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劳动法

最新劳动法:扣工资的5种情况要不得,小心吃官司

2019-09-23 5819 15 0 0 来源: 51社保网




下面根据2019最新劳动法,给大家举几种常见的情况:


 1  员工工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能扣!


很多公司会在劳动合同里加上这一条:如果员工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就按一定的比例扣除员工的工资。


这种协议是不具有法律效应的!


《劳动法》规定:只要员工提供了正常的劳务,并且在劳动中无懒散等不良行为,公司就不能对员工罚款,应该全额发放工资。


 2  员工因不可抗因素迟到早退?不能扣!


员工无故迟到早退旷工公司当然是可以根据规章罚款,但如果遇到大暴雨等情况,老板还按“迟到一分钟扣5块钱”算,那你就可以告诉你的老板,他违法了。


法规规定:员工因不可抗因素(例如地震、水患、火灾等)而出现上述行为时,公司不能克扣员工工资。


 3  员工辞职未提前一个月通知?不能扣!


公司规定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人事部门离职事宜的,但就算员工没有这么做,公司也不能以此为由克扣员工工资。


A、考虑员工的离职原因,另一方面是考虑“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这件事对工作的影响。

B、如果员工不是主观原因,而且对工作影响可控,公司可以通一下人情,允许员工离职;

C、如果员工是主观原因,比如跳槽,而且确对工作有较大影响,公司可要求员工延长“拟离职日期”至满足提前一个月,但就算员工不同意,也不能以此为由克扣员工工资。


特别注意:企业如果要求他再干满一个月,他就是不干我也不能扣工资吗?如果是这样,性质就变了,属于自动离职,可按合同约定或公司规章处理。


 4  女员工孕期频繁请产检假,不能扣!


很多公司都规定了产假的期限,一般都比较充足。但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小公司没有相关规定,当女员工孕期频繁请假去检查时,有的老板就开始觉得划不来了,觉得这是个负担,得想办法捞回来一点,于是就想以员工请假次数太多来扣工资。


这是不合法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孕期请假检查不但不能扣工资,公司还应该将这些时间计入该女员工的劳动时间,算正常出勤,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等来处理。


 5  员工被“逼捐”,不能扣!


有的公司会和一些公益组织合作,或者经常自己搞一些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直接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


这更是不合法的。


《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员工有权自行决定是否捐款以及捐款的数额,并且应自行处理捐出的财物,公司不能直接从员工工资里扣除。


 注 意 !

如果员工提出主动离职,要注意,以下3点员工主动离职也可以索要赔偿:

 1  公司强迫员工从事危险劳动 

公司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强迫员工进行超过合同约定的劳动,或者员工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时,比如调离员工到非洲工作,员工可以随时主动离职,并可以依法向公司索要补偿金。

 2  公司强制修改劳动合同 

公司以欺瞒等手段致使员工非自愿修改劳动合同或变相强迫员工离职时,比如强迫员工调岗,员工可以随时主动辞职并索要赔偿。

 3  公司剥削压榨员工 

公司存在严重剥削压榨员工的情况时,比如迟到一会就扣一天工资,员工可以随时主动离职,并索要赔偿。

赔偿金规定 

以该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和工资为基础,每满一年可以索要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补偿。

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计算支付半个月工资;最高年限不超过十二年即最多补偿一年的工资。

有些收入不列入工资总额 :

A、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B、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C、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D、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E、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F、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G、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 

H、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

换句话说,上面收入不属于工资,企业没有权利以任何形式予以克扣。

公司在经营管理中,总是会遇到很多与”劳动关系“有关的问题,当HR们有疑问不确定时千万不要贸然凭直觉或者经验去克扣员工工资,最好的方法是查询最新的劳动法规定,或者咨询专业的机构人士,以确保公司和员工双方的利益!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