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评鉴测评

90后报复性熬夜,80后躲车里不回家:我们到底在对抗什么?

2019-07-27 5862 18 0 0 来源: 人力资源分享汇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


在浙江,警察接到一女子的报警电话,那一头,女子气呼呼地说到:我老公每天下班后都躲在车里,不愿意回家。


到现场后,男子还是不愿意下车,他告诉警察,自己买车之后经常这样:心烦了就呆在车里,坐很久,心里很苦、有说不出的话


看到这里时,其实内心挺不是滋味的。


记得之前网上就火过这个话题,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男人开车回到楼下,喜欢在车里多待一会儿?


其中有个回答我至今印象深刻——


车的两头,一头是功名利禄,一头是柴米油盐,只有在车里这短暂的时间,才真正是无忧无虑的


不论怎样我们都得承认,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下,能在车里躲躲其实挺好的。


那片刻的停留,抽根烟也好,冥想一会儿也罢,至少那才是属于他们的时间;


那片刻的时间,他们才真正做了会儿自己。



住同一小区的83年的刘哥,上个月刚刚获得了数千万的A轮融资,最近挺忙。


但这天大半夜,突然接到他打来的电话:我在你家楼下。


下楼之后,看到他点了支烟躺在车里,见我过来也没出声。


于是我问他,这趟出去多久了?


他摆摆头,快一个月了吧。


——那怎么还没回去?


——还跟你嫂子没说呢,等我抽完这根烟再说吧。


风尘仆仆一趟,并没有让他迫切地想回到自己家里,他叹了口气,哎,你知道忙完一通活之后最舒服的事情是什么吗?


就是这样停好车,然后赖在里面,不慌不忙放个曲儿,慢条斯理点根儿烟,最后正式开始发呆。


看他悠悠吐出的烟,我突然想起张爱玲在《半生缘》里的一段话: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我不知道眼前这个中年男人的肩上扛了多少,事业的成败又赋予了他多少意义。


但我相信,此刻在车里,就是他最有安全感的时候,这是中年男人才有的孤独



相较于可能只有5分钟做回自己的中年人,90后们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此前,“报复性熬夜”一词在网上出现之后,迅速引发无数年轻人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便是忠诚的报复性熬夜员。


所谓“报复性熬夜”,就是明知道熬夜不好,但还是坚决选择了熬夜。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们说,这是本该我白天用来放松的时间,现在转移到晚上罢了,这个报复,就是和被剥夺的时间对抗、和生活的不如意对抗、和周遭施加的不自由对抗


对于这帮人来说,只有晚上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换上睡衣躺上床,最舒适的不是疲惫了一天的身体,而是那颗放松下来的心灵,看看微博、刷刷抖音、追追剧...


怎样浪费怎样来,不到个两三点,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第二天会疲惫、会有黑眼圈、皮肤会加速衰老...


和赖在车里不回家的中年人一样,这帮年轻人赖在手机里,是不愿意面对醒来之后的第二天,那将是新的繁忙、新的劳碌、新的不自由。




不论是把自己留在车里,或者把自己丢给深夜,这背后,都是当代职场人对于“自己的时间”的需要和追求。


这是和年纪、身份等等好像都没有关系的事情。


如那句话所说:一入职场深似海,最先被吞没的,就是大量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


所以我们对抗的,是我们对于失去自由的无可奈何,它可能是工作、是领导,甚至是我们自己


想起一个段子。


老板在办公室讲了个笑话,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只有小张没有,后来大家才知道,小张已经辞职了。


看得出来,出现在职场上的我们大多数都换上了另一幅模样,克制、专注、警惕、敏感、精明等等,小心翼翼,很难充分地做自己。


而这是比工作本身,更加令人疲惫的事情。


所以我们需要“自己的时间”,去把这一切压力卸下来,想点儿自己想做的事;


哪怕只是眼睛闭上,安安静静地听一首歌,至少那一瞬间,我们真正是完整的。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能有片刻自己的时间,是多么奢侈、又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



这同时给了我另一个启示,越忙碌的生活,越要让自己踩下刹车


被称为“时间管理之父”的阿兰·拉金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想占用你的时间,那么这个时候,如何给自己留出时间,这是种人生智慧。


德鲁克的书里也写到,有效的管理者,他们把时间交出去之后,永远不忘留下部分给自己。


那么留给自己的这部分,至少有三个用途:


一是回顾自己做成了多少;二是检查自己的梦想库还有什么;三是留白。


在匆匆忙忙的时间长河之中,我们常常是被生活和人群推着走的,所以让自己停下来,这不是对时间的浪费,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


千万别只是做事,或者困于情绪,而最终成了时间的奴隶;


任何时间、任何阶段,都要记得给自己留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奔跑追逐的过程中,不至于忘记自己,毕竟丢了自己,那就真正地失去了一切。



话说回来,我们感同身受每个职场人的无可奈何


但如何把工作回归工作,把生活还给生活,要想赢得这场战斗,最锋利的武器还是做好时间管理。


1817年,社会主义学家欧文提出了3个8小时理论——


工作8小时,自由支配8小时,睡眠8小时。


虽然听上去这遥不可及,但这代表了一种时间理念:工作和睡眠一样重要,但这都不是生活的全部


要遏制自己的工作冲动,别要在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和睡眠时间被大大占用了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措施,让一切回归某种平衡。


用睡眠换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为自己的人生铺设新的跑道,总有一天,这条跑道就成了你人生的主航道。


另外,这里,我将会很乐意跟大家介绍另一种时间管理理念——


灰度管理


可能很多人对这四个字并不陌生,以谷歌为例,他们鼓励员工每天工作时间里抽出1小时,去做一些和本岗位丝毫没有关系的事情。


谷歌的解释是:我不想让工作扼杀了员工们的创造性。


现有工作并不能代表你的职业发展,理解了灰度管理,我们也就明白了,除了本岗位的工作内容,你应该留出时间去尝试别的事情。


否则,你将永远挖掘不出你的潜力,看不到别的机会,你只会被你所做的这份工作最终拖垮。



《What's up》的最后一句唱到:


二十五年过去,我一生波澜依旧,竭力挣扎,想探到山顶希望的光芒,只为我这一生


后来,抽完烟的中年男人,他们从车里走了出来;


刷完了爱豆微博的评论区,那个女孩也满足地合上了手机。


生活的挫折和失落,并不会因为过去这短暂的停留而有所好转,但至少他们自由过了,他们的行囊重新被填满了信心和勇气。


回到家,中年男人依然笑意满满地拥抱了妻子;


女孩今晚的梦里,也不会有领导的呵斥和高跟鞋,只有宁静,只有平和。


你瞧,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很难更长,但只要还有,哪怕只有五分钟,那么我们就永远挺得住。


永远不会崩溃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