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权益变动

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 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 步至“我的"查看。

我知道了

优惠券已放入您的账户中,请在app“ 我的-优惠券”使用

下载APP

手机扫一扫

签到成功

已累计签到 07 天,继续加油吧!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签到失败

非常遗憾!连续签到中断,今日签到将重新累计天数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重新签到

已签到

您今天已经签过到了
去浏览其他内容吧,同样很精彩呢!

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额外奖励30积分

我知道了

关注儒思微信订阅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资讯>个税社保

新个税,终于定了!刚刚,国税总局发布重磅通知,到手工资大涨!

2018-10-22 7712 5 0 0 来源: 儒思HR人力资源网

刚刚,根据新华社消息,大家期待已久的个税专项扣除项实施细则终于公布,轰轰烈烈的个税改革终于快要尘埃落定!


根据新华社消息,今天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开始为期两周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日开始一并公开征求意见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将有15天时间,再经过修改完善,提交国务院讨论,于明年1月1日实施。




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真正确定了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个税改革终于要接近尾声——个税终于要定了!


我们来关注一下个税的专项扣除的细则到底有哪些?个税改革后对我们到手的工资有哪些大变化。


个税专项扣除细则定了!


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税法授权国务院制定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那么,这些费用如何抵扣?哪些情况可以抵扣?每月税前能扣除多少金额?这是很多人关心的内容。而此次公布的《意见征求稿》中明确了:





一、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月


从适用范围来看,包括学前教育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往后子女的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大专)、硕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范围。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这意味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将能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一人扣50%,也可以由一方扣除10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二、首套房贷利息扣除1000元/月


除子女教育外,住房费用方面的扣除也备受关注。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不得扣除,并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扣除机会。


此外,首套房贷利息可以选择由夫妻其中一方扣除,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三、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租房扣除1200元/月


买房的人享受到了扣除,租房者也不例外。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租房产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在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中,这是唯一一项有地区区别的,主要分三类情况。具体来说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


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12000元(每月1000元);


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此外,对于夫妻租房的情况,夫妻在同一地租房,只能由一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在主要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租金支出。


需要强调的是,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这意味着,房贷利息和房租只能扣除一项


四、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扣除2000元/月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赡养老人成为社会焦点,在专项附加扣除中引入赡养老人支出,可谓抓住了社会痛点。


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进行扣除;其中分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两种情况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分摊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如平均分摊、约定分摊等情况,分摊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此外,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举个例子,一位老人有三个子女赡养,每个孩子可以平均分摊每年24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年8000元;也可以经老人指定或者子女约定,每个子女分别享受6000、6000、12000的扣除额,但每个子女的扣除额不能高于12000元。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情况下,赡养老人不止两位,这种情况会不会增加扣除额度?根据征求意见稿,赡养两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五、大病医疗限额扣除每年60000元


在医疗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范围内的自付和医保范围外的自费,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六、继续教育扣除每年4800元或3600元


根据征求意见稿,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分两项:学历继续教育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概括来看,可以参照下面这张图:


link (2)_meitu_3.jpg


如果你的家庭符合下列条件:有一个孩子,父母年龄大于60岁,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那你的个税扣除额最高可以达到4400元/月


link (3)_meitu_4.jpg


个税免征额定了!


在之前,个税的免征额(大众普遍称为起征点)早已确定为5000元,并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还公布了新版的税率表:在税率方面,有变化的是适用3%、10%、20%以及25%这四档税率的级距,其中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大幅扩大。



附表:新版个税税率下不同收入档次应纳税额(元)


到手工资终于定了!


新个税法明年实施后,折算到月收入的个税计算方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看过专项附加扣除的详细规则后,可以设想下,漂在大城市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至少有租房项可以扣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职场人则可以扣除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


因此,大部分个税纳税人都会有一项、两项,甚至最多五项全部符合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如果你的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在7000-30000元之间,按照不等的抵扣标准,可以再有多少减税空间?


根据测算,除大病医疗附加扣除和其他极其特殊情况外,假设一人符合四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即享受最高扣除额度,应当这样计算:1000×2(子女教育)+400(继续教育)+1200(租房)+ 2000(养老),总计5600元


link (4)_meitu_5.jpg


每经记者 张钟尹 制图


总之,将专项附加扣除额用满,万元月薪的纳税人将迎来“零纳税时代”,以往让很多人不堪重负的“四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来源:本文转载自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每日经济新闻,华尔街见闻等。

转载注册会计师,由儒思HR人力资源网编辑。

  赞  |  0       收藏  |  0
发表

0 评论

展开查看剩余评论