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制造业的用工局:年轻人在“用脚投票、从心出发”

2019-03-15 6739 19 0 0 来源: 盖雅学院

近日,《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当满大街都是外卖骑手,上百万劳动力是否用错了地方?》被广泛关注。


文章提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全国外卖骑手高达700万,全职工作的不下百万。同时,还点出了一个已经能够看到的“危险”:O2O头部企业并不赚钱。


他们一边期待消费者习惯于外卖服务,通过签约了人数众多的骑手,构筑起竞争壁垒,并搭建起与消费者的联系。


一边在推进机器骑手时代的到来,可以携带小型包裹在便道或路边行走、还能爬楼梯、避开行人和车辆,最后将包裹送到住宅或商家的机器人正在测试中。

 

与百万年轻蓝领选择从事外卖骑手这个新兴职业相对的是,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正面临着严肃的“用工荒”。



而在大数据层面,盖雅工场与智享会联合推出的《第四届中国工厂蓝领员工管理状况调研报告》显示,72.62%的制造业存在招工难现象。

 

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外卖行业抢了中国制造业的人,而且当前形态的年轻劳动力流向,充溢着远虑和内忧。

 

年轻的蓝领劳动力们,不一定都懂商业生态布局、不一定都会去思考长远的职场价值;但他们懂当前的生活和内心,能感受到这个时代、向他们招手的这些工作机会,哪些让他们“爽”、哪些“不太爽”。他们看似是被资本挟裹着转变了去向,实则是在“用脚投票、从心出发”。

 

年轻蓝领成为稀缺资源,拥有选择权

 

中国年轻蓝领可以挑选“工作”、用脚投票的前提是什么?因为他们成了稀缺资源。

 

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是中国人口当前的突出现状。这个现状导致的结果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加速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在劳动适龄范围内的人口,中国男性16岁—59岁,女性16岁一54岁为劳动适龄范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16-59岁劳动力人口总数达9.02亿人,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0.6%。整体看来,中国劳动力人数也在逐年加速减少。

 


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也会在就业人数上有所反馈。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8 年就业人数为 7.759 亿人,比 2017 年减少了约 54 万人。当然,这也和经济下行、转型升级等综合环境相关。

 

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年轻的劳动力成了稀缺资源,自然被各种形态的经济主体争抢,他们慢慢的从“求职”变成了“选择工作”。那么,他们是根据什么做选择呢?

 

选择是用脚投票,更是用心出发

 

拥有了选择权的年轻人,大批量的从制造业流向了外卖快递这类的服务业,这是为啥?

 

是制造业工资太低?根据《2019年度苏州市重点行业薪酬和福利调研报告》,苏州市一线岗位平均真实时薪为约为24元,而美团骑手的薪资是按照送单量梯度计算的,他们行业的普遍薪资,并没有突出优势。

 

是年轻人不能吃苦?工厂流水线的加班、日夜倒班固然辛苦,但送外卖也不轻松啊。增加送外卖收入的方法,是和自己的速度赛跑。所以我们经常能够在大街上、电梯里,看到他们风里雨里、形色匆匆、汗流浃背的身影。

 


一个是在流水线上熬时间,一个是在摩托车上拼速度,在面对这两种劳动形态时,年轻的90后蓝领们的内心会倾向于后者。根据盖雅工场与智享会联合推出的《第四届中国工厂蓝领员工管理状况调研报告》,企业通过观察得到的对新生代员工印象“关键词”包括“:缺乏韧性”、“需要尊重”、“追求个性”、“渴望及时认可”、“喜好新鲜”、“需要关注”……

 

制造业的用工模式是相对传统的,工人们在这个模式下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机械化作业。而互联网带来的灵活用工平台,比如滴滴、美团,则呈现出了去组织化、去雇佣关系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下,工作更加自由、更加由自己做主、更加符合新生代内心对“自我”、对“爽”的期待。

 

制造业怎样留住年轻人

 

中国年轻人在变少,而且他们的选择更多元、内心更“非标准化”,这给制造业用工带来了挑战。

 

同时,中国制造业在也探索自身的转型。《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使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大”依赖的是人口红利、劳动密集;“强”则需要依赖自动化转型、管理效能提升和员工体验的加强。

 

自动化转型中,制造业对人力的要求将从劳动密集变成了技术密集。企业对蓝领员工的硬性技能和软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盖雅工场与智享会联合推出的《第四届中国工厂蓝领员工管理状况调研报告》结论,在工业4.0背景下,制造业招工难背后不仅是蓝领劳动力供给量不足,也与企业的要求提高有关。

 


在总体劳动力存量不足以及招聘要求变化的背景下,制造业必须提升对蓝领员工的管理效能,而管理效能提升,需要道术结合。术在于工具,通过各种软件实现管理的自动化、数据化、可视化。盖雅工场是做劳动力管理软件的,考虑就是怎么合理配置劳动力、将劳动力效能最大化。

 

而道在于“走心”。这一代年轻人对组织的文化、氛围、同事关系、激励这些软性的需求更高。《第四届中国工厂蓝领员工管理状况调研报告》,同样提出,影响新生代员工离职的原因包括:“企业文化不相符合”、“工作环境差”、“管理人员带教方式”“、工作时间不稳定”,以及“内部管理缺乏人性化”。 企业的员工关怀及培养,需要更加“人性”、更加“走心”。

 

新期待:政策助力下如何轻装上阵

 

3月4日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公布的一项举措,引发了连续两次的掌声:“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掌声的背后,是焦灼的现状、是对巨大降幅的震动、是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期待。媒体甚至用“甘霖落地”这个词,来形容这次大减税。

 

政策的背后,是向实体经济的实质性让利,让更多作为中国经济支柱、却利润微薄的制造业能够轻装上阵。政策最直接的效果,是减少了制造业的税负承担、进而提高利润率。改革承诺正在稳步兑现,改革重点切切实实地关注到了实体经济的实际问题。

 

盖雅工场高级劳动力管理专家邱伸指出:“新常态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行业面临更加复杂且无经验参考的挑战。新政下,企业需要思考怎样借助税收杠杆,来提升用工吸引力,让年轻人愿意加入制造业。并且,用更好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替代粗放管理、精益改善运营过程,从而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政策甘露下,中国制造业能否借力提升用工吸引力、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管理效能优化?迈入制造业强国步伐中的这些故事,值得期待。


参考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制造业税降3个点,到底意味着什么? | 锐评》

三联生活周刊,《当满大街都是外卖骑手,上百万劳动力是否用错了地方?》

刘润,《制造业过万月薪也招不到人,是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吗?》

盖雅工场&智享会,《第四届中国工厂蓝领员工管理状况调研报告》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