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行业新闻

2018年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用工)对标报告

2018-08-01 7501 10 0 0 来源: 来源网络

6月13-14日,各对标参与企业代表共聚一汽集团开展2018年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用工)对标报告联合编撰会议,共同分析、讨论编撰工作,结合本单位实情完善报告内容,修正异常数据,探讨交流标杆企业数据背后的管理经验。

640.webp_meitu_9.jpg

2018年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用工)对标报告联合编撰会议合影

经过半个多月报告修正之后,7月4-5日,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HRD)在广汽集团举办2018年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用工)对标报告发布会。

来自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江铃集团、华晨汽车、海马汽车、东南汽车、重汽集团、航盛电子、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本田(中国)、广汽日野、广汽比亚迪、广丰发动机、众诚保险、广汽汇理、广汽部件、广汽商贸等26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人力资源薪酬和人员配置业务经理、主管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简称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HRD秘书长李喆乐主持,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汉君致欢迎辞。在会上,东风汽车、华晨汽车、秘书处分别解读了2017《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报告》、《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和《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精准对标报告》(乘用车&商用车),并对报告中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据悉,2017年共有16家企业参与用工对标工作,2017年人员规模达到107万人(2016年约为104万人),2017年整车销量达到2507万辆(2016年为2345万辆),占当年行业总销量的87%。

2017《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报告》发现:

1、行业仍处于微增长阶段,但总体向好,在稳中求进中逐步释放政策升级、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等改革红利,其中中重卡增长强劲,销量、利润均大幅提升;自主乘用车销量提升,但利润大幅下滑,且绝大部分单位亏损,整体盈利能力依然严峻;自主零部件增长较快,利润大幅提升。

640.webp (1)_meitu_10.jpg

来源:2017《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报告》

2.人均工资同比增幅8.7%,其中中重卡增幅最高,合资零部件、客车增幅最低。

3.人工成本增幅略高于利润增幅,导致人工成本利润率略降,但中重卡增长强劲,乘用车、轻卡等明显下滑。

4.人事费用率(5.2%)同比优化2.8%,其中中重卡、客车、零部件、汽车金融、物流运输优化幅度较大,自主乘用车、轻卡劣化幅度较大。

5.中高级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人均工资增幅高于平均水平;不同企业同类人员薪酬差异呈缩小趋势。

6.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 博士9420元/月、硕士6132元/月、本科4723元/月、大专3763元/月、中专/高中及以下3304元/月;二线城市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博士8200元/月、硕士5000元/月、本科4033元/月、大专2880元/月、中专/高中及以下3046元/月。

2017《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发现:

1.劳动生产效率保持稳健增长,单利润增长缓慢

● 从2013-2017年,行业劳动生产率在人均效率和人均销售收入方面取得了较快增长,但人均利润和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

640.webp (2)_meitu_11.jpg

来源:2017《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

640.webp (3)_meitu_12.jpg

来源:2017《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

2.自主品牌企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分化加剧

● 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劳动生产率在经过连续三年的增长后,在2017年出现下滑,各企业间两级分化的程度加大。

3.人才结构调整的方向更加偏重管理与技术领域

● 非管理技术人员,特别是在岗不在册人员占比持续减少。

● 管理技术人员占比在逐年增长。

● 研发、工艺、质量专业领域的人员占比相比3年前都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

4.核心领域人才竞争激励,流动依然频繁

● 研发、销售、工艺等专业依然是高流失率伴随着高引进率。

● 相比3年前,所有专业领域的人才离职率都在增长。

5.业内各企业已开始严控人员扩张,防范冗员风险

● 自2013年起,行业整体入职率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下降,到2017年入职率与离职率已基本持平,人员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 无论是自主乘用车还是合资乘用车,离职率已高于入职率。

2017《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精准对标报告》(乘用车)发现:

据悉,2017年共有39家企业参与用工乘用车精准对标工作,其中合资品牌21家,中国品牌18家,2017年人员规模达到38.7万人(2016年约为30.5万人),2017年整车销量超过1402万辆(2016年为1159万辆),占当年全国乘用车销量的56.74%。

1.人员效率: 全口径、同口径、单一口径整体人员效率合资品牌高于中国品牌,个别中国品牌表现抢眼。

2.人员结构: 管理技术人员占比合资品牌低于中国品牌,其中研发、工艺人员占比明显偏低,但物流人员占比合资品牌高于中国品牌;非管理技术人员占比合资品牌高于中国品牌,其中初级管理、直产占比明显偏高。

3.人员变动: 整体员工入职率合资品牌低于中国品牌;主动离职率合资品牌高于中国品牌,尤其体现在采购、销售、物流人员。

(结论基于参与对标的39家企业)

2017《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精准对标报告》(商用车)发现:

据悉,2017年首次开展用工商用车精准对标,共有14家企业参与对标,2017年人员规模达到16万人,2017年整车销量超过242万辆,占当年全国商用车销量的57.5%。

1.人员效率: 中重卡及客车企业的整体效率高于轻卡,尤其是中重卡业务在2017年发展良好,增速较高;轻卡的整体效率需进一步提升。

2.人员结构: 生产、研发、工艺、质量人员占比轻卡企业高于中重卡及客车企业,其中销售、财务人员占比轻卡较低,与轻卡企业产量大,销量弱的产业现状相符。

(结论基于参与对标的14家企业)

经过5年的连续对标,报告数据量不断丰富且精准度持续提升,随着行业顾问的加入,各对标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报告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一直在逐年优化。在未来的对标中,秘书处欢迎更多整车集团及企业参与进来,共享数据成果,提升HR日常工作管理水平,探寻行业人才工作发展规律,为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来源:中国汽车HRD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