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陈勇专栏 | 亚马逊鼓励员工创业,醉翁之意是企业服务

2019-05-27 6418 24 0 0 来源: 谦启管理评论


亚马逊最近频繁上热搜,先是创始人贝索斯离婚,接着宣布关闭中国国内电商业务,几天前贝索斯宣布自己另一家企业蓝色起源公司的登月计划,这几天又表示将赠送最多1万美元加3个月工资鼓励员工创业做快递,俨然成了企业圈第一网红。


一 既赔钱又赔员工,靠谱吗?


关于亚马逊鼓励员工创业这件事,国内媒体、自媒体人人都是搬运工,听见风就是雨,不管三七二十一转载再说。而且时间紧发送多,发完也就过去了,很多“编辑”不回去核实一下这些新闻的真实性。腾讯科技就很离谱,说什么亚马逊给离职创业员工提供最多1万美元,相当于支付其三个月工资(见下图)。

 


为了核实亚马逊声明的原文,搜了一下国外的网站,这里截取一段比较靠谱的科技新闻网站Digital Trends上的内容(见下图)。可以看到文章中说亚马逊于2018年启动了“亚马逊交付服务伙伴”项目,扶持个人成立40辆车规模的公司,向其提供业务管理培训,以及车辆租赁、燃油、保险、制服等费用的折扣。创业者个人要自掏腰包1万美元启动资金,然后每年能有20万美元利润。这几天亚马逊的声明是之前这个项目的扩充,如果员工加入这个项目,可以免交这1万美元启动资金,并且公司还将发放相当于创业员工最近三个月工资的金额。



亚马逊的声明中提到,自从2018年6月“交付服务伙伴”项目启动以来,已与200多家小企业合作,这些企业提供了数千名司机的配送队伍,今年还将增加数百个合作企业。亚马逊一直以来都是自建物流,但仅限于仓储和干线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是借助快递公司(亚马逊中国是例外),和联邦快递、UPS有长期合作,而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配送成本。


亚马逊财报显示,其2014年订单履约(仓储物流)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低于10%,但从2016年2季度到2019年1季度该比例从13.3%上涨到了14.6%,而这一成本2016、2017、2018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1%、43%、35%,均高于同时期的营收增长率。既然仓储物流成本这么高,亚马逊为何还要自建物流呢?亚马逊的Prime会员能享受到“两日送达”服务,2017年全球Prime会员人数超过1亿,按照99美元的年费计算,Prime会员费能带来99亿美元收入,占到亚马逊2017年全年总收入1778.7亿美元的5.5%。而目前亚马逊Prime会员年费为119美元,按月缴费的年化费用为156美元。亚马逊无疑很看重这笔会员费收入,因此希望增加会员占比,但快速增长的物流成本显然是很大的障碍,自建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就成了必然选择。


如果亚马逊这个自建的配送网络完全用自己的员工,又将带来高昂的人力成本,所以启动了“交付服务伙伴”项目,成本比联邦、UPS低,还能在车辆、工服上贴上亚马逊Prime的标签。又传亚马逊正在推进打包机器人项目,打包机器人每小时能发出600-700箱,是人工包装的4-5倍,这将使得每个标准仓库减少24个人工岗位,亚马逊在全美有55个标准仓库,那么总共将减少超过1300人。如此看来,高人力成本才是亚马逊的痛,自动化将造成减员,与其裁员,不如搞出个员工主动离职创业项目,还能扩充配送网络,皆大欢喜。



二 亚马逊的四大业务


回顾一下亚马逊的发展。1964年出生的杰夫·贝索斯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先是做了两年软件开发,后又进入金融行业做了6年,1995年创立网络书店Cadabra,后将公司改名为亚马逊。1997年亚马逊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8美元。上市后亚马逊开始扩张品类,转型为综合网络零售商。2001年以后亚马逊的使命改为“成为地球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开始推出第三方开放平台(marketplace),2005年推出Prime会员服务,2006年推出AWS(云计算)服务,2007年向第三方卖家提供外包物流服务(FBA)并发布第一代Kindle,2010年推出自助数字出版平台(DTP,后升级为KDP)。


亚马逊从网上书店起家,逐步发展为四大业务(见下图)。



业务1:电商业务


亚马逊的核心业务,经历了三个拓展:一是品类拓展,从卖书到卖百货;二是卖家拓展,从纯自营到自营加第三方平台;三是区域拓展,从美国到全球,可以说目前亚马逊电商最大的优势就是跨境电商,全球14个站点是其“全球开店”业务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业务2:线下服务


亚马逊很早就开始自建物流,包括仓储、干线物流,终端配送是和联邦、UPS等快递公司合作,保证了电商业务的线下对接。更为重要的是,以“两日送达”服务为主的Prime会员服务提高了老用户的忠诚度,并且成为可观的收入增长点。


业务3:电子书及周边


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看似顺理成章但却面临市场的重大挑战,亚马逊将阅读器与内容打通,拓展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还不算完,亚马逊还一直在探索个人作者的数字出版,这又将成为颠覆传统出版业的可能的引爆点。


业务4:云计算服务


亚马逊是云计算服务的先行者,早在2002年就推出免费的功能嵌入工具,允许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上使用亚马逊提供的功能。亚马逊从2006年开始陆续推出S3(存储)和EC2(主机),正式启动云计算业务。AWS发展到现在,稳居全球云计算服务的老大位置,并且具有超强的吸金能力。


从亚马逊2018年的年报可以看到,其全年净销售额(Net Sales)2328.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亚马逊将业务分为北美、国际、AWS三部分,净销售额分别为1413.66亿美元(占比61%,增长33%)、658.66亿美元(占比28%,增长21%)、256.55亿美元(占比11%,增长47%)。


亚马逊2018年营业收入(Operating Income)为124.21亿美元,而2017年为41.06亿美元。北美、国际、AWS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2.67亿美元(增长156%)、-21.42亿美元、72.96亿美元(增长68%)。


从数据能够看出,亚马逊的AWS业务销售额持续高速增长,增幅远高于北美和国际;2018年北美、AWS营业收入均获得大幅增长,北美的营收甚至接近了AWS。从2015年报开始,亚马逊在业务统计中将AWS单列,按照2016年报(2015年报统计数据有出入),从2014年开始AWS的营收就一直高于北美,而2018年北美业务几乎与AWS持平,增速惊人。


三 营收大幅增长的来源


前面提到亚马逊2018年北美业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了156%,尽管2018年亚马逊上调了会员价格,包月费用从10.99美元提到12.99美元,新会员包年费用从99美元提到119美元,然而亚马逊北美营收从2017年的28.37亿美元猛增到2018年的72.67亿美元,就算1亿会员全部提价,也远远贡献不了这么多增长。


另一方面,从年报数据分析(见下图),亚马逊2016、2017、2018三年的物流费用占净销售额比例分别为14.2%、15.7%、16.4%,物流费用占销售费用比例分别为20.0%、22.6%、24.5%,可见物流费用增加与销售规模增加并非线性关系,而是说明亚马逊的物流费用在加速增长。



一方面希望发展更多Prime会员、覆盖更多区域,另一方面物流费用加速增长,这似乎是两难的选择,但其实亚马逊并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承受物流费用的增加,因为业务规模显然更重要,业务规模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户、会员、第三方卖家,他们才是营收增长的来源。当然,追求业务规模的同时也要提高服务质量,而后者会进一步增加物流费用。


正因为需要不断增加业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亚马逊才会“使用更贵的运输方式,提供附加服务”(引自亚马逊年报)。在2018年亚马逊推出“交付服务伙伴”计划,扶持小微企业帮助其建立自己更加可控的终端配送网络,从而让客户不只能看到联邦、UPS的快递员。一旦自建终端配送网络形成规模,这部分物流费用应该会比第三方配送要低。并且,亚马逊只有付钱给联邦、UPS的份,却能向“交付服务伙伴”们收取服务费,有点翻身做主的感觉。


四 企业服务才是核心业务


亚马逊在2018年报的开篇罗列了一组数据,展示了第三方卖家在实际商品销售总额中占比的变化,从1999年的3%增长到2018年的58%,这一比例从2015年开始超过50%。这充分显示了亚马逊对第三方卖家的重视,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服务的核心地位。


这里将亚马逊提供的企业服务进行了梳理(见下图),包括四类服务:

  • Marketplace:在线销售平台,让第三方卖家能够在亚马逊平台上进行销售。

  • FBA:亚马逊为第三方卖家提供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储、拣货、运输等。

  • DSP:交付服务伙伴,小微终端配送商加盟亚马逊,以统一的亚马逊形象提供服务。

  • AWS:为广大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其中前三类服务构成电商业务的全程服务,能够让第三方卖家把交易和物流服务都委托给亚马逊完成。




亚马逊表面上是为个人客户提供在线购物及配送服务,真正的业务模式是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在线销售和物流服务,以及相关的云计算服务。随着“交付服务伙伴”计划的推进,物流企业会成为第三方卖家之外另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与其说是他们在为亚马逊或者个人客户服务,不如说是亚马逊在为他们服务,又将带来可观的企业服务收入。


撰写:陈勇

编辑、排版、校对:小谦

主编:陈勇

出处:谦启管理评论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