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行业新闻

猎聘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报告:薪水连年涨,平均年薪22.58万

2019-04-15 7344 25 0 0 来源: 猎聘人才官



4月14-15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科技部(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


根据大会总体安排,猎聘承办大会首设的“科技高端服务展示专区”,为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 整合优势资源,专区打造科技高端服务闭环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集人才、智力、技术、项目和管理为一体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参与本届大会的海内外专业代表、高层次人才达10万余人。“科技高端服务展示专区”是大会为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推出的更具针对性的创新板块。

 

猎聘通过整合平台优势资源,组织VC创投、科技孵化、专业咨询、高端猎头四大领域的服务机构入驻专区,为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这些机构覆盖企业运营发展所需的资金、法律、人力资源、会计审计、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领域,构成完整的服务闭环,可以快速辅助项目发展,帮助他们推动创新从单一的技术创新向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等综合创新进行转变。

 

此外,猎聘还将在活动结束后启动“湾区产业园探访”环节,带领科技高端服务机构走访湾区政府园区,进一步助推资源对接及优质项目孵化。


◆ 科技亮相大会,动态呈现人才大数据


为了帮助创新创业者、求职者深入洞察人才数据,猎聘在现场特设“中高端人才实时动态可视化数据大屏”、“全国生存指南”两大科技人力资源应用。现场参与体验的嘉宾络绎不绝,成为专区的一大焦点。




“深探未来——2019粤港澳大湾区人资创新模式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桂花厅召开。

 

此次论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发展,特邀原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著名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吴克俭,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国际委员会叶燕,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会长幸辉,猎聘高级副总裁赵康,香港人才管理协会副会长梁伟佳等多名专家出席演讲,共同探讨大湾区人才发展的创新模式。


在峰会上,首先由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国际委员会叶燕为我们从四个方面解读了应该如何抢占湾区人才高地。


随后,猎聘高级副总裁赵康在《聚焦湾区,把脉新形势下人才趋势》的演讲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诸多的发展优势,但在人才领域依然存在港澳与区域内城市人才流通不畅、海外人才聚力不足、博士等高学历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创新人才产业协同发展通道、搭建人才互动生态体系、做好重点人才储备工作。


同时,著名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吴克俭也为我们带来《人才布局,打造湾区创新人才生态圈》。




活动当天,猎聘还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发展报告》。该报告重点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发展现状及意愿、未来就业机会、海外人才发展状况等,旨在帮助政府、企业、人才进一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状况,更好地促进大湾区的人才建设与发展。


官官摘取了报告的部分内容,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享。


一、互联网主导人才格局,新兴领域顺势求才


从行业角度看,互联网行业最受追捧,其占比高达20.77%;房地产、金融、电子通信、机械制造行业占据相对主流行业,占比均超过10%。整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行业处于互联网产业为主线,房地产、金融、电子通信产业协同共进,产业升级,蓬勃发展的阶段。

(点击查看大图)


粤港澳大湾区的中高端人才行业分布与京津冀、长三角相比,互联网行业占比均位居第一。

除此之外,粤港澳的房地产行业人才占比较高、京津冀的人才更倾向从事金融行业工作,而长三角是机械制造行业人才储备较多。这与不同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有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发展,人口不断集聚、收入不断增长,住房需求会增长,因此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


◆ 从分行业人才需求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强劲,2018年需求比例达到28.43%,这与湾区新兴企业建设和数字化经济发展有关。房地产、消费品、电子通信、金融等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位居第二梯队。

(点击查看大图)


◆ 从新兴领域来看: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制药领域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均处于高增长态势。


◆ 细分来看:2017年,高端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强烈,增长比例高达129.60%,位居六大领域之首;其次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同比增长80.81%。到2018年,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持续升温,同比增长高达93.05%。



(点击查看大图)


二、薪酬水平连年增长,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2.58万元


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平均薪酬呈现正增长,从2016年的19.21万至2017年的21.46万,再到2018年的22.58万,连续两年增长,经济活力显现。从增幅上来看,2017年增幅达11.71%,2018年增幅达5.22%,整体增幅趋缓,但依然保持良好的正增长态势。

(点击查看大图)


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年薪分布主要集中在10-20万之间,接近五成。

年薪为10万以下的占比19.65%,年薪在20-30万占比为 19.33%,年薪50万以上的占比为6.42%。

(点击查看大图)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较晚,近年来大湾区发展不断引起重视,逐年出现在国家政策和领导谈话中,中高端人才在薪酬体系上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三、人才吸附力日益提升,中心城市与一线城市人才互流明显


从不同城市群的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看,近两年长三角净流入率最高,粤港澳大湾区次之,京津冀排名第三,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分别为7.43%、4.80%、4.34%。

(点击查看大图)

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人才流动来看,中心城市与一线城市间互流明显,其次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内陆二线城市。

分别研究在深圳流入、流出的人才,发现来自广州、北京和上海的较多,而多数人才离开后会选择到广州、北京和上海工作。从广州的人才流动看,来自深圳的人才最多,反向看广州流出的人才流向深圳也是最多的。香港方面,仍是与内地一线城市人才互流频繁,尤其是深圳,流入流出占比均位居第一。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薪资涨幅方面,流入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人才中,来自二线城市人才的薪酬涨幅较高,其中部分二线城市流入到香港的薪资涨幅超100%。而从深圳、广州流出到北京、上海的人才薪酬涨幅也较高。

不忘初心,深探未来,猎聘一直在努力。

作 者:唐雨

本文系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需要转载,请联系我们。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