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任正非专访全文解读,20条核心观点引人深思。

2019-05-27 7004 24 0 0 来源: 人力资源分享汇


5月26日晚间消息,华为创始人、CEO任正在华为总部再次接受央视《面对面》的独家专访。


最近,关于华为的新闻很多,时隔120天后,任正非再次接受采访。我们从中也梳理出了20条“洞见”,并进行了粗浅的解读,希望能为您带来一点小小启发。


(全程视频)


01 踏实干活,张扬没有好结果


据央视统计从1987年华为创办,到2019年之前的31年时间里,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加起来才不超过10次。


只有在近期,华为的关键时期,任正非才出来接受采访。不张扬,不显摆,低调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任正非眼中华为最重要的事情。



02 要和美国竞争,唯有提高教育


任正非在采访中也坦言,华为至少有700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在基础研究领域研究的专家,再有60,000多位技术工程师。由他们共同来构建起华为的研发系统。


这些都是华为和美国较量的资本,而我们中国未来如果需要更多资本的话,就必须提高教育水平,这是唯一的途径。


03  学习美国,就是向更优秀的自己进发


任正非强调:芯片问题,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砸物理学家。芯片问题的本质是还是教育问题。


华为的崛起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华为向美国学习。学习美国的:前赴后继的创新精神、浪起云涌的创新机制、卓越不凡的企业管理、忘我投入的献身精神。


04 搞科研需要低调,而不是靠嘴炮


科研工作者就应该是默默无闻的,得到国家发明奖的人也可能不是真发明人,国家也不会傻乎乎的把真发明人的照片给贴到网上。


要宣传、要营销、要推广,这些都是销售的事情。一个科研人,最关键的还是把科研搞好,其他都是扯淡。



05 教育,最廉价的国防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想的防线是一个国家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国防。”一个国家的强大,是由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决定的。


任正非采访中坦言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所以,呼吁再穷不能穷教育。


“可如果说我们的教师的待遇不高,孩子们中优秀的人都不愿意去当老师,那只会导致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差。”任正非说。


06 技术竞争,就是和平竞争 


虽然华为受到了美国人的打压,但任正非始终坚信一点:技术竞争是和平竞争,只要产品做得好,别人最终还是无法拒绝与你合作


而要保持技术有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科学。而加强基础科学,就必须重视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7 人才是国家的关键,更是企业的关键。


根据数据显示,华为的研究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45%,去年研发费用高达1015亿元,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4.1%,我们都知道,研发投入的大头就是研发人才的投入。


在欧盟发布的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华为位居全球第五,比因特尔、苹果还高。



08 除了对人才重视,还要对知识的敬畏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8年度报告显示,华为在2018年共提交了,5405件国际专利申请,位居世界企业排名第一位。


专利代表着护城河,华为现在的护城河,又深又宽。



09  人,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


任正非说: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得益于他们的教育、得益于他们的基础科学。所有一切失去了,都不能失去的是“人”。


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所以,要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去当老师,让优秀的孩子愿意学师范,这样就可以实现“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因为人,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



10 直面问题,才能直面自己


采访中,任正非的回答总是很有智慧也很直接。说一个以前的故事。任正非的母校都匀一中的校长找到他,希望他捐钱。


任正非说捐钱可以,但校训是什么?校长答不上来。他跟校长说:“如果你不把校训搞清楚,不讲清楚为什么要办学校?怎么样办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你不说清楚这个事,那我不能给你钱。”


这就是任正非面对问题时候的态度:直接、冷静、客观、犀利。


11  做管理,就需要直接了当的性格


任正非说话说话总是直来直去,做在管理企业的时候的他就更加耿直,万事万物都以实用主义为先。


以前,有个北大才子刚入职华为,上来就给任正非投了一封万言书结果老任看完反手就是一个“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12  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


任正非在采访中自己吐槽自己有很多缺陷,他的家人也经常吐槽他。但是他也有优势,就是做事情专注。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在深圳一个烂棚棚里创立了华为。任正非有一个理想——将华为打造成为全球最有价值通信品牌。


中途他本可以做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但是但任正非从不为这些诱惑所动,坚定不移地做通信,这才造就了今天的华为。


“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多年来,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任正非说。



13 给人才最好的,他们也会回报你最好的


据统计在华为,年薪超100万的员工有1万人;年薪超500万的员工,超过了1000人。


17年,时任华为CFO孟晚舟在演讲时就说:“以前,我们是按学历定薪。现在,我们是按价值定薪。牛人年薪也不封顶。你有多大雄心、有多大能力,我们就给多大的薪酬。”


“以奋斗者为本。”这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所以老任有一句名言:“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14  学习,是最好的管理


IBM的管理模式,微软的述职制度,丰田的精密生产,毕马威的财务体系... ... 这些引进,你猜华为总共花了多少钱? 40多亿!


只是为了改进当前的管理,华为就交了40多亿的学费。算一算这些学费,再看看现在的华为,你会觉得非常值得。


任正非有句名言:不愿学习的人,就种地去,靠边站!


15  苦劳就是无效劳动,无效劳动就是浪费


有一次,任正非决心要裁掉一些不作为的干部。有人不想走,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任正非听了,就怼道:“屁话,什么叫苦劳?苦劳就是无效劳动,无效劳动就是浪费,30来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这就是任正非的价值观,他相信艰苦奋斗,他相信自我成就。没有伤痕累累,哪有皮糙肉厚?



16  外部的打压,也是一种激励


“以前,在没有外部打压的时候,华为出现了惰怠,大家的口袋都有钱了,不服从分配,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工作。


现在有了美国的打压,我们公司全体振奋,战斗力也蒸蒸日上,这反而像是一种激励。”


说到美国的打压的时候,任总反而一脸轻松。


17  不要战术勤奋,而忽略战略懒惰


任正非也坦言华为在战略上的布局还不够,如果战略上布局再多一些,那么现在的困难就会少一些,他还用土地,牛粪、猪粪当做饲料来形容,土壤肥力就是战略投入。


肥力强了,未来的收成就会更好。


18 总追求完美,就没有希望


任正非很直白的说:完美的人就是没用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没有希望,这个人有缺点,缺点很多,这个人好好观察一下,在哪方面能重用他一下,说他不会管人,就派个赵刚去做政委就行了。


办法有点是,最怕的就是一上来就要追求完美的人。用人所长,这也是任正非最核心的管理思想。


19  学会和敌人拥抱,不要只会拼刺刀


华为一路发展,总有一天,会和美国一起爬到山顶。


到时候不会和美国人拼刺刀,而是会去拥抱,这就是任正非的胸襟,和特朗普的嘴脸形成鲜明的对比。


20 想要前进,任何时候都来得及


郭德纲32岁携德云社异军突起;马云35岁创立阿里巴巴;董明珠36岁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任正非43岁创立华为公司... ...


今年任正非已经74岁了,他还想去学数学,做一枚数学家。所以不要焦虑,岁月还长,只要你肯前进,任何时候都来得及。


共勉!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