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行业新闻

如果《大秦赋》里也能用上钉钉……

2020-12-30 5802 15 0 0 来源: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微信图片_20201230090927.png

将在外,钉钉不得不受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意思是将领在外远征,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即便是君命,也可以不用执行,强调实事求是。


为什么呢? 


因为通讯制约,以前靠的是快马驿站,消息发送出去,一周之后才能收到,任何命令都赶不上变化。 


刚刚完结的《大秦赋》里就有很多例子:

  

微信图片_20201230090849.jpg


出兵之前,秦王选定一位大将军,讲清楚战略目标,是要夺回某某地方,授予调兵用的虎符,然后大将军你就去干吧。


至于大将军是怎么行军押粮的、怎么排兵布阵的,一概不管——也管不到这么细致。


但是,假设《大秦赋》里也能用钉钉呢? 


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副场景:


大将军蒙骜:“报告丞相,我军到达邯郸城外,准备明日攻城。”

丞相吕不韦:“很好,记得今晚把攻城方案发我看下。” 


如果吕不韦是一个特别爱操心的人,可能又会怎样呢?


会说:“你这个计划没有考虑到……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如果/要是……我只是提个建议哦,大将军你自己决定。”


我要是蒙骜,心里一定在想:

屁大点事都要管,你行你上啊,说是让我自己决定;

但丞相大人都提建议了,只能通宵再优化一版,请丞相过目把关。


如果蒙骜真自己决定了,成功了还好说,一旦出了偏差,说不定还要被批评问责:

“谁让你自作主张?为什么不跟我商量?你不知道汇报吗?”


久而久之,蒙骜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被动等待——不管大事小事,都等着丞相来做决策;

不愿思考——知道自己的想法不重要、也没用,省的费脑子;

做事没有热情,也完全放不开手脚。

  


微信图片_20201230090933.png

授权,是真的还是假的?


即时通讯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提高信息沟通效率,细化管理颗粒度,也能让人在下班时间提心吊胆,“放大”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比如授权。 


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里,有一个“不重要但紧急”的第三象限,如何处理呢?


  

图片



原则就是授权,让别人去做,自己抽身出来。 


但是,“分工派活”和“授权”是两回事。


派活,用的是人的手脚;

授权,用的是人的头脑。


根本区别在于某件事情的“最终决定权”归谁,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有派活,没有授权。


 民国时期,蒋介石就开创“手令治国”的先河,精细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某路大军配发多少挺机枪、多少发子弹,比如行军路线一定要从某某村庄走,甚至一场小战役里,战壕要挖多深……

虽然这些活都不用他亲自来干,但是完全没有授权。


用曾经担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郝柏村的话来评价,就是:

“蒋公领导风格,事无巨细,都常详尽指示或手令。而指示过详,未必与第一线情况相符。”


团队管理中会听到很多埋怨: 


为什么“下级没啥想法,总是被动等待指令”?

为什么“下级汇报之后,往往就没有了下文”?

为什么“下级成长太慢,不敢重用也不顶用”?

为什么“下级没有激情,天天上班犹如上坟”?

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在管理者身上:只有派活,没有授权。

  


微信图片_20201230090939.png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为什么在团队管理中,我们不敢放手呢? 


因为我们害怕出问题,也害怕被自己的上级批评问责,所以管得越细,我们的安全感就越高; 


就像小孩子一样,不摔跤就很难学会走路,

但是家长担心孩子摔伤了,特意买了一个学步车,结果却让孩子形成了依赖,反而学得更慢。 


只有学会放手、学会授权,员工才能独立承担责任,独立思考,管理者才能解放自我。


1) 哪些人值得放手:关注成熟度


情境领导理论里有一个员工成熟度的概念,决定了上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风格,包括能力和意愿两个方面; 


理论上,针对既有能力、又有意愿的员工,应该采取授权型的管理风格;

内在因果关系是,因为你有能力又有意愿,所以我可以放心给你授权。


那么针对能力有了,但意愿还不高的员工,怎么激励呢? 


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敢于在具体任务上放手。 


我觉得哪些人值得放手,除了能力和意愿之外,还要增加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负责任的职业精神”,

这种品质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习惯体现出来,让你觉得他是一个靠谱的人,才敢放心地放手。 


2) 哪些事可以放手:界定权责


组织设计的关键,不在于组织架构怎么调整,而在于清晰地界定任务,

也就是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而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


既不给人家决定权,又想要人家承担责任,这种好事叫“背锅”。 


我们可以反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这件事情,我只提三点原则性要求,其他全部交给团队成员自己定,结果会不会出大问题呢?


如果你觉得没有大问题(甚至团队成员还可以做得更好),就可以果断地放出去,做一个甩手掌柜,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3) 放手之后管住嘴:开口你就输了


上级领导随口一句,团队成员可能都会奉为圭臬。


尤其是在下属做的过程中,你看到了很多细节问题、或者让你不满的地方,这时候你是讲?还是不讲?


我的建议是,原则问题、方向问题一定要讲,细节问题能不讲就尽量别讲;


即便要讲,也可以采用引导提问的方式,让下属自己去思考探索,否则责任又回到了上级身上。


 总结

《大秦赋》里人们用不了钉钉,很多事情不得不授权,任务也能完成地很好; 


但是有了即时通讯工具之后,我们越来越不擅长授权了,出于安全感和任务目标的需要,我们管得越来越细,团队人越多,自己反而越累。 


为什么授权这么重要呢?


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是给员工一个成长的机会,而且是对员工独立想法的信任与认可,激励莫过如此。



文章来源于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