同体制下的企业高管、技术骨干,把国家荣誉送给那些做出真正技术创新、真正报效社会的领导者。候选人推荐和评价,需要再增加一些来自体制外的公众人士,代表不同的公允意见。


当然,要想绝对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几乎不可能。因此,第二,在选拔程序上要进一步透明、完善,比如:让院士评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其实,此次李彦宏的院士评选风波,从某种角度看,也正是院士候选人公示机制的监督效应。今后评选程序上的改革,还应进一步透明。


第三,在院士当选后,也不应就结束监督,要加强院士评审后的监督与管理,如果事后发现评选中间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就应该坚决打击和惩处,即使对已当选院士,也绝不能姑息容忍。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